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3)
2023(9763)
2022(8550)
2021(8008)
2020(6899)
2019(16008)
2018(15937)
2017(32338)
2016(17531)
2015(19963)
2014(20320)
2013(20328)
2012(19445)
2011(17850)
2010(18070)
2009(17349)
2008(17427)
2007(15866)
2006(13950)
2005(12805)
作者
(51534)
(43126)
(43051)
(41484)
(27426)
(20459)
(19921)
(16684)
(16081)
(15505)
(14462)
(14212)
(13702)
(13625)
(13543)
(13539)
(13237)
(12662)
(12600)
(12522)
(10848)
(10715)
(10501)
(9956)
(9764)
(9738)
(9628)
(9604)
(8611)
(8584)
学科
(76402)
经济(76321)
管理(50543)
(49162)
(37570)
企业(37570)
方法(36952)
数学(33549)
数学方法(33233)
(22881)
中国(21657)
(21041)
(18270)
贸易(18263)
(17795)
(16303)
业经(14840)
农业(14584)
(14489)
银行(14466)
(13889)
地方(13715)
(13472)
(13069)
金融(13067)
(11775)
(11732)
财务(11705)
财务管理(11674)
企业财务(11005)
机构
学院(263789)
大学(263370)
(117442)
经济(115078)
管理(101511)
研究(88482)
理学(86704)
理学院(85815)
管理学(84485)
管理学院(83985)
中国(70540)
(57411)
(54386)
科学(50898)
(45499)
财经(45062)
(42375)
中心(41059)
(40761)
研究所(40714)
(39600)
经济学(36942)
业大(36004)
北京(34929)
经济学院(33681)
农业(33533)
(33306)
财经大学(33252)
师范(33038)
(31737)
基金
项目(163379)
科学(128513)
研究(121362)
基金(119031)
(101934)
国家(101071)
科学基金(86197)
社会(77528)
社会科(73624)
社会科学(73604)
(62696)
基金项目(62013)
教育(56262)
自然(54237)
(53224)
自然科(52945)
自然科学(52926)
自然科学基金(51996)
资助(50608)
编号(50387)
成果(41821)
(37968)
重点(36490)
(35368)
课题(34386)
(33339)
教育部(32796)
人文(31934)
国家社会(31624)
科研(31407)
期刊
(130432)
经济(130432)
研究(82676)
中国(46701)
(42747)
(38043)
学报(36242)
管理(35821)
科学(33899)
(32132)
金融(32132)
大学(27502)
学学(25854)
农业(25266)
教育(24345)
经济研究(22530)
财经(22353)
业经(21966)
技术(21558)
(19167)
问题(17731)
(16552)
商业(14546)
理论(14335)
统计(14280)
国际(13960)
技术经济(13783)
(12938)
实践(12837)
(12837)
共检索到397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楚尔鸣  
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系统中消费传导渠道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 策传导的弱有效性。分析证明,我国货币政策消费传导的第一阶段的有效性是微弱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几乎不发 挥作用,在经过第二阶段弱有效的乘数效应后,将使全过程的传导呈现出弱弱有效的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到产出的传导机理,建立了中国省际货币政策传导的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变量,中国货币供给量M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季节虚拟变量等为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空间变量的设置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区划为基础,并考虑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影响的特殊性,设置了空间权重指示指标矩阵。并按八大经济区域分别估计省际方程,共得到31个方程和398个系数。通过显著性分析,研究了省际货币传导效应、空间效应和个体效应。最后归纳出三点结论,提出了在货币政策创新中可能要关注"点灌"的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亦  侯宇  
本文运用Excel和Eviews5.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以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上证综合指数为因变量,通过对货币政策实施六个月后的时点进行分析,尝试准确度量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程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挽虹  
本文基于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分别以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有效性及影响时滞,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内生变量受到的信息冲击进行动态分析。分析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时滞较利率工具短。央行除了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加强利率调控的传导效果,也要灵活、前瞻性地调整货币供应量,防止经济过度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挽虹  
本文基于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分别以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有效性及影响时滞,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内生变量受到的信息冲击进行动态分析。分析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时滞较利率工具短。央行除了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加强利率调控的传导效果,也要灵活、前瞻性地调整货币供应量,防止经济过度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飞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预期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本文构建我国结构因子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Factor-Augmented VAR,SFAVAR),尝试探讨情绪因子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模型包含133个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样本期间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证结果显示,市场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在考虑情绪因子的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因子及货币因子具有抑制效果,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受利率上升冲击呈升值趋势。此外,当模型加入情绪因子时,短期内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因子所造成的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森  张京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包括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重要影响,它既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回暖;同时,随着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资产价格泡沫滋生,又为今后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这些也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警惕,并在2010年底将今后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样有利于在国际大环境仍然复杂的情况下,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管理通胀预期、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使金融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玲  刘长滨  
利用1995.1~2004.2的季度数据,对货币政策的两个主要传导途径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与建筑业产出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M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与建筑业产出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内,货币供应量M2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对建筑业产出的Granger影响都不明显。对建筑业的货币传导效果,信用渠道相对比货币渠道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治亭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苑治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货币化、信用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这一切,必须有适合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有效的传导、调控机制作保障,否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蛮  刘勇  
为刺激自 1 996年以来就一直低迷的经济 ,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银行体系的传导渠道出现梗阻 ,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性也没有为决策者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现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不畅通的深层原因 ,并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渠道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肖原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证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对票据市场的影响较小,票据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反馈微弱,并就进一步发挥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货币政策在票据市场上的传导机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政策都在票据市场上实施。再贴现与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封思贤  
基于Bailliu和Fujii(2004)提出的分析框架和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传导效率不高;长期传导效率高于短期传导效率;短期传导效率的发挥不依赖于汇率,而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等非汇率因素对价格的作用程度。本文建议,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建设步伐、强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监管、不断优化国内货币供给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组合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重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