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1)
2023(14310)
2022(12601)
2021(11883)
2020(10167)
2019(23726)
2018(23710)
2017(46883)
2016(25128)
2015(28412)
2014(28563)
2013(28286)
2012(26029)
2011(23505)
2010(23793)
2009(21889)
2008(21521)
2007(18784)
2006(16480)
2005(14487)
作者
(73443)
(60779)
(60569)
(57652)
(38756)
(29229)
(27605)
(23913)
(22907)
(21877)
(20681)
(20354)
(19371)
(19204)
(18799)
(18671)
(18165)
(17968)
(17474)
(17447)
(15060)
(15035)
(14829)
(13785)
(13593)
(13590)
(13443)
(13438)
(12362)
(11946)
学科
(103295)
经济(103183)
管理(72005)
(69343)
(57121)
企业(57121)
方法(53672)
数学(47383)
数学方法(46671)
中国(27230)
(26851)
贸易(26838)
(26327)
(26052)
(25695)
业经(21238)
(21105)
地方(19148)
(19117)
理论(17700)
农业(17117)
(16426)
(16388)
银行(16350)
财务(16349)
财务管理(16314)
技术(16173)
(15568)
(15448)
企业财务(15410)
机构
大学(366296)
学院(365081)
(148305)
经济(145220)
管理(144973)
理学(126533)
理学院(125181)
管理学(122783)
管理学院(122126)
研究(117913)
中国(87026)
(77112)
科学(72629)
(68454)
(58988)
(56644)
财经(55860)
业大(54098)
研究所(53685)
中心(52685)
(51266)
(50758)
北京(48720)
(46386)
师范(45950)
经济学(45083)
农业(44755)
(42970)
(42058)
财经大学(41703)
基金
项目(247613)
科学(194362)
基金(180108)
研究(179823)
(156759)
国家(155522)
科学基金(133494)
社会(112360)
社会科(106653)
社会科学(106624)
(96193)
基金项目(95007)
自然(87990)
自然科(85974)
自然科学(85954)
自然科学基金(84386)
教育(83719)
(81120)
资助(76565)
编号(73467)
成果(59348)
(55275)
重点(55108)
(51927)
(51321)
课题(50309)
科研(47849)
创新(47809)
教育部(47589)
大学(46560)
期刊
(154059)
经济(154059)
研究(106154)
中国(61716)
学报(57088)
管理(52420)
科学(51560)
(50260)
(49411)
大学(43270)
学学(40923)
教育(39114)
农业(35173)
技术(31643)
(31068)
金融(31068)
财经(26952)
经济研究(26328)
业经(25757)
(22859)
问题(21451)
(20794)
统计(18206)
(18095)
理论(17986)
技术经济(17911)
商业(17527)
图书(17359)
国际(16782)
科技(16756)
共检索到520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永福  
在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一般认为汇率升值会引起出口价格的上升,本文指出如果考虑进口价格对出口价格的影响,那么出口价格的变动幅度将小于汇率的变动幅度,因此在讨论贸易弹性时有必要区分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这两个概念;在介绍了China_QEM①模型中的贸易模块以及该模块与其他模块的相互作用机制之后,阐述了汇率变化对出口价格水平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最后通过政策模拟,对我国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和价格弹性给出了定量的计算结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为付  
本文运用替代弹性方法对我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替代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间存在较大的弹性。最后,文章研究了通过提高非贸易品价格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减少贸易顺差,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可能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本文通过对标准贸易模型的OLS估计,从总体和行业层面上系统地估算2005~2011年中国的长期贸易弹性。结果显示,中国贸易收支的调节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收入,相对价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能力日益明显;Houthakker-Magee假说在中国成立,存在"弹性悲观论"和行业层面的总量偏见;人民币升值并未有效改善贸易条件,汇率支出转换效应更多地体现于进出口相对价格对贸易量的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林孝贵  胥爱欢  
基于可变参数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对汇率变化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弹性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选样本期内我国进出口贸易值同向变动,出口对汇率变化反应的滞后期要短于进口的滞后期。这说明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不变的情况下,汇率持续升值更多地会导致进出口减少进而损害整体经济,且对改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十分有限。其解决途径是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和出口为主转变为由投资和国内消费为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方法估算了中国的贸易收支方程、出口需求方程和进口需求方程,计量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进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同时还在中国贸易收支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汇率、国内实际收入以及外国实际收入冲击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程度。检验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较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很小,这与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相适应,汇率政策理应成为中国调节外部经济的重要工具,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祖祥  
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戴祖祥(中山大学世界经济专业)一、概述从1981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整就与进出口状况联系起来[1]。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洋  陈守东  吴萍  
本文研究中美双边贸易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时变性。实证表明: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已基本完成对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适应过程。进口需求汇率弹性稳中有升,出口需求汇率弹性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已明显减弱,中美双边贸易的马歇尔-勒纳条件已基本失效。虽然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收入效应不对称性依然存在,但收入效应的差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美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已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互利共赢的中美双边贸易对两国经济的重要性。美国应摒弃狭隘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解除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限制,积极发展对华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大收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李志军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韦有周  林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利飞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得失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南北贸易模式中讨论了南方国家贸易条件。研究发现,南方国家贸易条件是否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恶化,依赖于南方国家是否具有垄断定价能力。我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表明,1997年之前贸易条件主要受到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提高的影响而不断改善,1997年后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韦军亮  
本文利用1979—2006年间52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在UECM基础上的边限协整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弹性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真实进口与真实GDP、真实汇率和真实FDI流入存量、中国真实出口与世界真实GDP、真实汇率分别存在协整关系;真实汇率对中国真实进、出口并无显著影响;真实FDI存量对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是内生驱动型增长,真实FDI存量对中国真实出口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刘旸  
本文基于1998—2012年我国双边贸易数据和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30,出口价格弹性为0.48,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无论是国别层面还是行业层面,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口以原材料等资源类商品为主,而出口则以制成品为主;进出口收入弹性大于价格弹性,说明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汇率只是次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真丽  宁妮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贸易收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本文对中国贸易1981-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民收入因素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认为,改善中国贸易收支的途径是降低出口商品特别是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并对进口的奢侈品尽快实施进口替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志刚  
本文建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模型,同时以中国与欧盟鞋类制品贸易为例建立了大国模型,该模型与PhilipL.Paarlberge和JohnG.Lee(1998)的口蹄疫经济分析模型在分析视角上有很大的不同。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局来看,进口国设置过当的或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得不偿失的。本文还建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经济效应的分析模型,得到了两个弹性系数条件,条件分析说明:在一般情况下,进口国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门槛(符合成本)将使本国厂商利润不断增加,外国出口厂商的利润不断下降。在特别情况下,进口国也可通过控制本国厂商的符合成本,达到上述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雪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计量方法,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1978~2003年的经济总体就业弹性和非农就业弹性进行估计,揭示了这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差异,论证了东部地区就业弹性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并对它们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