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4)
2023(6677)
2022(5766)
2021(5458)
2020(4567)
2019(10492)
2018(10476)
2017(21866)
2016(11721)
2015(13230)
2014(13378)
2013(13410)
2012(12681)
2011(11637)
2010(11880)
2009(11381)
2008(11513)
2007(10477)
2006(9565)
2005(8820)
作者
(33141)
(27356)
(27314)
(26324)
(17547)
(12851)
(12529)
(10464)
(10328)
(10075)
(9213)
(8853)
(8809)
(8687)
(8634)
(8387)
(8120)
(8100)
(8006)
(7949)
(7000)
(6708)
(6664)
(6329)
(6268)
(6172)
(6133)
(6034)
(5416)
(5255)
学科
(49191)
经济(49145)
管理(38868)
(37277)
(30039)
企业(30039)
方法(22115)
数学(20271)
数学方法(20047)
(17643)
中国(15702)
(14573)
(13414)
(12469)
贸易(12460)
(12251)
(11610)
银行(11604)
(11065)
(10928)
财务(10909)
财务管理(10887)
(10341)
企业财务(10322)
业经(10042)
(9609)
金融(9609)
农业(8856)
(8449)
税收(8105)
机构
学院(173840)
大学(172804)
(80459)
经济(78829)
管理(68204)
理学(57782)
理学院(57272)
研究(56703)
管理学(56547)
管理学院(56217)
中国(48144)
(43304)
(35545)
财经(33282)
(30122)
科学(29461)
(28200)
中心(26350)
(26138)
经济学(25470)
财经大学(24731)
研究所(24649)
经济学院(23148)
北京(23131)
(22928)
(21128)
业大(20360)
(20360)
师范(20215)
(20025)
基金
项目(102731)
科学(81763)
研究(78833)
基金(75841)
(63935)
国家(63387)
科学基金(54787)
社会(51323)
社会科(48923)
社会科学(48916)
基金项目(38867)
(38420)
教育(36702)
自然(33579)
资助(33107)
自然科(32801)
自然科学(32793)
(32620)
编号(32385)
自然科学基金(32214)
成果(27928)
(24759)
重点(22676)
课题(22367)
(21925)
教育部(21890)
人文(21359)
(21258)
国家社会(21030)
(20938)
期刊
(89877)
经济(89877)
研究(59441)
(33000)
中国(30745)
(26619)
金融(26619)
管理(26348)
(20677)
学报(19529)
科学(19426)
财经(16824)
经济研究(15923)
大学(15864)
教育(15659)
学学(14951)
业经(14802)
(14421)
技术(14236)
农业(13718)
问题(12523)
(12443)
国际(10867)
理论(10093)
商业(9161)
实践(8962)
(8962)
技术经济(8750)
统计(8719)
现代(8431)
共检索到27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将企业产权的异质性所造成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纳入到货币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信贷供给"二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如何根据经济冲击的类型、宏观调控需求,选择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搭配和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影响因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异;价格工具是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较好工具;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合理搭配是应对需求拉动型通胀时较好的选择;而当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时,价格工具能够很好地促进产出增长,但当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出现时,需要数量工具相应的调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2008年开局,世界经济增幅放缓和南方冰雪灾害的双重冲击,使我国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在理论上,物价上涨必然要求实施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上调似乎已成定局,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已经导致我国主要经济伙伴进入利率下调周期,其后果是中外利率差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也相应进入加速期。另一方面,即使我们仅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小君  苏梽芳  
为考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及其成因,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内,将家庭对工资下调的刚性反应,以及企业对价格下调的刚性反应特征构建于结构模型之中。文章随后运用摄动方法对构建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二阶近似求解,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模拟矩方法对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进行随机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下调刚性特征。基于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的动态模拟分析说明,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系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非对称性效应:相同大小但不同方向的货币政策在数量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应;相同方向但不同大小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非线性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针对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的联合运行而具有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首次建立双阈值变量的麦克勒姆规则,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应随着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联合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转换,转换时机发生在经济增长率为8.8%和通胀率为3.17%处。(2)基于8.8%的通胀率和3.17%的增长率的基准,样本期内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划分为3种机制。央行在经济萧条机制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以经济增长和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在经济过热机制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以高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央行偏好高增长、低通胀机制,该机制中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强  赵继鸿  
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央行先后采取了紧缩、适度扩张以及稳健的反周期操作,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选取金融危机前、危机中及危机后三组样本区间,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即存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明显优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性货币政策效应居中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亚平  王蕊  
借助可变系数的结构VAR模型,考虑外生冲击的波动性,对1996—2016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冲击对GDP的短期和中期影响显著降低;比较而言,货币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较明显的负向冲击,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创  陈甲东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怡彧  胡小文  
区别于现有封闭经济下的宏观审慎研究,在开放经济下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搭配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汇率制度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效应。结果表明:(1)宏观审慎监管会降低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的效果;但面对外部冲击时,审慎监管有助于缓解通胀波动。(2)融入宏观审慎监管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不能发挥其优越性;反而外汇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能降低经济波动。(3)审慎监管水平越高越能促进金融稳定,而且不影响居民的福利损失。因此,货币当局调控通胀的同时兼顾产出、汇率和金融的稳定,可采取宏观审慎与外汇管理浮动相结合的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裘骏峰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如何选择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最优搭配,从而在防止通货膨胀和防止热钱流入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模型显示存款准备金率只对银行贷款起直接抑制作用,当人们通过非银行渠道融资时,可规避准备金率的限制,使其效果下降。而利率政策通过套利机制也对非银行融资起直接限制作用。而且利率政策可以避免对信贷资金分配的不对称限制,使资金分配更平衡有效,所以利率政策相对占优。但当利率吸引投机资本时,可搭配使用准备金率政策以减少利率需要提高的程度,以减少热钱流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厉骞  李文兴  
以总量调节为手段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对不同产业产生非对称的影响,是一个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调节经济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了不同资本存量的产业会对货币政策反应存在差异。接着利用非线性的面板门槛模型实际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产生与行业资本存量、行业财务负担以及行业要素密集度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