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2)
2023(13522)
2022(12002)
2021(11480)
2020(9653)
2019(22333)
2018(22488)
2017(44422)
2016(24286)
2015(27116)
2014(27510)
2013(27235)
2012(25292)
2011(22989)
2010(23030)
2009(21220)
2008(21126)
2007(18706)
2006(16511)
2005(14802)
作者
(70358)
(58090)
(57614)
(55181)
(37087)
(27762)
(26440)
(22583)
(21995)
(21114)
(19662)
(19542)
(18454)
(18378)
(18075)
(17903)
(17474)
(17245)
(16835)
(16679)
(14420)
(14405)
(14034)
(13217)
(13070)
(13034)
(12992)
(12971)
(11711)
(11453)
学科
(95446)
经济(95339)
管理(73493)
(68901)
(57153)
企业(57153)
方法(43731)
数学(38293)
数学方法(37812)
(27888)
中国(26034)
(25585)
(20366)
业经(20081)
(19866)
(18803)
贸易(18793)
(18339)
(18081)
财务(18012)
财务管理(17975)
地方(17327)
(17200)
银行(17161)
企业财务(17077)
农业(16506)
(16335)
理论(15519)
(15263)
金融(15262)
机构
大学(346515)
学院(345266)
(138402)
管理(137243)
经济(135231)
理学(118035)
理学院(116757)
研究(115237)
管理学(114828)
管理学院(114199)
中国(88450)
(73996)
科学(70019)
(68559)
(58357)
财经(54128)
(53652)
研究所(52685)
中心(52343)
(50362)
业大(49930)
(49134)
北京(47315)
(44587)
师范(44189)
农业(42163)
(41590)
(41378)
经济学(41161)
财经大学(40331)
基金
项目(227857)
科学(178618)
研究(167794)
基金(165082)
(143072)
国家(141872)
科学基金(121416)
社会(103962)
社会科(98486)
社会科学(98462)
(87978)
基金项目(87466)
自然(79633)
自然科(77722)
自然科学(77703)
教育(77202)
自然科学基金(76296)
(74528)
资助(69425)
编号(69273)
成果(57598)
(51074)
重点(50527)
(47774)
课题(47426)
(46738)
教育部(43729)
科研(43637)
创新(43557)
项目编号(43089)
期刊
(152416)
经济(152416)
研究(106452)
中国(62534)
学报(52639)
(51982)
管理(50599)
(48309)
科学(48290)
大学(39849)
学学(37516)
教育(37489)
(36976)
金融(36976)
农业(33453)
技术(28670)
财经(26344)
业经(24972)
经济研究(24711)
(22366)
问题(20250)
理论(18574)
图书(17265)
实践(17027)
(17027)
(16640)
(16456)
技术经济(16389)
现代(15946)
科技(15633)
共检索到511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艳丽  
本文从趋势水平和波动水平两个视角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差别化信贷政策和货币供应量可以在长期趋势水平上调控房价,但利率不能有效调控房价。在房价短期波动调控中,必须将总量调控、供给和需求结构调控全面结合起来,否则货币政策无法有效调控房价。据此,笔者提出区别考虑货币政策各工具调控效果,统筹调控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等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巧明  
货币政策只能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范围内才有效,超过了时限和幅度运用货币政策,不仅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而且会使经济运行遭受沉重的打击。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的教训,而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过高等也受我国汇率调整过于滞后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内运用货币政策思路,以尽可能减少震荡的方式,促使被扭曲的经济变量向均衡位置回归,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娜  李政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和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主要源于其自身惯性的推动;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方面,货币供应量和金融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比较明显,而实际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则十分有限。进而得出,在我国以数量机制为主导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较之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调控体系更为有效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执行和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美  曾昭志  
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可以分为理论有效和实施有效。从利率传导和货币供给量传导进行理论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利率传导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必须满足一定的边界条件;由于基础货币和派生货币的可控性问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制约了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有效性。进一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数量型的信贷工具是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原因,而价格型的利率工具对房地产调控的有效性很低,利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正向影响。提高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关键是改变利率传导的边界条件,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过快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冰  苏治  
本文在区分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不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得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控当前中国房价时更加有效。根据传导机制的逻辑推演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调控房价的重点在于从严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应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扩大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渠道,并尽快建成多元化的住宅保障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华勇  陈思嘉  田驰  
本文以房价的合理走势为调控目标,基于PVAR2模型对我国复合实施的主要调控手段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横向分解和纵向分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调控政策仅对高房价城市有显著影响;并非所有调控政策都能发挥理论上的政策效应;不同类型的城市适合实施不同的房价调控政策。据此,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实施的房价调控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尹相颐  
基于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LT-TVP-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和汇率的调控效果和时变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房价和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的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更为显著,因而在目前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优于房价。另外,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依赖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相应搭配利率政策调控房价和汇率,但近年来央行愈加谨慎采取粗放式货币政策工具,更多地采用结构化政策工具发放货币,来对我国房价和汇率进行针对性调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尹相颐  
基于2005年7月至2017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LT-TVP-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和汇率的调控效果和时变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房价和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低迷,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的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更为显著,因而在目前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优于房价。另外,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依赖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并相应搭配利率政策调控房价和汇率,但近年来央行愈加谨慎采取粗放式货币政策工具,更多地采用结构化政策工具发放货币,来对我国房价和汇率进行针对性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张伟宁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宏观数据,通过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比较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传导渠道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有较强滞后性,通过货币渠道进行物价的调控更为有效;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共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相比较而言,货币渠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