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3)
- 2023(14125)
- 2022(12183)
- 2021(11451)
- 2020(9966)
- 2019(22938)
- 2018(22816)
- 2017(45873)
- 2016(24592)
- 2015(28081)
- 2014(28283)
- 2013(27768)
- 2012(25927)
- 2011(23497)
- 2010(23504)
- 2009(22148)
- 2008(22015)
- 2007(19664)
- 2006(16957)
- 2005(15115)
- 学科
- 济(104079)
- 经济(103973)
- 管理(72909)
- 业(70989)
- 企(57561)
- 企业(57561)
- 方法(52310)
- 数学(47084)
- 数学方法(46537)
- 财(29120)
- 农(28661)
- 中国(27055)
- 贸(21994)
- 贸易(21985)
- 易(21447)
- 业经(20916)
- 制(20642)
- 农业(18542)
- 地方(18536)
- 务(18259)
- 财务(18196)
- 财务管理(18151)
- 学(18149)
- 银(17749)
- 银行(17723)
- 企业财务(17195)
- 行(16895)
- 融(16736)
- 金融(16733)
- 策(15138)
- 机构
- 学院(357277)
- 大学(357126)
- 济(152691)
- 经济(149654)
- 管理(142102)
- 理学(122573)
- 理学院(121380)
- 管理学(119444)
- 管理学院(118782)
- 研究(114592)
- 中国(89301)
- 财(73238)
- 京(73080)
- 科学(66702)
- 财经(58438)
- 所(56691)
- 中心(54642)
- 农(54509)
- 经(53001)
- 江(52657)
- 研究所(50991)
- 业大(49795)
- 经济学(47307)
- 北京(45829)
- 范(44682)
- 师范(44261)
- 财经大学(43413)
- 农业(43045)
- 经济学院(42998)
- 州(41986)
- 基金
- 项目(233347)
- 科学(184602)
- 研究(172338)
- 基金(170709)
- 家(146712)
- 国家(145515)
- 科学基金(125888)
- 社会(109819)
- 社会科(104283)
- 社会科学(104256)
- 省(90401)
- 基金项目(89525)
- 教育(80943)
- 自然(80921)
- 自然科(79056)
- 自然科学(79033)
- 自然科学基金(77623)
- 划(76301)
- 资助(71890)
- 编号(70708)
- 成果(58070)
- 部(53613)
- 重点(52198)
- 发(49731)
- 创(48279)
- 课题(48275)
- 教育部(46657)
- 人文(45347)
- 国家社会(45134)
- 科研(45133)
- 期刊
- 济(161387)
- 经济(161387)
- 研究(104611)
- 中国(60916)
- 财(56458)
- 管理(50476)
- 学报(49467)
- 农(48128)
- 科学(46740)
- 大学(38383)
- 融(38068)
- 金融(38068)
- 学学(36241)
- 教育(34252)
- 农业(32415)
- 技术(31579)
- 财经(28889)
- 经济研究(26996)
- 业经(26894)
- 经(24717)
- 问题(21941)
- 贸(20036)
- 统计(19603)
- 理论(18036)
- 技术经济(17938)
- 策(17628)
- 商业(17255)
- 国际(16804)
- 业(16684)
- 实践(16243)
共检索到52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薇 刘超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对于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属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我国把其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不断放开经济管制,我国央行取消对信贷规模的限制,采用简单加总的货币总量指标作为中介目标。但当金融创新不断出现,多种可替代性的货币资产层出不穷,简单加总的货币总量指标与产出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弱,难以对最终目标进行有效预测。货币总量指标需要改良,还是立即用价格指标替代总量指标作为中介目标,国内学者给出了不同意见。基于此,本文基于VAR模型的货币中介目标比较的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不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杰平 刘维泉
本文针对最新编制的我国迪维西亚(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预测实际产出和物价指数并与简单加总货币总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预测我国实际产出值的VAR模型中,含有Divisia狭义货币(M1)总量的模型比含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M1的模型更精确;在预测我国的物价指数值的VAR模型中,含有Divisia广义货币(M2)总量的模型比含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M1和M2的模型更精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耀楷 索瓦洛
在当前中国不断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问题:名义锚选择,不仅是一个理论,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名义锚 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窗口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学峰 刘传哲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递到投资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传递到投资上,通过利率途径传递到投资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十分明显,通过股票价格途径传递到投资仍存在严重阻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陈飞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飞 赵昕东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下波动。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 ,考察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及其贡献率的大小。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 ,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变量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肖原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证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对票据市场的影响较小,票据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反馈微弱,并就进一步发挥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货币政策在票据市场上的传导机制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政策都在票据市场上实施。再贴现与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段宇鹏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但国内的学者对于这两种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结合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量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贵
在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规则中,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首先系统考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内在矛盾,指出"显性货币、隐性汇率"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是引起货币政策操作经常性失效、内外均衡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四类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在预测我国物价和产出变动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通胀波动能够更好地解释未来物价、名义产出的变化与波动。由此,我们提出以通胀为目标变量(通胀目标制)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目标规则 通胀目标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文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都加快了其内部之间的货币联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时至今日,欧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单一货币联盟,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关美元化的发展也正在紧锣密鼓。在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