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6)
2023(3072)
2022(2796)
2021(2665)
2020(2440)
2019(5619)
2018(5805)
2017(12231)
2016(6316)
2015(7660)
2014(7791)
2013(7961)
2012(7890)
2011(7383)
2010(7653)
2009(7485)
2008(7415)
2007(6761)
2006(6321)
2005(5840)
作者
(20110)
(16671)
(16398)
(15773)
(10448)
(7830)
(7730)
(6487)
(6044)
(5987)
(5458)
(5327)
(5283)
(5268)
(5110)
(5004)
(4864)
(4839)
(4815)
(4761)
(4260)
(4139)
(4063)
(3752)
(3741)
(3674)
(3606)
(3546)
(3285)
(3272)
学科
(29492)
经济(29469)
(18909)
贸易(18900)
(18394)
管理(14715)
(14222)
方法(13300)
数学(11408)
数学方法(11368)
中国(10545)
(9819)
企业(9819)
(8289)
(7771)
(7482)
(6856)
银行(6840)
(6652)
(6488)
关系(6257)
(6232)
出口(6229)
出口贸易(6229)
(5630)
金融(5630)
业经(5284)
地方(5259)
(4819)
(4627)
机构
学院(102872)
大学(102674)
(50628)
经济(49726)
研究(39306)
管理(34971)
中国(31710)
理学(29025)
理学院(28657)
管理学(28330)
管理学院(28137)
(24384)
(22794)
(21114)
科学(21093)
财经(18868)
研究所(18669)
(16938)
中心(16361)
经济学(16130)
北京(15362)
(15036)
(14879)
经济学院(14801)
(14693)
(14319)
财经大学(13781)
(12816)
师范(12740)
(12190)
基金
项目(56517)
研究(43307)
科学(42918)
基金(40322)
(34885)
国家(34640)
科学基金(27452)
社会(26643)
社会科(25281)
社会科学(25277)
基金项目(20931)
(19947)
教育(19080)
编号(18578)
(17633)
资助(17502)
自然(16220)
成果(15967)
自然科(15738)
自然科学(15733)
自然科学基金(15423)
(13699)
(13166)
重点(13120)
课题(12670)
(11815)
中国(11797)
教育部(11506)
社科(11429)
(11083)
期刊
(58226)
经济(58226)
研究(36460)
中国(17617)
(15995)
(14549)
管理(13633)
(13576)
金融(13576)
(13362)
国际(13170)
学报(13085)
科学(12254)
经济研究(11336)
问题(9862)
大学(9848)
业经(9803)
学学(9236)
农业(9228)
财经(9179)
教育(8235)
(7982)
(7177)
贸易(7177)
技术(7140)
商业(7079)
世界(6441)
国际贸易(6291)
理论(6209)
实践(5516)
共检索到16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尚君  
欧盟是全球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经济体,且调查对象集中于亚洲地区,中国是其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比例最高的国家。就欧盟针对中国贸易救济调查趋势而言,从目标国上看,中国现在直至将来依然是欧盟救济调查最大对象国,但并非是针对中国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经济体;从欧盟运用贸易救济工具看,传统贸易壁垒和新型贸易壁垒不断融合,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用不断强化;从贸易救济效应上看,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不断加大,而中国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因此,中国需要从经济体制、补贴制度、贸易救济制度等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应对欧盟的贸易救济调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吉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连续多年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但与此同时,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如何看待目前贸易顺差问题,采取措施缓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矛盾和摩擦,是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单卫国  
过去10年,国际石油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流向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作者在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作出未来10年世界石油贸易继续增长、亚太和中东的联系更加紧密的判断。这为我们应对国际石油贸易形势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江银  
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世界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大量增加、中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以及中国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等深层次根源的结果,人民币小幅升值难阻贸易顺差扩大态势,但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而影响中国出口,加上汇率和政策调控等因素,外贸顺差增速有望放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家胜  祁春节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屠新泉  刘洪峰  
自1995年1月1日成立以来,WTO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WTO也正处于历史上最大的困境,特别是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WTO制定贸易规则、降低贸易壁垒的功能几近瘫痪,极大地损害了WTO的权威,其前景面临严峻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经历了最好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曦  程慧  
本文系统梳理了1991年欧盟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欧盟—中国贸易救济案件的数量、结构、状态等历史数据;并依此从目标国、贸易保护工具和影响效应三个角度分析了欧盟—中国贸易救济发展趋势,指出中国目前是欧盟实施贸易救济的最大目标国,呈现传统贸易壁垒和新贸易壁垒不断融合、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工具不断融合等新特征;针对欧盟对中国贸易救济全面升级态势,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贸易救济制度三方面的政策建议,包括通过推进公共产权结构化、全面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清理规范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推进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完善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影慧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加速化、高科技化、不平衡化和自由化的新趋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趋势,对于积极推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指出我国应在谈判中坚持开放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健全国内与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相关的法律体系,在重视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来科  
经济全球化时代 ,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 ,即发展加速化、高科技化、非平衡化、结构优化和贸易壁垒的隐蔽化。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出口有限、结构不合理和竞争力弱 ,应该从加强政府扶持、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立法等方面入手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淅玉  
经济多元化视角下,我国贸易加工产业应该积极顺应新常态发展趋势,并在该发展趋势下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加工产业新面貌,真正促成加工贸易产业的革新与优化,我国贸易加工产业为了适应经济常态化趋势,不断地改革与创新加工贸易产业的管理模式。文章从我国贸易加工产业发展现状着手,探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多元化对我国贸易加工产业所带来的影响,着重于探究现有贸易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明确贸易加工产业新常态发展的实际趋势,顺应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发展中落实的经济新常态适应性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陈长缨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持续出现货物贸易顺差。由于外贸出口和国内供给结构是长期形成的,而政策传导又有一定的滞后期,因此,贸易顺差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收支调整,不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陈抗  李文溥  龚敏  
一、问题的提出2005-2006年在出口增速高位缓慢下降、进口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仅为320.9亿美元,2005年快速攀升至1020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扩大为1775亿美元。为了缓解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万青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