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1)
2023(7279)
2022(6548)
2021(6085)
2020(5481)
2019(13128)
2018(13212)
2017(26390)
2016(14299)
2015(16655)
2014(17132)
2013(17290)
2012(16550)
2011(15296)
2010(15546)
2009(14818)
2008(15033)
2007(13833)
2006(12176)
2005(11086)
作者
(44869)
(37578)
(37241)
(35729)
(23662)
(17983)
(17436)
(14745)
(13848)
(13365)
(12521)
(12357)
(11874)
(11842)
(11804)
(11776)
(11676)
(11006)
(10874)
(10780)
(9411)
(9404)
(9352)
(8626)
(8476)
(8353)
(8347)
(8344)
(7658)
(7544)
学科
(64177)
经济(64117)
管理(36715)
(36325)
方法(31885)
数学(28098)
数学方法(27854)
(27595)
企业(27595)
(22265)
贸易(22255)
(21603)
(18038)
中国(18010)
(15452)
(13355)
(13303)
地方(12252)
业经(12188)
农业(11215)
(11161)
银行(11124)
(10656)
(10008)
金融(10006)
(9613)
(9410)
理论(9154)
(9001)
环境(8981)
机构
大学(223418)
学院(222202)
(96466)
经济(94483)
管理(80879)
研究(77525)
理学(69066)
理学院(68249)
管理学(67082)
管理学院(66666)
中国(59520)
(47943)
科学(47556)
(44884)
(41264)
(39746)
研究所(37308)
财经(35570)
中心(34692)
业大(33353)
(33165)
(31999)
农业(31817)
北京(30877)
经济学(30274)
(28537)
师范(28254)
经济学院(27779)
(27483)
(26548)
基金
项目(137268)
科学(105303)
研究(99446)
基金(97618)
(85431)
国家(84764)
科学基金(69886)
社会(60793)
社会科(57583)
社会科学(57562)
(53081)
基金项目(51675)
教育(45746)
(45477)
自然(44819)
自然科(43652)
自然科学(43636)
自然科学基金(42826)
编号(41831)
资助(41315)
成果(34566)
重点(31627)
(31161)
(30430)
课题(28618)
(27756)
科研(26843)
教育部(26121)
创新(26094)
大学(25635)
期刊
(106048)
经济(106048)
研究(66565)
中国(38702)
学报(35681)
(35320)
(33356)
科学(31212)
管理(27669)
大学(26020)
学学(24564)
农业(23733)
(21115)
金融(21115)
教育(20107)
技术(18552)
经济研究(18232)
(18016)
业经(17594)
财经(17219)
问题(16132)
国际(15125)
(14822)
(12607)
商业(12196)
理论(11643)
技术经济(11592)
统计(11430)
实践(10405)
(10405)
共检索到332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能  徐丽秋  徐瑞平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条件、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情况,结合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作出了综合分析,并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以期反映我国的出口盈利能力,进而为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传均  谢卡尼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孙旭蕾  
通过对我国1997-2004年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同贸易条件恶化论所说的有所不同,主要与我国的贸易方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有关,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6年的数据对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有:从总体上看,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经济增长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显著;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也都验证了协整分析的结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华  刘庆玉  
普雷维什提出的贸易条件概念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利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对西方经济理论中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却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宏建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青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刘洪钟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创新的特点是具备创新宽度,缺乏创新深度,应致力于从边际创新向原始创新过渡,建立创新落地激励制度,通过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跳出价格劣势困境,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崇献  张自如  
本文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这个过程用几何图形进行了说明,指出贸易条件变动是由众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人民币升值既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最后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时,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改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一、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实证分析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和《海关统计》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得到1985-2002年间的贸易条件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