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5)
2023(7126)
2022(6309)
2021(5969)
2020(5266)
2019(12167)
2018(12199)
2017(25041)
2016(13721)
2015(15427)
2014(15715)
2013(15563)
2012(14529)
2011(13152)
2010(13588)
2009(13055)
2008(13023)
2007(11673)
2006(10469)
2005(9516)
作者
(38336)
(31710)
(31555)
(30198)
(20366)
(14898)
(14626)
(12167)
(11910)
(11567)
(10529)
(10414)
(10228)
(10087)
(9847)
(9745)
(9390)
(9306)
(9260)
(9165)
(7962)
(7880)
(7781)
(7266)
(7239)
(7161)
(7112)
(7032)
(6318)
(6146)
学科
(58603)
经济(58555)
管理(46218)
(43147)
(36765)
企业(36765)
方法(30477)
数学(28215)
数学方法(27755)
(18859)
中国(15959)
(14658)
(13930)
(12511)
贸易(12501)
(12269)
(12038)
财务(12007)
(11989)
财务管理(11982)
(11633)
银行(11630)
企业财务(11319)
业经(11016)
(10981)
(9495)
金融(9495)
农业(8839)
技术(8651)
(8593)
机构
学院(197580)
大学(196442)
(87086)
经济(85262)
管理(80435)
理学(68939)
理学院(68320)
管理学(67075)
管理学院(66715)
研究(62324)
中国(52400)
(45354)
(40607)
财经(34710)
科学(34189)
(31330)
(31098)
中心(29330)
(29309)
研究所(27405)
经济学(26223)
北京(26217)
(26168)
财经大学(25714)
业大(24827)
(23865)
经济学院(23703)
(23082)
师范(22901)
(22094)
基金
项目(120737)
科学(96398)
研究(90195)
基金(88926)
(75234)
国家(74644)
科学基金(65179)
社会(57784)
社会科(55051)
社会科学(55041)
(46706)
基金项目(45638)
教育(42819)
自然(41733)
自然科(40814)
自然科学(40808)
自然科学基金(40071)
资助(39346)
(39170)
编号(37078)
成果(31259)
(28238)
重点(26729)
课题(25753)
(25102)
(25081)
教育部(24834)
人文(24238)
创新(23363)
(23186)
期刊
(94836)
经济(94836)
研究(62981)
中国(35504)
(35084)
管理(31096)
(26719)
金融(26719)
(22916)
学报(22885)
科学(22792)
教育(18474)
大学(18310)
技术(18024)
学学(17241)
财经(16920)
经济研究(16550)
农业(15468)
业经(15378)
(14400)
统计(13155)
问题(12895)
(12033)
(11926)
技术经济(10968)
决策(10882)
理论(10856)
国际(10549)
实践(9754)
(9754)
共检索到30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志九  
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对象的数量型调控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数量型调控具有多方面的不足,其有效性受到质疑,且面临结构性问题的掣肘,开放环境下其独立性容易受到干扰。与之相反,以利率走廊为代表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和理论基础,宜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未来调控的主要方式。从近年来的现实来看,现阶段我国已具备逐渐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为了创造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良好环境,下一步需要扎实推进利率市场化定价等相关基础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文娟  
本文针对我国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型CPI上涨,应用计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效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出有用的结论,从而进一步对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以及改进方面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将企业产权的异质性所造成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纳入到货币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信贷供给"二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如何根据经济冲击的类型、宏观调控需求,选择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搭配和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影响因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异;价格工具是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较好工具;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合理搭配是应对需求拉动型通胀时较好的选择;而当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时,价格工具能够很好地促进产出增长,但当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出现时,需要数量工具相应的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工资调整粘性以及消费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非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波动幅度以及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等三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货币工具的调控绩效,研究显示,价格型工具的调控绩效优于数量型工具,而稳健性分析也对此提供了进一步证明。因此,中央银行应积极地运用利率工具以更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杨源源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的动态模拟分析和调控效率数值分析以系统考察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经济冲击时的调控效率,最后据此遴选出最优政策工具。研究结论认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较数量型能更有效地吸收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带来的影响,引致经济均衡偏离程度最小;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外生冲击引致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小,经济偏离的稳态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数量型;无论是面临总需求冲击抑或总供给冲击,价格型工具的货币调控效率均明显高于数量型工具。为此,本文认为"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的战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未来央行应强化价格型工具调控;同时,央行可适当将提高宏观调控效率作为今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要求和政策取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雷  杨源源  
本文通过构建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并结合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的动态模拟分析和调控效率数值分析以系统考察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面临经济冲击时的调控效率,最后据此遴选出最优政策工具。研究结论认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较数量型能更有效地吸收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带来的影响,引致经济均衡偏离程度最小;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外生冲击引致的宏观经济波动较小,经济偏离的稳态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数量型;无论是面临总需求冲击抑或总供给冲击,价格型工具的货币调控效率均明显高于数量型工具。为此,本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正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调控方式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类型。直接控制通常采用控制总量的办法,由中央银行限定商业银行贷款的最高限额;间接控制则是依靠再贴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明霞  周莉凡  
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反应、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股市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并不能有效调控股市,且股市体制性缺陷也不是股市货币政策效应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因此,货币政策应关注但不盯注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也不意味着要转向以诸如股价之类的资产价格为主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刁节文  容玲  
本文通过汇改以来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分别构建我国的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形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形势指数能够反映我国货币松紧状况,并可以预测通货膨胀率,从而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辅助参考指标。分析结果还表明,FCI是通货膨胀率的先行指标,是引起通胀的Granger原因,在控制通胀方面作为指示器要优于MC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