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8)
2023(11904)
2022(10282)
2021(9339)
2020(8170)
2019(18585)
2018(18346)
2017(35984)
2016(19700)
2015(22083)
2014(22108)
2013(21940)
2012(20669)
2011(18836)
2010(18935)
2009(17745)
2008(17892)
2007(16213)
2006(14143)
2005(12706)
作者
(61955)
(51797)
(51791)
(49238)
(32727)
(25154)
(23692)
(20431)
(19162)
(18392)
(17544)
(17124)
(16624)
(16468)
(16270)
(16151)
(16033)
(15346)
(14985)
(14961)
(13226)
(12712)
(12706)
(11819)
(11567)
(11558)
(11543)
(11410)
(10501)
(10438)
学科
(80757)
经济(80668)
管理(53835)
(53590)
(41653)
企业(41653)
方法(40435)
数学(35857)
数学方法(35563)
(24945)
贸易(24936)
(24252)
(22645)
中国(22041)
(21926)
(18103)
(16690)
业经(16341)
农业(14582)
(14468)
银行(14403)
地方(14106)
(13727)
(13618)
财务(13598)
财务管理(13561)
(13088)
金融(13086)
企业财务(12800)
技术(12295)
机构
大学(298241)
学院(296101)
(124449)
经济(122042)
管理(108850)
研究(102596)
理学(94609)
理学院(93486)
管理学(91902)
管理学院(91359)
中国(75817)
科学(65488)
(62080)
(60683)
(57017)
(54432)
业大(50187)
研究所(49856)
农业(48868)
财经(46212)
中心(45951)
(43231)
(41943)
经济学(39159)
北京(38601)
(36744)
(36282)
师范(36217)
经济学院(35942)
财经大学(34347)
基金
项目(197510)
科学(153010)
基金(143795)
研究(135822)
(129091)
国家(128060)
科学基金(106494)
社会(86608)
社会科(82217)
社会科学(82188)
(76737)
基金项目(76519)
自然(70886)
自然科(69249)
自然科学(69220)
自然科学基金(68034)
(65918)
教育(62531)
资助(59066)
编号(53157)
重点(45302)
(44155)
成果(42933)
(42388)
(41029)
科研(39238)
计划(38782)
创新(38541)
教育部(36980)
课题(36727)
期刊
(128493)
经济(128493)
研究(82521)
学报(56821)
(53708)
中国(50302)
科学(47843)
(43090)
大学(41134)
学学(39374)
管理(36560)
农业(36081)
(26796)
金融(26796)
教育(24513)
财经(23115)
经济研究(22530)
技术(21846)
业经(21479)
(20179)
(19807)
问题(19181)
(19157)
国际(16851)
(15648)
商业(15157)
技术经济(14624)
业大(14563)
理论(14006)
统计(13828)
共检索到424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亮  张光南  
产品多样性被认为是国际贸易外延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Feenstra等人的思路,构建了适合我国省份层面的贸易多样性度量模型,利用2000-2007年相关年份数据,实证得出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品和工业品相对贸易多样性,结果发现工业品进口多样性的区域出现扩散形态,而出口多样性走向区域趋同。从我国贸易多样性的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贸易多样性增加的重要制约因素,且农产品多样性的单位壁垒弹性要低于工业品;加入WTO无论就进口还是出口均带动了我国贸易多样性的增加;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差异化生产的灵活优势,对贸易多样性尤其是出口多样性的增加具有重要的贡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阿彦  
本研究以我国贸易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国模型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可增加多样性贸易福利;基于Feenstra(1994)的贸易多样性指数,本文给出了1995~2007年我国贸易扩张的内延边际和外延边际,2001年之后贸易的外延边际(多样性扩张)带来的贸易收益十分显著。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的跨国差异不利于贸易多样性的扩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样成为我国进口多样性的阻力因素,而中小企业群体规模对贸易多样性扩张的贡献作用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张馨月  关悦  
本文调整了传统测算多样性指数的方法,对我国HS6位编码的进出口产品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并使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产品波动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波动还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我国贸易优势产品,对我国贸易进一步向竞争更为激烈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扩展起到降低风险、稳定发展的作用。进口贸易也将通过调整进口产品结构,促进资本、技术等引进加快我国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的研究拟为评价我国贸易质量、制定贸易转型政策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加劲  
本文分析了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产业组织结构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提出加入WTO将使我国进一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从长期来看 ,维持贸易收支平衡 ,关键在于解决好我国的经济结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朱英杰  
依据Feenstra等人的检验方法,本文测算了中国省份层面的初级品和制成品贸易多样性,结果发现,制成品进口多样性的地区区域出现扩散形态,而出口多样性走向区域趋同。在计算样本期我国省份TFP指数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考察了贸易多样性与生产率增长的双向关联,结果发现,除了科研投入,贸易多样性成为我国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就贸易多样性扩张来看,显性或隐性壁垒以及汇率波动干扰等构成壁垒因素,而TFP指数、科研投入、产业结构差异化、中小企业规模都成为其贡献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华  刘庆玉  
普雷维什提出的贸易条件概念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利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据对西方经济理论中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却有明显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亮  Ayan  
基于Feenstra等人的理论方法,本文利用2000-2007年相关年份数据度量我国省份国际贸易增长的两个源泉——外延边际和内延边际,体现贸易多样性的外延边际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略高于内延边际;实证发现新兴工业国逐渐成为我国贸易多样性拉动增长的重要新市场。在多样性增长的影响变量方面,贸易显性或掩性壁垒成为限制因素,中小企业的贡献显著,外资进入和市场化改革则成为其拉动力量。贸易多样性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成为传统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后的第三大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凌云  崔凡  邓兴华  
本文利用2010-2016年中国与171个国家(地区)HS-6贸易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传统因素、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对我国进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口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传统因素影响,非农产品出口的扩展边际主要受互联网及隐性因素影响;进口国互联网普及或我国与进口国间制度距离降低,在各位分点都促进了非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增加,而完善贸易信贷的相关法规主要在低分位点对非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作用。本文的结论对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沿扩展边际平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青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刘洪钟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文章讨论了我国贸易顺差与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之间的关系,认为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贸易顺差,需要提升我国的要素禀赋,以更高级的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参与国际产品价值链的更高级阶段,从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敬峰  
通过对有关贸易理论和我国贸易发展现实的分析,说明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及其影响。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大进口规模,以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来调整相关的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蒲华林  
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贸易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方式和载体,并影响着我国的贸易平衡。对加工贸易和零部件贸易细分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顺差大大超过我国的商品贸易总顺差,其主要来源是外商独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贡献不大,甚至出现逆差。零部件贸易总体为逆差,且占我国商品贸易差额的比重较大,主要来源于大量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机电交通运输设备零部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祖祥  
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戴祖祥(中山大学世界经济专业)一、概述从1981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整就与进出口状况联系起来[1]。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  
面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之间贸易的长期增长趋势,利用引力模型,采用1980~2006年间我国同APEC其他国家双边贸易和相关资料,研究APEC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可得出以下实证结果:在APEC成立初期,APEC整体贸易区块并未形成,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不明显;1994年以后,APEC对我国贸易流量促进明显,使我国与APEC其他成员的贸易流量超过双边经济发展、市场规模以及地理关系所决定的流量水平;但是2002年以后,APEC的这种促进作用有所回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