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6)
- 2023(5167)
- 2022(4650)
- 2021(4464)
- 2020(3702)
- 2019(8548)
- 2018(8733)
- 2017(18475)
- 2016(9914)
- 2015(11285)
- 2014(11441)
- 2013(11341)
- 2012(10963)
- 2011(10202)
- 2010(10384)
- 2009(10200)
- 2008(10025)
- 2007(9163)
- 2006(8556)
- 2005(7989)
- 学科
- 济(40102)
- 经济(40062)
- 管理(32137)
- 业(27942)
- 企(21769)
- 企业(21769)
- 方法(17555)
- 数学(15980)
- 数学方法(15811)
- 中国(13402)
- 农(12621)
- 财(12480)
- 环境(11258)
- 贸(10985)
- 贸易(10978)
- 易(10819)
- 制(10657)
- 银(9301)
- 银行(9299)
- 策(9231)
- 行(9000)
- 业经(7720)
- 划(7671)
- 融(7670)
- 金融(7670)
- 税(7655)
- 农业(7331)
- 税收(7327)
- 收(7279)
- 及其(7138)
- 机构
- 学院(148312)
- 大学(147018)
- 济(68041)
- 经济(66559)
- 管理(57079)
- 研究(49575)
- 理学(47900)
- 理学院(47449)
- 管理学(46857)
- 管理学院(46573)
- 中国(42131)
- 财(35763)
- 京(30746)
- 财经(27276)
- 科学(26053)
- 所(24826)
- 经(24574)
- 中心(22884)
- 江(22650)
- 研究所(21717)
- 经济学(21207)
- 北京(20329)
- 财经大学(20016)
- 经济学院(19242)
- 农(18693)
- 范(18554)
- 州(18458)
- 师范(18448)
- 院(17618)
- 业大(16555)
- 基金
- 项目(84958)
- 科学(67045)
- 研究(66826)
- 基金(61586)
- 家(51303)
- 国家(50875)
- 科学基金(43494)
- 社会(42688)
- 社会科(40551)
- 社会科学(40543)
- 省(31885)
- 基金项目(31385)
- 教育(30539)
- 编号(28267)
- 划(27119)
- 资助(27001)
- 自然(25916)
- 自然科(25186)
- 自然科学(25178)
- 自然科学基金(24718)
- 成果(24666)
- 部(20201)
- 课题(19626)
- 发(18737)
- 重点(18698)
- 性(17820)
- 教育部(17655)
- 人文(17377)
- 项目编号(17194)
- 国家社会(17186)
共检索到235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建军
国民经济是一个繁杂的大系统,货币、银行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无不受到其它子系统和整个大系统的影响。因此,要真正把握货币政策,就必须研究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环境。我认为,货币政策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存在如下缺陷。 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是货币政策形成、运作以至发挥作用的土壤和基础。货币和银行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的。货币和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是否承认商品经济(其发达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杜荣耀
所有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国家,其货币供给基本保持封闭式循环,这样社会货币供应量会基本保持不变,央行可以有效独立地实施宏观调控。而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开放式的,虽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此以往,央行将丧失调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方式应从开放式循环向封闭式循环转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开放式循环 封闭式循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崇明
本文首先分析入世后我国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将会发生的变化 ,然后从六个方面探讨这些变化将给货币政策实施带来的难题及中央银行的相应对策。这六个难题是 :经济泡沫化加速 ;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增强 ;货币当局面临的扩大就业的压力增加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保卫者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冲突 ;外资银行进入和金融创新将削弱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能力 ;货币传导机制复杂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伟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货币化程度显著提高,金融运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作用明显加强,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政策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方式正在逐步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方式转化,而新的货币政策措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于是,货币政策常常不能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形成货币政策的调控信号失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货币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运用好宏观货币政策.要使宏观货币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货币政策本身运行的出发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因此它是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理论界历来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单一目标论”.即货币政策目标仅是稳定通货.这种观点认为只有稳定通货才是中央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东
货币政策是一国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两年来我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随着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通胀预期日趋明显。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是我国当前实施合理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行的明智手段。
关键词:
中国 货币政策 调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晨铖 李文军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物价水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9世纪初银行学派的追随者与通货学派之间关于银行法之争,掀开了"规则与相机选择之争"的序幕,也开始了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西蒙分别提出了货币当局应按照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作为货币主义的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时文朝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是中国人民银行最终实现其政策意图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传导模式和经济变量传导模式两方面,分析了在经济转型的特殊环境中,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以及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数量型经济变量和价格型经济变量,在经济金融改革实践中存在的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种种问题。为了加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环境建设,文章提出了增强央行独立性、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微观主体 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延
宏观调控理论是政府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总产量GDP的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凯恩斯革命,经过了70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的变化,对我们当前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保证中国经济能够快速、稳定、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红永 张林寿 吴淑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卓鹏 宋文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南成
按照经济学的描述 ,货币供应可以有几种理解 :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二是决定货币供应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货币的供给 ,进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又是怎样反映货币政策意图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状况进行了基本描述 ;其次运用时间数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变动的数量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讨论了货币供应量与实质经济在变动过程中的影响关系 ,并以此得到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供应 实质经济 数字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仔在的现象,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广平 石凤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