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3)
- 2023(7943)
- 2022(7104)
- 2021(6762)
- 2020(5880)
- 2019(13864)
- 2018(13938)
- 2017(28829)
- 2016(15860)
- 2015(18191)
- 2014(18594)
- 2013(18640)
- 2012(17913)
- 2011(16490)
- 2010(16797)
- 2009(16188)
- 2008(16303)
- 2007(14992)
- 2006(13260)
- 2005(12143)
- 学科
- 济(67377)
- 经济(67312)
- 管理(44040)
- 业(43102)
- 企(32981)
- 企业(32981)
- 方法(32391)
- 数学(29425)
- 数学方法(29141)
- 农(20583)
- 中国(19292)
- 财(18651)
- 贸(16192)
- 贸易(16185)
- 易(15813)
- 制(15136)
- 银(13061)
- 银行(13039)
- 农业(12820)
- 业经(12766)
- 行(12495)
- 地方(12480)
- 学(12347)
- 融(11471)
- 金融(11469)
- 策(11250)
- 务(10543)
- 财务(10517)
- 财务管理(10486)
- 企业财务(9846)
- 机构
- 学院(236856)
- 大学(236677)
- 济(103642)
- 经济(101388)
- 管理(89796)
- 研究(80505)
- 理学(75938)
- 理学院(75138)
- 管理学(73997)
- 管理学院(73540)
- 中国(64406)
- 财(51338)
- 京(49648)
- 科学(46606)
- 所(41842)
- 财经(39786)
- 农(38967)
- 中心(37471)
- 研究所(37335)
- 江(36602)
- 经(35841)
- 业大(32595)
- 经济学(32288)
- 北京(32076)
- 农业(30831)
- 范(30462)
- 师范(30219)
- 经济学院(29380)
- 州(29295)
- 财经大学(29164)
- 基金
- 项目(142709)
- 科学(111105)
- 研究(107466)
- 基金(102128)
- 家(87157)
- 国家(86420)
- 科学基金(72778)
- 社会(66631)
- 社会科(63134)
- 社会科学(63113)
- 省(55257)
- 基金项目(53175)
- 教育(50000)
- 划(47001)
- 编号(45763)
- 自然(45424)
- 自然科(44255)
- 自然科学(44239)
- 资助(43945)
- 自然科学基金(43450)
- 成果(39097)
- 部(33105)
- 重点(32076)
- 课题(31491)
- 发(31396)
- 创(28862)
- 教育部(28365)
- 性(28216)
- 人文(27551)
- 科研(27385)
- 期刊
- 济(116327)
- 经济(116327)
- 研究(75027)
- 中国(43315)
- 财(38747)
- 农(35368)
- 学报(32516)
- 管理(31366)
- 科学(30216)
- 融(29925)
- 金融(29925)
- 大学(24492)
- 教育(23957)
- 农业(23383)
- 学学(22938)
- 技术(19952)
- 财经(19861)
- 经济研究(19360)
- 业经(19314)
- 经(17017)
- 问题(16316)
- 贸(15201)
- 理论(13329)
- 国际(12947)
- 技术经济(12404)
- 统计(12159)
- 商业(12099)
- 实践(11998)
- 践(11998)
- 业(11839)
共检索到36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玲 李颖
一、货币政策的简要回顾1983年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从1984年开始执行货币政策,自此以后,中央银行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到目前为止,货币政策的执行一直处于痉挛状态。1984年是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第一年,货币净投放80亿元,总的投放了262.33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83年增长49.5%,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控制措施不力,信贷规模极度扩张。针对此,1985年中央银行采取了存贷差额和贷款规模的双重控制措施,并提出要同时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新 梁珂
1999年 6月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以后 ,随着GDP下降趋势日益明显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及其原因 ,并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无效性 货币供应量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文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都加快了其内部之间的货币联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时至今日,欧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单一货币联盟,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关美元化的发展也正在紧锣密鼓。在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小勤 雷辉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诗萌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不同经济阶段实行了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复苏和稳定了经济增长。但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节和中介目标的传递,以及使最终目标朝中央银行合意的目标区间移动的有效性程度,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较低。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效应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凤芹 谢适汀
本文运用希克斯-汉森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采用实证计量分析手段,对我国改革 开放以来的MPC、MPS及居民实物储蓄、货币储蓄和金融储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纳入希克斯 -汉森模型,作出IS曲线陡峭, LM曲线平缓的现实模拟模型,由此分析得出我国近几年来货 币政策尤其是自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效果微弱的结论 。笔者列举了货币政策微弱的原因:没有 一个足以发挥政策的场地,资本市场非市场化,各行为人不能平等进入资本市场,从而导致利 率扭曲和贷款不真实,及S不能及时转化为I,造成严重的投资需求不足。解决的办法是:短 期内,加大投资,将S转化为Ⅰ,它将比刺激消费更有效。长期内,将资本推向市场,使货币 政策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国松
本文运用信用可得性理论对我国近两年来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近期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信用供给量 ,使企业与居民的信用可得性和流动性水平得以提高 ,从而增加了其投资与消费支出 ,拉动了经济增长 ,实现了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故近期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关键词:
信用可得性 流动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文也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其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首先必须排除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错误做法;其次必须用合理的物价稳定监控指标去衡量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再者必须理性地分析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的内外部因素。只有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弱效应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学峰 刘传哲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递到投资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传递到投资上,通过利率途径传递到投资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十分明显,通过股票价格途径传递到投资仍存在严重阻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陈飞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淑红
我国自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和M2(广义货币)取代信贷规模指标,同时成为我国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探究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是否可以替代M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研究和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三条重要性质,即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和M2在这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社会融资总量还不能完全取代M2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未来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极有可能取代M 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性质 对比与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黄迈 周铭山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1985—2007年我国(及主要区域)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从新的视角论证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显著存在性。此外,还从供给视角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做了新的解释。研究表明,经济开放度、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政府行为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