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1)
- 2023(17382)
- 2022(15218)
- 2021(14463)
- 2020(12188)
- 2019(28320)
- 2018(28183)
- 2017(56016)
- 2016(30130)
- 2015(33969)
- 2014(34095)
- 2013(33435)
- 2012(30774)
- 2011(27755)
- 2010(27925)
- 2009(25830)
- 2008(25332)
- 2007(22292)
- 2006(19795)
- 2005(17651)
- 学科
- 济(118353)
- 经济(118224)
- 管理(87390)
- 业(83494)
- 企(69275)
- 企业(69275)
- 方法(57764)
- 数学(51093)
- 数学方法(50295)
- 中国(32400)
- 财(32331)
- 农(32159)
- 制(28435)
- 银(26616)
- 银行(26469)
- 业经(25796)
- 行(25010)
- 贸(23326)
- 贸易(23308)
- 学(23289)
- 易(22729)
- 地方(22394)
- 融(21329)
- 金融(21327)
- 农业(20930)
- 理论(20421)
- 务(20413)
- 财务(20326)
- 财务管理(20282)
- 企业财务(19187)
- 机构
- 学院(424504)
- 大学(424052)
- 济(172840)
- 管理(169812)
- 经济(169071)
- 理学(146576)
- 理学院(145028)
- 管理学(142280)
- 管理学院(141508)
- 研究(137568)
- 中国(111538)
- 京(89669)
- 科学(82699)
- 财(82566)
- 所(68098)
- 农(66494)
- 财经(65866)
- 中心(64533)
- 江(62600)
- 研究所(61623)
- 业大(60990)
- 经(59864)
- 北京(56864)
- 范(54212)
- 师范(53702)
- 经济学(52518)
- 农业(52040)
- 州(51142)
- 院(50033)
- 财经大学(49167)
- 基金
- 项目(284214)
- 科学(224127)
- 研究(208924)
- 基金(206639)
- 家(178647)
- 国家(177188)
- 科学基金(153348)
- 社会(130669)
- 社会科(123987)
- 社会科学(123955)
- 省(110414)
- 基金项目(108810)
- 自然(100339)
- 自然科(98046)
- 自然科学(98024)
- 教育(97676)
- 自然科学基金(96267)
- 划(92925)
- 资助(87213)
- 编号(86241)
- 成果(69788)
- 部(63414)
- 重点(63389)
- 发(60100)
- 课题(59080)
- 创(58776)
- 教育部(54816)
- 创新(54759)
- 科研(54364)
- 大学(53624)
- 期刊
- 济(184546)
- 经济(184546)
- 研究(129344)
- 中国(77787)
- 管理(62403)
- 财(62279)
- 学报(62234)
- 农(59189)
- 科学(58109)
- 融(54202)
- 金融(54202)
- 大学(48198)
- 教育(46634)
- 学学(45491)
- 农业(39059)
- 技术(38723)
- 财经(32120)
- 业经(30817)
- 经济研究(30258)
- 经(27373)
- 问题(24318)
- 理论(21826)
- 技术经济(20882)
- 统计(20614)
- 图书(19955)
- 实践(19886)
- 践(19886)
- 贸(19811)
- 业(19474)
- 商业(19444)
共检索到6278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华平 干杏娣
本文在构建银行业结构影响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传导效率的古诺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选取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0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2000年至2012年共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运用个体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传导效率。且采用不同的银行业结构衡量指标及对扩展的动态实证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保证了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贷款渠道 传导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以及运用面板GLS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进行了检验,并验证了银行治理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中的作用。结论显示,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对贷款规模影响较小;第一大股东性质和上市特征对贷款规模和货币政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股东与股东大会、高管层以及监事会三方面的治理水平差异是导致不同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银行治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勤
本文基于1998~2014年中国银行业非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银行资产配置的两阶段模型,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以Lerner指数衡量的银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银行贷款渠道中,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发挥主要作用;(2)货币政策对银行贷款规模的作用受银行竞争程度影响,并且银行竞争程度的增加削弱银行贷款渠道的作用,这一效应主要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银行传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慧 马泽昊 郑子龙
本文基于21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特征对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来看,可以通过影响存款准备金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是指资本充足率水平和融资结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弱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效果,尽管资本充足率和银行融资结构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直接影响不显著。(2)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利率对于银行信贷投放影响并不显著,贷款需求的影响作用其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房义来 王立清 杨宝臣 尹辉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所有制结构与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的贷款比率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大。货币政策对公司长期贷款比率有正向影响,其中货币政策对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例影响不显著,而对民营上市公司长期贷款比率影响显著。在我国金融、法制等制度不够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在货币政策调控时,应注重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 所有制结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博文 程子奇
从公司治理角度,董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能影响银行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行为。为验证这一结论,本文选取2003~2010年中国84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和独立性差异影响了银行贷款行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高的银行,其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这种差异并不是由于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和董事会会议等董事会职能行使方式差异造成的,董事会作为银行决策机构对货币政策冲击下银行贷款行为调整的影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董事会 银行贷款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明 王月含 董志勇
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是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稳信贷”、“稳投资”与“稳增长”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2007—2020年131家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能够显著缩短银行贷款期限,其中资产价格下降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规模增加是重要影响渠道,且对规模较小、流动性资产比例较低、非国有型银行的贷款期限缩短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了贷款投放总规模,导致短期贷款对长期贷款的挤出;此外,货币政策的灵活实施部分抵消了经济衰退对信贷短期化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缓解不确定性对信贷短期化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博文 张钰 曹廷求
本文运用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借贷数据,同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进行研究。我们以2001—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与银行借贷数据以及公司和银行特征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特征和银行特征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贷款渠道。结果显示:贷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利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传导。同时,公司规模越大,其贷款规模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水平越高,资本越充足,其贷款规模对货币政策反应越不敏感。此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贷款渠道 资产负债表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来的监管手段应更加市场化,三大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操作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同业业务 货币政策 贷款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菁 梁俊
本文首次运用TVP-SV-VAR模型,分别构建资产和负债风险承担代理变量,以2006年至2014年银行业月度数据为样本,检验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时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存在且非对称,并体现出明显时变性特征和结构性突变: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业风险承担的激励表现在资产选择上而非负债选择上;另一方面,银行业风险承担存在显著时变性特征,并随宏观经济周期呈现结构性突变。这意味着最优货币政策框架的构建应当兼顾金融稳定目标,考虑银行业风险承担渠道非对称特点和时变性特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通过构造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研究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约束的条件下,银行最优信贷决策行为。分析发现,在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背景下,银行间在价格竞争方面表现出"战略互补"特征和由此带来的"模仿效应"。因而,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要求时,银行业传导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是有效的,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贷比要求时,信贷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