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5)
- 2023(14326)
- 2022(12161)
- 2021(11286)
- 2020(9492)
- 2019(21743)
- 2018(21263)
- 2017(40843)
- 2016(22468)
- 2015(25030)
- 2014(24746)
- 2013(24759)
- 2012(23359)
- 2011(21292)
- 2010(21492)
- 2009(20227)
- 2008(20310)
- 2007(18819)
- 2006(16825)
- 2005(14881)
- 学科
- 济(95039)
- 经济(94920)
- 业(65800)
- 管理(55732)
- 农(53552)
- 企(40871)
- 企业(40871)
- 方法(38969)
- 农业(35734)
- 数学(35062)
- 数学方法(34775)
- 中国(26723)
- 业经(25029)
- 财(23068)
- 学(20166)
- 地方(20031)
- 制(20020)
- 贸(19684)
- 贸易(19677)
- 易(19191)
- 银(15858)
- 银行(15785)
- 行(15144)
- 发(14889)
- 融(14398)
- 金融(14395)
- 环境(13870)
- 体(13414)
- 技术(13114)
- 收入(13066)
- 机构
- 学院(334131)
- 大学(331374)
- 济(137785)
- 经济(135085)
- 管理(122279)
- 研究(118024)
- 理学(105603)
- 理学院(104352)
- 管理学(102532)
- 管理学院(101944)
- 中国(90041)
- 农(85475)
- 科学(75962)
- 京(69774)
- 农业(66683)
- 所(62743)
- 财(61892)
- 业大(61255)
- 研究所(57266)
- 中心(54896)
- 江(50697)
- 财经(49176)
- 经(44704)
- 北京(43489)
- 范(43299)
- 师范(42729)
- 经济学(41984)
- 农业大学(41938)
- 院(40757)
- 州(40110)
- 基金
- 项目(223222)
- 科学(172342)
- 基金(160228)
- 研究(157772)
- 家(143761)
- 国家(142169)
- 科学基金(117751)
- 社会(100308)
- 社会科(94603)
- 社会科学(94570)
- 省(88551)
- 基金项目(85717)
- 自然(76091)
- 划(74496)
- 自然科(74191)
- 自然科学(74160)
- 自然科学基金(72857)
- 教育(70447)
- 资助(64011)
- 编号(63730)
- 成果(51620)
- 重点(50795)
- 发(49855)
- 部(49008)
- 创(45840)
- 农(44647)
- 课题(43670)
- 科研(43254)
- 创新(42962)
- 计划(42702)
共检索到49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瑞锋 肖海峰
本文在分析家庭食物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贫困地区12个县的农户调查资料构建模型,对影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家庭收入变量对家庭食物安全影响显著,但能量的收入弹性相对偏低,脂肪的收入弹性相对较高;家庭规模越大,越容易面临食物不安全风险;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有助于家庭食物安全的实现;耕地资源也是贫困农村地区实现家庭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家庭食物安全 营养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海峰 李瑞锋 努力曼
在对居民家庭食物安全状况的评价中,尽管客观评价方法应用较多,但主观评价方法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基于2006年8月在内蒙古、河南、甘肃和陕西4省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中320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食物安全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其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祖力
膳食质量状况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人均膳食质量分值(人均DDP分值)及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自1990年以来,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型家庭的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人均收入、人均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量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兼业程度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提高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石磊 赵鑫 许家云
利用2002~2007年中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所属20个省的农村数据,考察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但其作用程度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制约,包括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状况作为门槛变量,考察在它们的不同区间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对农村贫困影响的区间效应,为农村"减贫"以及减少"返贫"现象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为 吴海涛 彭继权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晋 陈洋庚 滕盼
建立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是2020年后中国减贫事业的新战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深度剖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贫困更为严重。不同因素对贫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农村家庭规模、从事个体经营情况、医疗保健支出、商业保险性支出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补助、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人口脱贫阻碍;再次要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
农村多维贫困 AF法 精准扶贫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姜莹 郭起瑞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家庭 教育投资选择行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琳,任苒
目的:分析全国10个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合作医疗干预前和合作医疗干预后两次调查人口进行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收入五分组、单因素分析和住院服务利用两步模型方法。结果:分析调查县农村居民的住院率、未住院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的住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不同收入组之间有差异。影响农村居民对住院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如是否患有慢性病)。
关键词:
住院率 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旻 赵连阁 谭洪波
本文基于河北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在农村家庭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有:子女自身学习状况、母亲决策权×母亲受教育年限、教育投资价格、父亲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子女自身学习情况是决定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母亲在家庭中的决策地位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影响子女教育投资,文化程度高且在家庭地位高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教育投资费用与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成反向关系,收入仍是制约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子女的性别、子女的个数已不再是影响父母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 家庭教育投资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艳敏 严奉宪
[目的]试图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风险冲击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以期为增强农村居民家庭风险抵御能力、缓解相对贫困提供实证支撑。[方法]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面板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冲击对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用异质性分析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家庭风险应对方式差异。[结果]风险冲击会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可能。其中,灾害冲击是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相对贫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教育冲击和婚丧嫁娶、孩子出生等重大事件冲击,失业冲击和健康冲击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家庭的风险应对机制差异是导致相对贫困家庭无法摆脱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与高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相比,低收入的农村居民家庭遭受风险冲击时会减少更多的农业生产投资,增加更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导致家庭现有的资源配置无法提升家庭未来的收入能力,使其囿于相对贫困无法脱离。[结论]政府应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更具弹性的社会帮扶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家庭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状况不断变化,单一时点静态食物安全状况不足以反映食物安全所具备的动态特征,文章依据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农村人口食物安全识别结果将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划分为食物安全、暂时食物安全、暂时食物不安全和长期食物不安全四个类型,并对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特点、成因和不同食物安全状态摆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安全为基准的农村人口食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长期食物不安全人群占比分别为23.24%和27.40%。虽然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但伴随经济增长某些区域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出现下降,表明经济增长要与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等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强
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已成为扶贫举措中一致的共识。基于2014~2016年中国农村困难家庭面板数据,尝试探究精准扶贫以来,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深度越深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陷入贫困时间越长其脱贫内生动力越低;单纯提供资金补贴帮扶方式显著降低其客观脱贫内生动力,提供就业创业的积极帮扶能显著提升其主观脱贫内生动力。对此,建议精准扶贫政策设计考虑对贫困群体建立有关贫困深度和陷入贫困时长等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和帮扶,贫困程度较深者除了物质帮扶以外,更应注重培育其脱贫内生动力。同时还应实施积极的帮扶政策,构建责任关联的现金给付制度。在2020年全面脱贫后对贫困程度较深者持续进行跟踪并健全政策配套。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脱贫内生动力 反贫困机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家智 车四方
多维贫困理论与方法更有助于对贫困的精准识别和量化。本文构建了新型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测度并分解了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水平。研究结论表明: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指数下降,表明农村家庭不易发生多维极端贫困;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指数(MPI)呈西高东低态势,表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多维贫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收入、金融和教育等因素是我国农村家庭致贫的主因。其中,东部地区金融因素影响最大,而中西部地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贫困广度 贫困深度 贫困强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敬东 张翔 张亮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家庭健康风险状况,为政府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慢性病患病率、罹患慢性病家庭构成比和灾害性卫生支出作为分析指标,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1)调查样本38.8%的家庭有成员患有慢性病,贫困家庭中这一比例(43.1%)显著性地高于非贫困家庭;(2)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人均年度卫生支出与那些没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3)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1年内发生灾害性卫生支出的比例高达24.4%,显著高于那些没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但将贫困作为一个分层因素后进行统计学检验,发现这一现象仅仅存在于贫困家庭。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农村贫困地区最为主要的健康风险,它对贫困家庭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风险 评估 贫困 农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裕雄 肖海峰 张婧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居民 居民消费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粮食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592个扶贫重点县的经验分析
基于收入分层QUAIDS模型对农民工家庭内食物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贫困的特征与原因研究——基于对甘肃省调研数据的分析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居民门诊医疗需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家庭贫困测度及其致贫原因分析——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地区为例
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赣南苏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
社会资本、扶贫政策与贫困家庭福利——基于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家户调查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
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动态性研究
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