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3)
- 2023(13962)
- 2022(12236)
- 2021(11345)
- 2020(9697)
- 2019(22270)
- 2018(22361)
- 2017(42773)
- 2016(23212)
- 2015(26058)
- 2014(25922)
- 2013(25789)
- 2012(23685)
- 2011(21648)
- 2010(21336)
- 2009(19695)
- 2008(19385)
- 2007(16765)
- 2006(14802)
- 2005(12824)
- 学科
- 济(91885)
- 经济(91786)
- 管理(65383)
- 业(62251)
- 企(50047)
- 企业(50047)
- 方法(45086)
- 数学(39343)
- 数学方法(38987)
- 贸(25867)
- 贸易(25855)
- 易(25116)
- 中国(25060)
- 农(25053)
- 财(22752)
- 学(20022)
- 业经(19795)
- 地方(17708)
- 制(16912)
- 农业(16369)
- 环境(15058)
- 技术(14984)
- 银(14634)
- 银行(14565)
- 理论(14357)
- 务(14108)
- 财务(14049)
- 和(14038)
- 财务管理(14026)
- 行(13902)
- 机构
- 大学(341222)
- 学院(338098)
- 济(137074)
- 经济(134318)
- 管理(132914)
- 理学(116281)
- 理学院(115007)
- 研究(113926)
- 管理学(113073)
- 管理学院(112497)
- 中国(82370)
- 科学(72587)
- 京(72007)
- 农(60739)
- 财(60577)
- 所(58071)
- 业大(55668)
- 研究所(53408)
- 中心(50124)
- 财经(49760)
- 农业(48475)
- 江(46869)
- 经(45308)
- 北京(45223)
- 范(42799)
- 师范(42286)
- 院(41222)
- 经济学(41001)
- 州(38224)
- 经济学院(37424)
- 基金
- 项目(234835)
- 科学(182436)
- 基金(169866)
- 研究(166540)
- 家(150450)
- 国家(149246)
- 科学基金(126070)
- 社会(104322)
- 社会科(98933)
- 社会科学(98905)
- 省(91506)
- 基金项目(91257)
- 自然(83883)
- 自然科(81881)
- 自然科学(81856)
- 自然科学基金(80392)
- 划(77739)
- 教育(75736)
- 资助(69727)
- 编号(67271)
- 成果(53452)
- 重点(52661)
- 部(51473)
- 发(50017)
- 创(48853)
- 课题(45798)
- 创新(45651)
- 科研(45567)
- 计划(43953)
- 教育部(43512)
- 期刊
- 济(142011)
- 经济(142011)
- 研究(97117)
- 学报(60182)
- 中国(56342)
- 农(53953)
- 科学(52061)
- 管理(46377)
- 大学(44289)
- 财(42302)
- 学学(42043)
- 农业(37659)
- 教育(33000)
- 融(26650)
- 金融(26650)
- 技术(26386)
- 业经(24245)
- 经济研究(24167)
- 财经(23441)
- 问题(20352)
- 经(19941)
- 贸(19688)
- 业(18932)
- 科技(17406)
- 图书(16697)
- 理论(16632)
- 国际(16486)
- 商业(16403)
- 技术经济(16126)
- 业大(15796)
共检索到478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扬
研究贸易开放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双碳”目标下提升我国能源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不同城市贸易开放对当地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不仅在短期对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长期也会有效推动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增长;分区域进行稳健性检验,其结果依然成立。基于研究结论,应当进一步推动贸易对开放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积极影响,重点关注能源效率较低但有一定提升空间的城市;吸引优质外资流入,提升绿色技术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协调贸易、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全要素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琼 秦放鸣 刘琦平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油气贸易 一带一路 能源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亚琼 秦放鸣 刘琦平
中国油气进口存在依存度高、进口区域集中和运输风险较大等问题,确保中国油气进口安全稳定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是关键所在。文章基于Malmquist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油气能源伙伴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能源效率及其他因素对中国油气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不高,且石油领域劣于天然气领域;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可一定程度缓解石油进口压力,但会进一步促进天然气进口;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可缓解中国油气进口压力,但当前的影响作用尚小。未来,可从提高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占比、多元化油气进口渠道和加大油气能源储备建设等方面改善中国油气进口情况。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油气贸易 一带一路 能源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玲玲 于津平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碳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环境政策将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从工业行业整体看,我国的贸易竞争力确实依赖于碳减排的低效率;提高碳减排效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对R&D强度高的行业而言,提高碳减排效率反而会提升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国际贸易 环境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王群伟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能够促进一国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已被诸多学者所证实。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中国各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检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全要素能源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涛 沙玮华
通过测算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采用Tobit、GMM实证回归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渠道。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市场贸易是重要的中介传导途径;数字经济对能效产生的促进作用呈东-西-中部地区逐渐递减的趋势,且这一趋势存在地域差距。因此,政府要大力推进各地区数字经济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均衡发展;激发国内市场需求;为低能效省份绿色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焱林 李华磊 王春元
本文以贸易开放影响环境污染的"三效应假说"为理论依据,运用修正的GML指数法将2000-2010年中国省级的碳排放分解为经济规模变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投入产出结构变动三个部分,然后在控制变量内生性、时间趋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贸易开放进行回归,以检验贸易开放对碳排放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贸易开放总体上增大了碳排放,主要源于正的技术效应,其次源于正的规模效应;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为负,但不显著;由于环境规制力度的中外差异,贸易开放通过恶化技术效率与前沿技术水平两种路径引致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从而形成正的技术效应。
关键词:
规模效应 技术效应 结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这一理论假设条件下,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和协整检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得出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且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格兰杰原因,增加进出口能够提高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全要素能源效率 VAR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恭军 田维明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分省面板数据构造了一个综合考虑贸易开放、国内农业政策改革及宏观经济变动等多方面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评估在控制其他因素作用的条件下扩大农业贸易开放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贸易开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外向型农业发达地区和沿海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内陆相对封闭地区;农业出口贸易扩大、农产品生产价格提高、实施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以及非农产业发展都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入世 农民收入水平 事后评估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付正 马婷婷
本文利用2001-2018年我国23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工业产业安全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我国工业产业安全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数量和研发资金投入对我国工业产业安全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低安全指数行业,还是高安全指数行业,贸易开放对工业产业安全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低安全指数行业,贸易开放对产业安全的促进作用更大;贸易开放对工业产业安全的促进作用可以从市场需求扩大、产业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角度进行解释。本文最后给出提高贸易开放程度和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肖晓军
文章探讨贸易开放影响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机制,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地区从贸易开放中受益的多少决定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特征,因此贸易开放能多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发展差距取决于要素的地区分布。利用1997—2007年的数据,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使收入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和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区受益更多,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这种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棘轮效应"机制是形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地区差距 棘轮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城镇化进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震
我国贸易开放度在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几个关键时间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几乎同步的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在几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二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贸易开放会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价格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工业化等几个渠道推动城镇化,贸易开放度越高的地区,其城镇化步伐越快,城镇化率更高。随着我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聚集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以发挥东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均衡推进全国城镇化,不断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城镇化进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燕翎 庄佩芬 彭建平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食用油籽的进口,蔬菜以及水果、坚果的出口带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畜产品的出口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据此,论文提出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实现"适度进口"、畅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贸易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