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8)
2023(4512)
2022(4164)
2021(4013)
2020(3508)
2019(8376)
2018(8799)
2017(17638)
2016(9650)
2015(11379)
2014(11922)
2013(11852)
2012(11283)
2011(10312)
2010(10656)
2009(10157)
2008(10328)
2007(9531)
2006(8635)
2005(7908)
作者
(28238)
(23382)
(23044)
(22003)
(14685)
(11118)
(10890)
(9103)
(8704)
(8622)
(7643)
(7629)
(7600)
(7396)
(7131)
(7125)
(6994)
(6760)
(6743)
(6740)
(6137)
(5724)
(5714)
(5460)
(5282)
(5268)
(5227)
(5207)
(4785)
(4581)
学科
(40717)
经济(40659)
管理(27883)
(25730)
(20874)
企业(20874)
方法(19691)
(19592)
贸易(19582)
(19044)
数学(16667)
数学方法(16559)
中国(13171)
(11527)
(11196)
(10368)
(8363)
银行(8351)
(7989)
业经(7961)
(7606)
理论(7389)
地方(7147)
关系(6930)
(6871)
财务(6856)
财务管理(6825)
(6808)
(6706)
金融(6705)
机构
学院(147364)
大学(145635)
(63488)
经济(62036)
管理(52400)
研究(45997)
理学(43731)
理学院(43266)
管理学(42561)
管理学院(42317)
中国(37695)
(32804)
(30738)
财经(25379)
科学(25192)
(23795)
(23447)
(22687)
研究所(20594)
中心(20435)
北京(20255)
(19801)
经济学(19769)
(19310)
(18815)
师范(18683)
财经大学(18483)
经济学院(18075)
业大(17842)
(17071)
基金
项目(80295)
研究(63240)
科学(60969)
基金(55563)
(46656)
国家(46213)
社会(38284)
科学基金(38046)
社会科(36173)
社会科学(36163)
(31058)
教育(30326)
基金项目(28899)
编号(28240)
(25640)
资助(24366)
成果(24221)
自然(22574)
自然科(21953)
自然科学(21944)
自然科学基金(21550)
课题(19658)
(18738)
重点(17740)
(17308)
(17142)
项目编号(16661)
(16439)
教育部(16349)
人文(16134)
期刊
(76538)
经济(76538)
研究(49227)
中国(28544)
(25190)
管理(20257)
学报(18445)
教育(18379)
(18083)
科学(16478)
(16463)
金融(16463)
(15182)
大学(14413)
业经(13765)
技术(13346)
学学(13255)
经济研究(13104)
国际(12863)
财经(12548)
农业(12066)
问题(12042)
(10752)
商业(9646)
理论(8097)
技术经济(7581)
图书(7377)
实践(7303)
(7303)
(7129)
共检索到235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刘厚俊  
本文分析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从长期来看,我国贸易条件可能会成“U形”变化。本文分析认为单纯的贸易条件恶化不能充分说明我国福利水平的降低,我国目前需要纠正的是因国内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扭曲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需要深入研究的是我国贸易条件逆转所必须具备的社会经济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传均  谢卡尼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冰  叶欣  
长期以来,贸易条件被认为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及单要素贸易条件的涵义出发,进行了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的相关关系分析。分析表明,要全面准确衡量一国的贸易利益必须把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单要素贸易条件这几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贸易条件下的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现状及制约贸易利益增加的因素。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更多地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宏建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我国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有着多种原因解释,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资大多流入偏劳动密集性的部门结构特征出发,解释它对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结论是在存在无限供给劳动力的条件下,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偏劳动密集性的部门结构有关。为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必须加强对外资流向的部门结构引导,加大外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以及现代服务业流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孙旭蕾  
通过对我国1997-2004年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同贸易条件恶化论所说的有所不同,主要与我国的贸易方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有关,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崇献  张自如  
本文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必然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这个过程用几何图形进行了说明,指出贸易条件变动是由众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人民币升值既可能改善也可能恶化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最后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时,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改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能  徐丽秋  徐瑞平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条件、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情况,结合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作出了综合分析,并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以期反映我国的出口盈利能力,进而为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武海峰  牛勇平  
一、对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实证分析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和《海关统计》的相关数据,经计算得到1985-2002年间的贸易条件如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靖  郭玉琴  
仅仅根据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我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本文通过测算20年的单、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劳动效益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给予了整体判断与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梅霞  杨小勇  
本文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是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咪咪  
本文基于Feenstra(1994)的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双层CES效用函数,将扩展边际纳入贸易条件测算中,并加入多技术等级进出口替代弹性,利用中国同世界233个国家(地区)HS92-6位码层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得到了中国1995-2014年间变动种类下的总体贸易条件、分技术等级和分地区贸易条件的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纳入扩展边际后,中国自1999年以来贸易条件并没有恶化,固定种类下中国贸易条件平均被低估0.1左右,低估幅度达13.71%,被低估的主要产品是中高技术产品,主要来源是发展中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创新的特点是具备创新宽度,缺乏创新深度,应致力于从边际创新向原始创新过渡,建立创新落地激励制度,通过创新提升产品质量,跳出价格劣势困境,并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需求结构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