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6)
- 2023(12444)
- 2022(11004)
- 2021(10499)
- 2020(8787)
- 2019(20449)
- 2018(20628)
- 2017(40996)
- 2016(22202)
- 2015(25018)
- 2014(25189)
- 2013(24876)
- 2012(23099)
- 2011(21046)
- 2010(21075)
- 2009(19560)
- 2008(19130)
- 2007(16822)
- 2006(15059)
- 2005(13416)
- 学科
- 济(87679)
- 经济(87579)
- 管理(66244)
- 业(62233)
- 企(51050)
- 企业(51050)
- 方法(41607)
- 数学(36587)
- 数学方法(36161)
- 中国(24698)
- 农(24530)
- 财(23751)
- 业经(19078)
- 贸(17975)
- 贸易(17966)
- 制(17960)
- 易(17526)
- 学(17525)
- 地方(16897)
- 农业(15811)
- 银(15562)
- 银行(15527)
- 行(14815)
- 务(14425)
- 财务(14360)
- 理论(14353)
- 财务管理(14333)
- 策(14181)
- 技术(14088)
- 融(13884)
- 机构
- 大学(319858)
- 学院(318592)
- 济(130126)
- 管理(129464)
- 经济(127195)
- 理学(111911)
- 理学院(110714)
- 管理学(108934)
- 管理学院(108361)
- 研究(104472)
- 中国(80252)
- 京(67929)
- 科学(62876)
- 财(62305)
- 所(52042)
- 财经(49459)
- 农(47459)
- 中心(47169)
- 研究所(46981)
- 江(45609)
- 业大(45333)
- 经(44864)
- 北京(43549)
- 范(41470)
- 师范(41169)
- 经济学(38374)
- 院(37685)
- 州(37665)
- 农业(37135)
- 财经大学(36719)
- 基金
- 项目(211016)
- 科学(166019)
- 研究(157378)
- 基金(152933)
- 家(131357)
- 国家(130244)
- 科学基金(112236)
- 社会(98097)
- 社会科(92972)
- 社会科学(92948)
- 省(81597)
- 基金项目(81326)
- 自然(72806)
- 教育(72320)
- 自然科(71065)
- 自然科学(71049)
- 自然科学基金(69781)
- 划(68675)
- 编号(65617)
- 资助(63951)
- 成果(53947)
- 部(47352)
- 重点(46435)
- 课题(44659)
- 发(44607)
- 创(43614)
- 教育部(40784)
- 项目编号(40691)
- 创新(40574)
- 人文(40139)
- 期刊
- 济(142769)
- 经济(142769)
- 研究(99221)
- 中国(56361)
- 管理(47426)
- 学报(45617)
- 财(44779)
- 科学(43065)
- 农(42828)
- 教育(35105)
- 大学(34932)
- 融(33284)
- 金融(33284)
- 学学(32725)
- 农业(29927)
- 技术(27124)
- 业经(24160)
- 财经(23636)
- 经济研究(23144)
- 经(20011)
- 问题(18962)
- 理论(17264)
- 图书(16787)
- 实践(15880)
- 践(15880)
- 技术经济(15861)
- 贸(15611)
- 科技(14944)
- 现代(14925)
- 商业(14911)
共检索到468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史国庆
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率是动态变化的。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以1999年12月至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时变效率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样本区间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整体作用效率不高。其中,利率、外汇占款的作用相对较高,再贷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率低,且变动不稳定。此外,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效率与货币政策状态间存有一定的关联,其抑制经济过热的效率优于启动经济的效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传导效率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张小宇
本文将传统"泰勒规则"模型扩展为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并利用基于贝叶斯技术的Gibbs抽样方法估计该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与传统"泰勒规则"相比,时变参数"泰勒规则"能够更好地识别我国名义利率的调整机制。随着我国资本劳动比率的逐步提高,我国名义均衡利率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成功捕捉到名义利率对实际产出的调整特征。另外,我们还发现利用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估计的利率平滑参数比传统"泰勒规则"模型估计的参数值要小,并且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我国利率调整机制正逐渐由"相机抉择型"向"规则型"过渡。尽管传统"泰勒规则"模型和时变参数"泰勒规则"模型都识别出我国名义利率针对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艳丽 王霞
本文提出了具有时变阈值的门限泰勒规则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14年间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时变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变阈值的引入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三大显著特征:第一,非对称性,即高通胀时期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值均大于低通胀时期;第二,不稳定性,即不论通胀率高低,利率对通胀缺口的反应系数均非显著大于1;第三,时变性,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所参考的阈值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关键词:
泰勒规则 时变门限效应 贝叶斯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苗杨 李庆华 蒋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和时滞关系着央行货币政策的使用方向与力度等方面。本文以价格错叠机制的动态产出模型为基础,给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并以1992年1月至2014年3月我国GDP和M1月度数据为依据,估出该模型。模型显示:我国M1增加1个百分点以后4个月才对GDP有大约0.2740个百分点的影响,而且M1对GDP影响的平均滞后长度为6个月。并且得出现实经济中货币具有非中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价格错叠机制 货币非中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廖旗平
基于前瞻性货币政策理论,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1998年1月~2009年9月间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进行实证研究。在1998年1月~2009年9月间我国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时滞。消费者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与前瞻性货币政策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因此,货币当局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时短期政策应盯住企业家信心指数,中长期政策应盯住消费者信心指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海钢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一般由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政策目标三部分内容构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数年来的实践摸索,我国中央银行已积累了一定的宏观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新平 贾炳汉 梅淳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操作工具 ,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操作工具的发展与现状 ,深入分析了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操作工具 中央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紫珺 孙森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胡晓璎 周陈曦
现金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货币政策通过各种工具对市场运行进行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会对流通中的现金产生波动性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应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灰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就本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现金供应的影响效应展开分析。探究现金波动的内在政策性原因,为分析现金运行规律,探求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力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现金供应 波动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浪南 田磊
本文在SVAR框架下构建一种混合识别法以考察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利率工具)实施的冲击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价格施加负向影响;公开市场卖出或提高准备金率引致的冲击对产出有更强的影响;利率工具冲击使价格经历一个更持久的下跌过程;(2)准备金率冲击和公开市场冲击对产出预测方差有更大解释份额,而利率冲击对价格的长期限预测方差有更强解释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贝叶斯估计 符号限制识别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少林
本文在双重时变设定中考察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一方面参数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对经济冲击的响应强度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目标维数的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在不同时期核心政策目标的转移。实证结果表明:(1)影响央行利率调整的政策目标维度存在时变性,尤其体现在汇率对利率调整的阶段性影响;(2)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响应并不充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泰勒规则,但在通货紧缩时期,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通货紧缩,利率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基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本文建议,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
泰勒规则 时变参数 时变目标维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书朦
本文选取中、美两国2008—2015年月度数据,从非线性时变参数视角借助TVP-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对中国经济运行受到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冲击的响应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及对外贸易产生动态外溢性冲击,且其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应注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协调性,实现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良性博弈。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外溢效应 TVP-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