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0)
- 2023(11120)
- 2022(9711)
- 2021(9014)
- 2020(7838)
- 2019(18139)
- 2018(18055)
- 2017(36992)
- 2016(20139)
- 2015(22902)
- 2014(23112)
- 2013(23087)
- 2012(22111)
- 2011(20217)
- 2010(20452)
- 2009(19330)
- 2008(19577)
- 2007(17731)
- 2006(15466)
- 2005(14179)
- 学科
- 济(87153)
- 经济(87062)
- 管理(58750)
- 业(58570)
- 企(46239)
- 企业(46239)
- 方法(44177)
- 数学(40172)
- 数学方法(39801)
- 财(25398)
- 农(24424)
- 中国(23611)
- 贸(19344)
- 贸易(19337)
- 易(18859)
- 制(18855)
- 业经(16612)
- 银(16320)
- 银行(16294)
- 学(16204)
- 农业(15592)
- 行(15548)
- 务(15546)
- 财务(15516)
- 财务管理(15474)
- 地方(15466)
- 融(15082)
- 金融(15080)
- 企业财务(14745)
- 策(13254)
- 机构
- 大学(300148)
- 学院(299180)
- 济(130392)
- 经济(127703)
- 管理(115262)
- 研究(100243)
- 理学(98773)
- 理学院(97734)
- 管理学(96280)
- 管理学院(95698)
- 中国(78721)
- 财(64348)
- 京(62023)
- 科学(58260)
- 所(51345)
- 财经(50784)
- 农(49309)
- 中心(46705)
- 经(46073)
- 研究所(46027)
- 江(45071)
- 业大(42073)
- 经济学(41234)
- 北京(39383)
- 农业(39007)
- 财经大学(37711)
- 经济学院(37584)
- 范(37496)
- 师范(37147)
- 州(36020)
- 基金
- 项目(188964)
- 科学(148988)
- 研究(138692)
- 基金(138578)
- 家(119618)
- 国家(118649)
- 科学基金(101216)
- 社会(88567)
- 社会科(84139)
- 社会科学(84116)
- 省(72451)
- 基金项目(72200)
- 教育(64972)
- 自然(64684)
- 自然科(63170)
- 自然科学(63150)
- 自然科学基金(62088)
- 划(61617)
- 资助(59268)
- 编号(56391)
- 成果(47329)
- 部(44091)
- 重点(42536)
- 发(40470)
- 课题(38993)
- 创(38649)
- 教育部(38083)
- 性(37105)
- 人文(36825)
- 科研(36600)
- 期刊
- 济(140538)
- 经济(140538)
- 研究(91440)
- 中国(53598)
- 财(49288)
- 学报(44051)
- 农(43945)
- 管理(40705)
- 科学(40270)
- 融(36077)
- 金融(36077)
- 大学(33400)
- 学学(31553)
- 农业(29124)
- 教育(28580)
- 财经(26005)
- 技术(24357)
- 经济研究(23817)
- 业经(22710)
- 经(22231)
- 问题(19427)
- 贸(18209)
- 理论(15623)
- 统计(15575)
- 技术经济(15382)
- 国际(15046)
- 业(14988)
- 商业(14618)
- 实践(13957)
- 践(13957)
共检索到44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反应的分析思路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 ,施加识别条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 ,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 ,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 ,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 40个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建军 李晶
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的执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的有效 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我国利率传导不具显著有效性的原因,并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传导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继军 李晓宁
2009年以来,面对持续走高的物价,央行采取了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通过建立CPI、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对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的结论。认为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多样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同时要加快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道强 王燕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道强 王燕
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采集2004—2015年的货币、信贷、消费、物价和产出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渠道是顺畅的,信贷和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性关系,但不明显,说明传导过程中存在一定梗塞,货币政策的传导已不再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今后可以从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发展消费贷款等方面,提高信贷传导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有效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中东
从我国货币政策的数量与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时滞三个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调控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密切关注货币数量特别是M2的变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时滞等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以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理论有效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