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6)
2023(8686)
2022(7536)
2021(6913)
2020(6183)
2019(14600)
2018(14677)
2017(30419)
2016(16336)
2015(19146)
2014(19529)
2013(19685)
2012(18830)
2011(17297)
2010(17407)
2009(16676)
2008(16947)
2007(15307)
2006(13251)
2005(12171)
作者
(48510)
(40756)
(40449)
(38981)
(26062)
(19495)
(18754)
(15796)
(15251)
(14605)
(13617)
(13584)
(12928)
(12819)
(12817)
(12705)
(12385)
(11915)
(11885)
(11819)
(10268)
(10023)
(9967)
(9392)
(9244)
(9177)
(9051)
(8968)
(8248)
(8053)
学科
(78349)
经济(78263)
(47127)
管理(47017)
方法(42444)
数学(38167)
数学方法(37908)
(36906)
企业(36906)
(23198)
中国(20467)
(20371)
(16357)
贸易(16351)
(15907)
(15260)
业经(14268)
(14030)
(13519)
银行(13497)
农业(13396)
(12856)
(12791)
金融(12789)
(12607)
财务(12589)
财务管理(12553)
地方(11996)
企业财务(11925)
理论(11446)
机构
大学(257657)
学院(253751)
(114866)
经济(112673)
管理(98667)
理学(84903)
理学院(84061)
管理学(82954)
管理学院(82476)
研究(82112)
中国(65543)
(56180)
(52976)
科学(46297)
财经(45032)
(41545)
(40884)
(38513)
中心(38096)
经济学(37811)
研究所(37154)
(36429)
经济学院(34588)
业大(34115)
北京(33918)
财经大学(33592)
(31389)
师范(31104)
农业(30590)
(29349)
基金
项目(157544)
科学(124201)
基金(116507)
研究(116144)
(99797)
国家(99003)
科学基金(84571)
社会(75613)
社会科(71830)
社会科学(71811)
基金项目(60867)
(59171)
教育(54589)
自然(52805)
自然科(51575)
自然科学(51558)
自然科学基金(50701)
(50479)
资助(50040)
编号(47326)
成果(39647)
(37580)
重点(35229)
(33131)
教育部(32884)
(32028)
课题(31882)
国家社会(31586)
人文(31578)
大学(30544)
期刊
(121752)
经济(121752)
研究(78065)
(42991)
中国(41783)
学报(35683)
管理(33931)
(33570)
科学(32720)
(29354)
金融(29354)
大学(27217)
学学(25647)
财经(23640)
教育(22047)
农业(22031)
经济研究(20851)
技术(20562)
(20239)
业经(18639)
问题(17497)
(15775)
理论(14147)
统计(13886)
技术经济(13636)
商业(13154)
实践(12546)
(12546)
国际(12388)
(11966)
共检索到372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郑长德  
本文研究了货币需求与收入分配差距的传导机制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通过三条途径影响货币需求:税收途径、消费途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途径。收入分配差距会通过税收途径和消费途径减少货币需求,但通过货币流通速度途径会增加货币需求。实证研究发现,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分配差距指标、实际收入以及实际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货币需求越小。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存在短期到长期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货币需求的冲击波动较大。并进一步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影响货币需求的消费途径以及货币流通速度途径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符合理论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对于我国的货币需求问题,在理论上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证上所做的工作却稍嫌不足,本文仅就此进行一点初步分析. 先给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Md=f(Y,P,Ib,Im,U)(1) 式中,Md为货币需求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P为价格水平,Ib为银行存款利率,Im为金融资产收益率,U为随机变量. 根据理论推断,货币需求量对函数中各独立变量的编导数为:??Md/??Y>0,??Md/??P>0,??Md/??Ib>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实际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成同方向变动;??Md/??Im<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金融资产收益率成反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宇伟  范从来  
交易性货币需求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鲍莫尔—托宾模型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交易货币需求不仅受到收入水平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负向相关。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对交易货币的需求可能存在负向影响,从而使货币扩张对产出和价格的扩张效应受到削弱,这也部分地解释了在不断增加的货币总量下,我国的物价水平却平稳上升的所谓"中国之谜"。我们利用我国1981~2004年的年度数据对此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研究支持相关的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森  
货币需求及其决定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货币金融政策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为货币政策,要运用好货币政策其关键之一是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又必须以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为依据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过紧了还是过松了正成为经济理论界经常争论的话题,而过紧或是过松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量界限,这就必须研究货币需求与产出、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适合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伟  林海  
世界上很多国家通常都把货币需求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一国的货币政策甚至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与实际产出等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只有在考虑金融创新的影响时才能够成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晓辉  黄玖立  
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在回顾内生货币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历史演变和作用机理,并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进文  熊磊  
本文通过建立ST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特征,即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有限。具体来讲,宽中趋紧与紧中趋紧的货币政策都将导致当期保险需求下降,但前者的影响更显著;宽中趋松与紧中趋松的货币政策都将扩大当期保险需求,但前者的作用更明显。通过选取不同滞后阶数的货币供应量变动作为转换变量,我们还发现,各期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货币供应量变动不仅影响当期保险需求,对未来6期的保险需求均有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瑜  
货币需求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和把握经济运行动态所必须要考虑并弄清的经济问题。研究货币需求,可以使央行能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即时调整货币供给量,以保持币值和经济秩序的稳定。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高宾  韩俊梅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预期价格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明显;而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二者相关性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承章  孙莉  
近两年来, 货币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央行七次降息, 效果不显著。本文用实证方法,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建立了9 个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确定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结论, 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富胜  戴春平  
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需求存在利率弹性以及证券资产需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制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的机制性障碍,提出了在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同时,通过利率结构调整和规则调整启动资本市场,重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的政策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货币需求理论是整个货币经济理论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又是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依据, 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重视。我国于1998 年取消了信贷控制这种传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手段, 在微观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方法, 相应的, 宏观上势必要采用控制货币总量的方法。( 因我国利率还未市场化, 通过控制利率来作为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仍缺乏可行性) 。因此, 对货币需求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贵  
在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规则中,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首先系统考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内在矛盾,指出"显性货币、隐性汇率"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是引起货币政策操作经常性失效、内外均衡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四类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在预测我国物价和产出变动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通胀波动能够更好地解释未来物价、名义产出的变化与波动。由此,我们提出以通胀为目标变量(通胀目标制)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