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9)
- 2023(15439)
- 2022(12975)
- 2021(12211)
- 2020(10123)
- 2019(23236)
- 2018(23431)
- 2017(46051)
- 2016(25312)
- 2015(28304)
- 2014(28774)
- 2013(28243)
- 2012(26017)
- 2011(23646)
- 2010(23731)
- 2009(21885)
- 2008(21590)
- 2007(19153)
- 2006(17057)
- 2005(15479)
- 学科
- 济(99240)
- 经济(99121)
- 管理(72735)
- 业(70142)
- 企(56868)
- 企业(56868)
- 方法(44104)
- 数学(38341)
- 数学方法(37874)
- 中国(29744)
- 农(29067)
- 财(26601)
- 业经(22864)
- 学(21433)
- 制(21056)
- 贸(19731)
- 贸易(19721)
- 地方(19548)
- 易(19232)
- 农业(18883)
- 银(17954)
- 银行(17913)
- 行(17125)
- 理论(16593)
- 务(16293)
- 财务(16217)
- 财务管理(16186)
- 融(16144)
- 金融(16143)
- 策(15910)
- 机构
- 大学(363076)
- 学院(361779)
- 济(145461)
- 经济(142170)
- 管理(141630)
- 研究(122723)
- 理学(121844)
- 理学院(120495)
- 管理学(118464)
- 管理学院(117796)
- 中国(92843)
- 京(77671)
- 科学(75000)
- 财(70147)
- 所(62112)
- 农(57693)
- 研究所(56263)
- 财经(55638)
- 中心(54909)
- 江(53321)
- 业大(52523)
- 经(50506)
- 北京(49507)
- 范(48140)
- 师范(47713)
- 农业(45173)
- 院(44439)
- 经济学(43508)
- 州(43506)
- 财经大学(41320)
- 基金
- 项目(239667)
- 科学(187866)
- 研究(177014)
- 基金(173152)
- 家(150299)
- 国家(149022)
- 科学基金(127347)
- 社会(110296)
- 社会科(104445)
- 社会科学(104417)
- 省(92655)
- 基金项目(91314)
- 自然(82428)
- 教育(81314)
- 自然科(80464)
- 自然科学(80442)
- 自然科学基金(78994)
- 划(78377)
- 编号(73210)
- 资助(71900)
- 成果(60902)
- 重点(53349)
- 部(53230)
- 发(51028)
- 课题(50529)
- 创(49095)
- 创新(45779)
- 科研(45585)
- 教育部(45563)
- 项目编号(45123)
- 期刊
- 济(161414)
- 经济(161414)
- 研究(111870)
- 中国(66997)
- 学报(56142)
- 农(53169)
- 管理(52530)
- 财(51536)
- 科学(51527)
- 大学(42543)
- 教育(41769)
- 学学(39889)
- 融(37788)
- 金融(37788)
- 农业(36569)
- 技术(30428)
- 财经(27120)
- 业经(27000)
- 经济研究(26140)
- 经(23089)
- 问题(21946)
- 图书(18827)
- 理论(18520)
- 业(18147)
- 贸(17694)
- 技术经济(17135)
- 现代(16910)
- 实践(16906)
- 践(16906)
- 科技(16718)
共检索到537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卜振兴
通过理论推导,论证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并运用TVP-SV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助于减少宏观经济波动,提升货币政策效果;短期来看,透明度对宏观经济波动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但是中长期来看,这种抑制作用会逐渐减弱。为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透明度在政策执行中的效果,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升政策透明度的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亚平
本文着重探讨货币政策透明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说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能够兴起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货币政策的透明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标准的“时间不一致性”理论里面,货币政策是否透明对货币政策的效应是没有影响的,因为在这类理论里面,经济主体能够使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形成与经济系统相一致的、无偏的估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假设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并不完全成立。当考虑到经济主体对经济运行结果和经济运行过程的不完全认知时,货币政策透明性对于促进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通胀预期,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透明度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李仲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追求货币政策的透明化,这一制度选择已成为央行实践的重要现象,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则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为对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在传统VA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PTVP-SV-FAVAR模型:首先,设定概率时变的斜率系数以刻画转轨经济体中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行为的时变性;其次,引入随机波动率以捕捉经济结构冲击波动的时变性;最后,通过扩展因子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包含经济系统的完整信息。实证结果发现:(1)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化在1998-2006年期间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而在2007-2011年期间提高了通货膨胀水平;(2)货币政策透明化增...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透明度 通货膨胀 产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庄 陈思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质疑 储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紫珺 孙森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念斋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本文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决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目前,加强科学决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重要;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取向的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决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判断的决策等内容。
关键词:
科学决策 货币政策 政策时滞 有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凌晖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凌晖货币政策从广义上讲,包括中央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所有关于货币方面的规定和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甚至可进一步包括向政府借款、国债管理乃至政府税收和开支等可能影响货币支出的行为。本文所研究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丽
本文将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分为1998-2002年及2003年至今两个阶段进行了简要回顾,从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分析了1998-2002年和2003年至今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对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回顾 有效性分析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