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9)
2023(4627)
2022(4057)
2021(3945)
2020(3316)
2019(7605)
2018(7730)
2017(16526)
2016(8901)
2015(10186)
2014(10408)
2013(10431)
2012(10096)
2011(9384)
2010(9692)
2009(9459)
2008(9329)
2007(8516)
2006(7870)
2005(7364)
作者
(25064)
(20527)
(20411)
(19847)
(13277)
(9565)
(9539)
(7772)
(7727)
(7683)
(6835)
(6647)
(6603)
(6567)
(6482)
(6408)
(6136)
(6068)
(6055)
(6008)
(5352)
(5030)
(4966)
(4819)
(4811)
(4642)
(4636)
(4611)
(4073)
(3997)
学科
(36403)
经济(36365)
管理(26290)
(24667)
(18728)
企业(18728)
方法(15872)
数学(14601)
数学方法(14443)
中国(12860)
(11805)
(11034)
(10668)
贸易(10661)
(10505)
(10249)
(9143)
银行(9141)
(8835)
(8742)
(7401)
(7371)
金融(7371)
业经(7203)
税收(7093)
(7047)
农业(6882)
及其(6744)
政策(6307)
制度(5937)
机构
学院(132860)
大学(131620)
(61890)
经济(60505)
管理(50766)
研究(44871)
理学(42237)
理学院(41844)
管理学(41345)
管理学院(41082)
中国(38863)
(33328)
(27568)
财经(25125)
(22663)
科学(22570)
(22498)
中心(20663)
(20516)
研究所(19445)
经济学(19255)
财经大学(18461)
北京(18451)
经济学院(17457)
(16676)
(16497)
(16463)
师范(16418)
(15811)
(15083)
基金
项目(72994)
研究(58670)
科学(57444)
基金(52557)
(43385)
国家(42998)
社会(36936)
科学基金(36504)
社会科(35086)
社会科学(35081)
教育(27185)
(27054)
基金项目(26299)
编号(25417)
资助(23450)
(23169)
成果(22719)
自然(21240)
自然科(20679)
自然科学(20673)
自然科学基金(20313)
课题(17772)
(17634)
(16162)
(16150)
重点(15940)
教育部(15530)
项目编号(15464)
人文(15180)
社科(14825)
期刊
(72484)
经济(72484)
研究(48134)
中国(24838)
(23679)
(23146)
金融(23146)
管理(19661)
(15352)
教育(14238)
科学(13403)
学报(12815)
财经(12594)
经济研究(12544)
业经(12176)
技术(11068)
(10802)
(10714)
大学(10613)
问题(10157)
农业(10152)
学学(9818)
国际(9697)
理论(8485)
实践(7619)
(7619)
商业(7185)
现代(6720)
技术经济(6710)
统计(6546)
共检索到21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云喜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是存在边界的,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有效,但也并非不能拓展新的领域。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传统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失效区域的讨论,找到货币政策的理论边界。其次,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是否达到边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操作误区。最后,借鉴各国拓展政策边界的做法来做好政策储备,结合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提出拓展我国货币政策边界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云喜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是存在边界的,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有效,但也并非不能拓展新的领域。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梳理传统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失效区域的讨论,找到货币政策的理论边界。其次,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是否达到边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和操作误区。最后,借鉴各国拓展政策边界的做法来做好政策储备,结合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提出拓展我国货币政策边界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克强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增长与房价上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为因果关系,货币供给对上证综指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因此,货币政策应对房市泡沫必须采取事前应对策略,而对股市泡沫可以采取事后应对策略。针对房价泡沫,货币政策应采取及时紧缩货币措施进行干预,甚至可以采用刺破泡沫的极端手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运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政策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方式正在逐步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方式转化,而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货币政策常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形成货币政策的调控信号失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东  
货币政策是一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两年来我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随着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通胀预期日趋明显。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我国当前实施合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明智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晨铖  李文军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9世纪初银行学派的追随者与通货学派之间关于银行法之争,掀开了"规则与相机选择之争"的序幕,也开始了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西蒙分别提出了货币当局应按照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作为货币主义的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雅玲  
本文作者最近关于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的建议引起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调整,可见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基础脆弱,短期炒作氛围大于实际基础和信心支持,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和炒作性。尤其是在当前海外NDF人民币市场直接影响国内人民币中间价格的波动中,我国人民币汇率短期升值与中长期贬值的风险是非常值得认真防范和仔细论证乃至高度关注的。本文在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要综合、全面、长远、防范以及预见性的规划、设计我们自己的货币战略与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超  聂丽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颖星  崔新凯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执行现状,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总结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货币数量调控的弊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缺陷三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并从兼顾货币价格调控,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体制改革并构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三方面提出后金融危机下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超  聂丽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实施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就业压力趋缓;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外汇占款下降;货币供给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联系显著弱化。传统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过程中表现捉襟见肘,而持续的工具创新为新常态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应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强化政策利率变动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以货币精准投放替代全面宽松;善用"窗口指导",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实施透明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雪梅  
近两年来,“热钱”通过贸易、QFII制度、香港市场和地下钱庄、走私等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构成了很大冲击,亦对我国当前正在运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很大冲击。我国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卓鹏   宋文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南成  
按照经济学的描述 ,货币供应可以有几种理解 :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二是决定货币供应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货币的供给 ,进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又是怎样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 ;其次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数量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讨论了货币供应量与实质经济在变动过程中的影响关系 ,并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