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0)
2023(8333)
2022(7079)
2021(6751)
2020(5765)
2019(12881)
2018(13285)
2017(25703)
2016(14483)
2015(16456)
2014(16872)
2013(16400)
2012(15670)
2011(14170)
2010(14466)
2009(13447)
2008(13576)
2007(12637)
2006(11052)
2005(10186)
作者
(44282)
(36585)
(36345)
(35073)
(23293)
(17601)
(16912)
(14286)
(13735)
(13398)
(12448)
(12338)
(11978)
(11777)
(11741)
(11263)
(11020)
(10893)
(10707)
(10414)
(9414)
(9145)
(9014)
(8458)
(8370)
(8329)
(8291)
(8089)
(7640)
(7526)
学科
(52790)
经济(52724)
管理(37443)
(34124)
(26409)
企业(26409)
方法(24959)
数学(22250)
数学方法(21933)
中国(17943)
(15124)
(14836)
(14594)
(12842)
(12643)
银行(12616)
(12145)
(11512)
贸易(11506)
(11262)
(11198)
金融(11190)
(10339)
业经(10233)
理论(10206)
农业(8832)
(8679)
财务(8645)
财务管理(8620)
地方(8410)
机构
学院(209118)
大学(208605)
(82607)
经济(80526)
研究(74710)
管理(72773)
理学(61125)
理学院(60359)
中国(59223)
管理学(59089)
管理学院(58692)
科学(46283)
(45678)
(43091)
(40062)
(38191)
研究所(36216)
中心(33960)
财经(33511)
(32061)
业大(31277)
农业(30446)
(30326)
北京(29474)
(27256)
师范(26889)
(26886)
(26331)
经济学(25911)
财经大学(24833)
基金
项目(131210)
科学(100379)
研究(95267)
基金(92175)
(81746)
国家(81040)
科学基金(66665)
社会(57623)
社会科(54558)
社会科学(54545)
(51670)
基金项目(47286)
教育(45113)
(44233)
自然(42538)
自然科(41554)
自然科学(41535)
自然科学基金(40791)
资助(40159)
编号(39289)
成果(34492)
重点(29976)
(29236)
课题(28844)
(27800)
(26478)
(26211)
科研(25118)
创新(24861)
计划(24571)
期刊
(91906)
经济(91906)
研究(64380)
中国(44038)
学报(37052)
(34489)
(32863)
科学(30702)
管理(27531)
大学(27012)
(26817)
金融(26817)
教育(26470)
学学(25491)
农业(23191)
技术(18482)
财经(16808)
经济研究(15964)
业经(14762)
(14453)
问题(12735)
(11840)
(11701)
统计(11366)
理论(10913)
图书(10384)
国际(10353)
(10026)
实践(9825)
(9825)
共检索到32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洁琼  刘传哲  秦洋  
本文在货币流动性失衡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总量和变动趋势两个层次构建指标来测度我国货币流动性状况,并应用到实践中,发现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的总量仍然偏多,只不过货币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放缓,并进一步指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疏导隐藏在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是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失衡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华  
文章首先使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货币过剩法度量了1994~2010年期间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状况,结论为:以广义货币过剩指标衡量的我国货币流动性呈现短缺与过剩交替的周期性波动状态。基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基本稳定的实证结论,我国的货币流动性失衡主要源于货币供给变化,最后结合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分析了货币流动性从过剩到短缺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长生  张帅  庄佳强  
本文根据1996-2009年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基于VAR的广义脉冲反应函数方法构建了包含利率、汇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我国货币状况指数,并考察其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的功能。研究表明货币状况指数不仅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参考,而且能够提供货币政策目标的未来动态信息,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信息指示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晓龙  
本文运用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对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以及货币危机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和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支配地位,使得美元汇率存在高估,美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全球经济失衡。历史上,美国往往通过美元的贬值、升值和美元利率的下降、上升对失衡进行调整,引起世界范围的资本反方向流动,诱发新兴经济体发生货币危机。面对全球失衡的可能调整,中国的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保持谨慎和灵活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波  
一、对历史上提出的若干比例指标的认识 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过一些反映货币流通状况的统计指标。这些指标是从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的关系这一合理基础出发而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有的指标不适用了。下面我们从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就其在反映货币流通状况方面的有效性作个简要的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刘泽豪  何平  
本文基于信用货币体系下名义流动性与真实流动性的二元分离特征,阐释名义与真实流动性的概念与界定,构建虚拟经济空转的社会福利损失理论模型,阐明了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本质上由实体经济中的真实流动性决定,真实流动性不足无法实现社会最优资源配置。进一步根据中国1994—2022年的数据对真实流动性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真实流动性水平在2011年前后发生了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趋势性变化,这种转变与这段时期虚拟经济空转情况走势相对应,印证了虚拟经济空转占用实体经济真实流动性进而导致资源错配和社会福利降低的理论逻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建斌  龙翠红  
货币状况指数是利率和汇率相对于基期变化的加权和,是一个纳入了利率和汇率对货币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考虑到银行信用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殊作用,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权重的估计,计算了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并通过考察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变化是中国货币环境“松紧”的一个良好指示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葛兰杰原因;中央银行有必要估算并公布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以作为政府适时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参考指标,减少货币政策决策的失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建伟  史安娜  
现有的关于货币错配的研究一般只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的关系,指出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然后,对我国当前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规模和程度进行了估计,表明我国存在较高的货币错配规模和程度。最后,分析了我国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洁琼  刘传哲  何凌云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物资产价格效应和金融资产价格效应,发现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一般物价、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对一般物价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同时,过剩的流动性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实物资产价格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杭生  徐燕  王素珍  
对我国货币流动性变化的实证分析谢杭生,徐燕,王素珍通过观察1982年以来货币量的变动,我们发现,以M1占M2比重(M1/M2)表示的货币流动性始终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货币流动性的不稳定表明M1和M2的增长经常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当M1的增长与M2的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成武  白雪梅  
本文利用协整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货币流动性与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差额和投机资本之间长期的动态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机制。结论是:进出口差额短期内即可造成流动性的扩张与收缩,长期影响则更明显;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不会对货币流动性带来剧烈影响,但长期内会导致流动性反向剧烈波动;投机资本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对流动性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最后,本文从外贸政策、外资政策和控制投机资本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林乐芬  高文芳  
本文对当前造成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巨额外汇储备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因素;过剩的流动性是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也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股票市场的繁荣虽不是流动性过剩的必然结果,但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则可能有利于股票市场通过整合获得健康发展。合理制定有利于房市、股市发展的以"疏"为主的政策,其利要大于以"堵、抑"为主的政策,利用过剩的流动性消化成长中可能产生的泡沫,不仅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更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静  
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T+0赎回等配套功能逐步实现,其对银行储蓄存款的替代作用进一步显现。但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隐含流动性风险,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出现大量赎回,可能对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形成冲击。本文根据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问题,指出可能引发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并结合美国2010年货币市场基金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提出防范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茅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和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泡沫化倾向。文章认为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问题的集中体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