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35)
- 2023(2563)
- 2022(2320)
- 2021(2576)
- 2020(2310)
- 2019(5332)
- 2018(5322)
- 2017(10355)
- 2016(6064)
- 2015(7274)
- 2014(7410)
- 2013(7026)
- 2012(6683)
- 2011(6255)
- 2010(6502)
- 2009(6298)
- 2008(6148)
- 2007(5767)
- 2006(5443)
- 2005(5057)
- 学科
- 济(18988)
- 经济(18954)
- 业(14634)
- 管理(12818)
- 中国(10907)
- 农(10366)
- 方法(8554)
- 数学(8108)
- 数学方法(8012)
- 教育(7533)
- 农业(7413)
- 企(7318)
- 企业(7318)
- 制(6306)
- 收入(5796)
- 财(5765)
- 银(5411)
- 银行(5409)
- 行(5264)
- 贸(5260)
- 贸易(5256)
- 易(5196)
- 分配(4307)
- 教学(4097)
- 融(4030)
- 金融(4030)
- 税(3826)
- 体(3797)
- 理论(3666)
- 税收(3619)
- 机构
- 大学(90377)
- 学院(85044)
- 济(34519)
- 经济(33660)
- 管理(28334)
- 研究(28148)
- 理学(23713)
- 理学院(23390)
- 管理学(22882)
- 管理学院(22725)
- 中国(21620)
- 京(19593)
- 财(19307)
- 财经(14831)
- 范(14718)
- 师范(14658)
- 科学(14518)
- 所(13644)
- 北京(13532)
- 经(13321)
- 江(12870)
- 教育(12521)
- 中心(12251)
- 研究所(11897)
- 师范大学(11692)
- 经济学(11071)
- 财经大学(10859)
- 州(10839)
- 农(10681)
- 经济学院(10167)
共检索到141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勇
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助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免费加助学金资助模式”、“收费加混合资助模式”、“收费加贷学金资助模式”。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助学工作,并对助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芬
要想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在构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同时,还应构建精神资助体系。在实践中,要运用全人教育理念,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运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好经济资助,加强精神激励,激发贫困大学生的自身潜能,构建经济资助-心理支持-能力提升-全人发展的全方位资助模式。
关键词:
全人教育 贫困大学生 全方位资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银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认定标准难以统一、申请条件比较笼统、审批评定方法单一、专业评定机构和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思想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确定认定标准和申请条件,完善资助帮困的评定方式和方法;提倡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帮困,形成有社会力量参与的助学帮困的制度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相统一,提高帮扶工作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帮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伟 高美娟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社会问题与伦理问题。政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重要责任主体,对于政府而言,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应当遵循公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公共性原则。各方社会主体在资助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时,应当体现出关爱、奉献和尊重的伦理责任。经济上的外在支持只是暂时性的应对策略,坚毅的伦理品质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脱贫最为彻底的保证,为此,更需要贫困大学生个体在受资助过程中及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能坚持诚信的宝贵品格和自立自强的担当勇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大学生 责任伦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芝
西安晚报曾联合某企业、团省委和省青金会发起援助贫困大学生计划,活动启动以来,接到大量报名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寒门学子阳光励志,也有的寒门学子不愿接受资助,对贫困家境无法释怀。(据《西安晚报》)"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用在求学上,其实非常贴切。如今的大学早已收费,四年的学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加在一起,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在许多城市,没有10万块钱,四年的求学生涯很难支撑下来。但10万块钱,又岂是一个贫寒之家能拿得出来的?在此境况下,接受他人的资助,赢得求学的机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可面对他人的好心资助,偏偏有寒门学子一口回绝。报道中一位考生今年考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淼泉
学生成才既要通过学习结果的肯定,更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成才过程中个性发展的大力资助。笔者建议从全方位政策关怀、全过程的心理支持与辅导、贫困生主体文化建构、职业能力的生成与培育等四个方面资助入手,真正实现贫困大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非物质资助 个性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雪 戴宏 李雪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物价水平的提高以及贫富差距的逐渐悬殊,使得高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认定途径、健全多元化助学模式、健全保障制度以及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等,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化、规范化的资助途径,从而更有效地帮助高校完善助学体系。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现状调查 资助体系 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曼 王希文 曹军会
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抑郁而又无奈的心理特征,这是由其经济、学习、人际交往上的压力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制度存在一定缺陷,资助力度不够,资助方法不当,支助体系尚不完善。应建立一个符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经济资助与精神救助体系。改进资助方式,推行生源地贷款,实行按学分收费,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营造关爱贫困生的人文环境,做好贫困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 经济资助 精神救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玉运
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压力 心理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开元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比例较高,如我院的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就超过10%。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面临着的种种压力,造成了他们精神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焦躁不安、过于忧虑、身心疲惫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和情感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较其他同学突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欧定余
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而在这个消费群体中,15%—20%左右的是贫困大学生。本文以湘潭某高校贫困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为基础,首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其次分析了这种消费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后提出了引导贫困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和谐 非理性消费 引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洁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导致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文章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即政府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健全就业法律法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贫困大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等。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能力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从松
贫困生食物简单 ,甚者食不果腹 ,营养较差 ,划分标准有较大差别 ,且人数逐步增加。由于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以及社会转型期教育收费制度的变迁 ,大学生贫困问题将长期存在。但是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 ,贫困是阶段性的
关键词:
贫困生 现状 长期性 阶段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青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的确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自卑强弱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见,贫困除了带来物质的贫乏以外,还引发了"心理贫困"。因此,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心理贫困"的疏导。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疏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