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0)
2023(14405)
2022(12529)
2021(11530)
2020(9846)
2019(22503)
2018(22253)
2017(43822)
2016(23843)
2015(26650)
2014(26444)
2013(26386)
2012(24294)
2011(22237)
2010(21943)
2009(20180)
2008(19752)
2007(17248)
2006(15146)
2005(13149)
作者
(71922)
(59458)
(59385)
(56215)
(37695)
(28552)
(26802)
(23385)
(22577)
(21084)
(20202)
(19952)
(18834)
(18608)
(18311)
(18215)
(18129)
(17726)
(17134)
(17010)
(15011)
(14502)
(14448)
(13478)
(13359)
(13180)
(13102)
(13102)
(11916)
(11770)
学科
(95307)
经济(95199)
管理(67694)
(65335)
(52606)
企业(52606)
方法(48368)
数学(43097)
数学方法(42739)
中国(25728)
(25583)
(24573)
业经(20337)
(20280)
(20063)
贸易(20055)
(19501)
(17631)
地方(17252)
农业(17071)
(15586)
银行(15517)
(15451)
财务(15392)
财务管理(15362)
技术(15156)
环境(14853)
(14792)
(14694)
金融(14693)
机构
大学(349764)
学院(346382)
(139709)
管理(136940)
经济(136860)
理学(119834)
理学院(118522)
管理学(116563)
管理学院(115953)
研究(114706)
中国(85464)
(73583)
科学(72565)
(64222)
(61251)
(58277)
业大(56166)
研究所(53435)
财经(52804)
中心(51411)
农业(48829)
(48169)
(47942)
北京(46235)
(43442)
师范(42916)
经济学(42789)
(41010)
财经大学(39658)
(39260)
基金
项目(240391)
科学(187629)
基金(175220)
研究(169998)
(154866)
国家(153629)
科学基金(130652)
社会(107522)
社会科(102054)
社会科学(102028)
基金项目(93744)
(92997)
自然(86986)
自然科(84949)
自然科学(84924)
自然科学基金(83435)
(79245)
教育(77863)
资助(72672)
编号(68047)
成果(54244)
重点(53804)
(53187)
(50430)
(49856)
科研(46694)
创新(46534)
课题(46355)
教育部(45249)
计划(44607)
期刊
(143768)
经济(143768)
研究(100388)
学报(61256)
中国(57624)
(54133)
科学(52840)
管理(47697)
(45621)
大学(45282)
学学(43039)
农业(37264)
教育(32769)
(32454)
金融(32454)
技术(26960)
财经(25762)
经济研究(24325)
业经(23958)
(21868)
问题(19672)
(18469)
理论(17473)
科技(17315)
技术经济(16568)
图书(16480)
商业(16350)
(16285)
(16144)
实践(15924)
共检索到487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英军  彭美红  
基于我国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这一事实,在对货币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之后,利用1995~2006年的经济数据,构建了3个VAR模型,对我国货币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错配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负相关,与通货膨胀率、外债规模程度、贸易差额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通货膨胀率和外债规模程度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通货膨胀因素和外债规模程度对货币错配都具有较强的同向作用,而外债规模的作用相对滞后一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胜刚  姜昱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因素按作用效果依次为:汇率制度、贸易顺差、经济增长率。从作用方向看,汇率制度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是正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李远航  
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普遍面临货币错配,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在定性考察了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6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两个VAR模型,对我国货币错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经济增长速度;再次是贸易顺差程度。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管理和控制我国货币错配的四项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庆春  宋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货币错配在我国对M1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和迅速,对M2产生的影响较为持久,影响的程度也更大。冲击响应的正效应在经历了衰减和振荡后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这说明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长期的,协整检验结果揭示我国货币错配程度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不仅削弱了央行的独立性,而且还可能导致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弱化甚至失灵,本文对加强审慎性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文宽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 P I之和差距过大的原因归因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但是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很大变动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C P I差距过大的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发展稀释了增发的货币供应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璞  郑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哲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秉杰  耿建  
本文以1991-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GDP、R、CPI、M2/GDP及SI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各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提出管理层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积极关注风险资产价格及制度变量对货币需求影响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卞志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瑞琪  
本文以货币错配理论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我国外部经济失衡问题。借助公布的IIP数据及估算,对我国货币错配总量状况,以及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货币错配程度进行了量化检验。运用多元回归和状态空间模型,发现贸易结构和汇率制度是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主要经济变量,官方和私人部门货币错配除了受到长期经济趋势的影响外,还与汇率波动、利差变化等周期波动因素有关。消除货币错配关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组合,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思路,加快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将外汇资源藏汇于民,加强资本流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高宾  韩俊梅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预期价格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明显;而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二者相关性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彤娟  
货币错配是指一个权益实体的净值(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近几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呈不断上升之势,货币错配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国内金融改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准确测度我国货币错配程度,分析我国货币错配的形成原因和独特性以及负面影响,对于防范和控制货币错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oldstein和Turner提出的AECM指标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季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仔在的现象,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