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2)
- 2023(8533)
- 2022(7577)
- 2021(7156)
- 2020(6156)
- 2019(14355)
- 2018(14413)
- 2017(29706)
- 2016(16367)
- 2015(18757)
- 2014(19146)
- 2013(19214)
- 2012(18478)
- 2011(16946)
- 2010(17249)
- 2009(16534)
- 2008(16730)
- 2007(15358)
- 2006(13581)
- 2005(12435)
- 学科
- 济(69437)
- 经济(69368)
- 管理(46414)
- 业(44951)
- 企(34756)
- 企业(34756)
- 方法(33218)
- 数学(30141)
- 数学方法(29823)
- 农(21142)
- 中国(19951)
- 财(19428)
- 贸(16498)
- 贸易(16491)
- 易(16115)
- 制(15681)
- 银(13374)
- 银行(13352)
- 业经(13323)
- 农业(13172)
- 地方(12850)
- 学(12848)
- 行(12789)
- 融(11835)
- 金融(11833)
- 策(11623)
- 务(11081)
- 财务(11053)
- 财务管理(11019)
- 企业财务(10359)
- 机构
- 学院(244824)
- 大学(244735)
- 济(106833)
- 经济(104508)
- 管理(93019)
- 研究(83417)
- 理学(78720)
- 理学院(77893)
- 管理学(76701)
- 管理学院(76233)
- 中国(66543)
- 财(52961)
- 京(51365)
- 科学(48403)
- 所(43292)
- 财经(41104)
- 农(40635)
- 中心(38762)
- 研究所(38648)
- 江(37788)
- 经(37034)
- 业大(34028)
- 经济学(33262)
- 北京(33041)
- 农业(32176)
- 范(31173)
- 师范(30908)
- 经济学院(30242)
- 州(30174)
- 财经大学(30139)
- 基金
- 项目(148584)
- 科学(115814)
- 研究(111383)
- 基金(106583)
- 家(91340)
- 国家(90577)
- 科学基金(76353)
- 社会(69214)
- 社会科(65631)
- 社会科学(65610)
- 省(57433)
- 基金项目(55317)
- 教育(51744)
- 划(48863)
- 自然(47850)
- 编号(47153)
- 自然科(46639)
- 自然科学(46622)
- 自然科学基金(45800)
- 资助(45753)
- 成果(40307)
- 部(34335)
- 重点(33444)
- 发(32699)
- 课题(32518)
- 创(30115)
- 教育部(29406)
- 性(29222)
- 人文(28503)
- 科研(28494)
- 期刊
- 济(119668)
- 经济(119668)
- 研究(77287)
- 中国(45149)
- 财(40081)
- 农(36896)
- 学报(34191)
- 管理(32916)
- 科学(31685)
- 融(30666)
- 金融(30666)
- 大学(25779)
- 教育(24697)
- 农业(24374)
- 学学(24183)
- 技术(20720)
- 财经(20514)
- 经济研究(19888)
- 业经(19806)
- 经(17575)
- 问题(16707)
- 贸(15535)
- 理论(13689)
- 国际(13290)
- 技术经济(12827)
- 统计(12617)
- 商业(12387)
- 业(12371)
- 实践(12306)
- 践(12306)
共检索到37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洋
根据九七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社会各界要求中央银行“采取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因此有专家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多目标约束。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汪洋博士(在读)为本刊撰文着重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涵以及稳定币值、稳定物价与稳定货币的重大差异,指出我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外部均衡的目标约束下,实际演变成人民币汇率稳定优先于国内物价稳定的政策选择。文章分析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人民币物价稳定的冲突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在目前外需不足的情况下的政策取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孟亮 李海艳 贺方
对于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当如何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单目标、双目标、多目标的争论。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以后,多数学者已经接受了将币值稳定固定为单一目标或双重目标、首要目标的观点,但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自20世纪9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家和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由来已久,国内某些学者认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一个多目标的互为矛盾的体系,使用它只能引起央行调控经济的效率下降。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之后,笔者提出应该准确地理解美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提出应该按照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来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演变 定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本文通过尝试不同效用函数下的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内一些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建议。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短期内宜使产出缺口目标的权重大于通胀目标的权重。为缩小产出缺口,我国货币政策当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在保持货币信贷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加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使实体经济部门对货币信贷的需求增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出缺口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金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科学合理地界定“币值稳定”的内涵 ,不仅是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需要 ,而且直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应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币值稳定” ,(1 )合理的“量度” ,该“量度”应是一个目标区 ,高于该值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该值的通货紧缩都是币值不稳定的表现 ;(2 )可行的指标体系 ,包括检讨指标和预警指标 ,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点关注和参考预警指标 ,以克服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关键词:
币值稳定 内涵 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黄波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汤大杰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选择陈浪南,汤大杰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中介目标是实现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具弹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淑红
我国自2011年金融宏观调控以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和M2(广义货币)取代信贷规模指标,同时成为我国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探究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是否可以替代M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理论研究和政策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三条重要性质,即相关性、可控性和可测性以及社会融资总量和M2在这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社会融资总量还不能完全取代M2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未来我国社会融资总量极有可能取代M 2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性质 对比与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正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高 杨林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根据中介指标的可控性、相关性和可测性来判定。根据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指标仍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础货币投放仍应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应理顺银企之间的产权关系,拓宽货币传导渠道,改变社会公众的预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洪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国家相继把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和以色列。在德国和瑞士长期受到很高评价的货币政策中,通货膨胀目标是重要要素之一。在美国,通货膨胀目标也受到一些具有影响的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江春 王青林 苏志伟
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深层根源在于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因此,解决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本对策是:在制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从而真正扩大中国的内需并形成由市场主体自担汇率风险的市场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就可以通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来彻底解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冲突 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