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8)
- 2023(9026)
- 2022(7632)
- 2021(6960)
- 2020(5806)
- 2019(13286)
- 2018(13305)
- 2017(26969)
- 2016(14398)
- 2015(16431)
- 2014(16494)
- 2013(16711)
- 2012(16256)
- 2011(15265)
- 2010(15642)
- 2009(15083)
- 2008(14621)
- 2007(13511)
- 2006(12619)
- 2005(11828)
- 学科
- 济(82793)
- 经济(82724)
- 管理(39451)
- 业(34724)
- 方法(28934)
- 企(26493)
- 企业(26493)
- 数学(26362)
- 数学方法(26136)
- 中国(21578)
- 地方(18845)
- 农(17851)
- 财(15647)
- 制(15106)
- 学(14547)
- 贸(14409)
- 贸易(14398)
- 业经(14198)
- 易(14008)
- 地方经济(13081)
- 银(12919)
- 银行(12891)
- 行(12528)
- 融(12246)
- 金融(12246)
- 策(11408)
- 农业(11176)
- 体(10126)
- 环境(10101)
- 及其(9731)
- 机构
- 大学(223648)
- 学院(223108)
- 济(108487)
- 经济(106370)
- 研究(83830)
- 管理(79825)
- 中国(66845)
- 理学(66830)
- 理学院(66104)
- 管理学(65052)
- 管理学院(64644)
- 财(51452)
- 京(47390)
- 科学(46948)
- 所(43753)
- 财经(39622)
- 研究所(38903)
- 中心(36650)
- 经(35826)
- 经济学(35457)
- 农(35187)
- 江(35088)
- 经济学院(31621)
- 北京(31075)
- 院(29457)
- 财经大学(29181)
- 业大(28752)
- 农业(27634)
- 范(27421)
- 州(27276)
- 基金
- 项目(130623)
- 科学(101987)
- 研究(96057)
- 基金(94871)
- 家(82262)
- 国家(81597)
- 科学基金(68184)
- 社会(62296)
- 社会科(59128)
- 社会科学(59112)
- 省(49086)
- 基金项目(47673)
- 教育(43538)
- 自然(42006)
- 资助(41983)
- 划(41916)
- 自然科(40954)
- 自然科学(40938)
- 自然科学基金(40220)
- 编号(38104)
- 成果(33018)
- 部(30049)
- 发(29864)
- 重点(29547)
- 课题(27645)
- 国家社会(25906)
- 教育部(25829)
- 创(25825)
- 性(25037)
- 人文(24721)
- 期刊
- 济(131269)
- 经济(131269)
- 研究(78522)
- 中国(45377)
- 财(36722)
- 管理(32756)
- 农(32214)
- 学报(31550)
- 融(30658)
- 金融(30658)
- 科学(29456)
- 大学(24395)
- 经济研究(23321)
- 学学(23185)
- 农业(21481)
- 财经(21144)
- 教育(19637)
- 技术(19047)
- 业经(18742)
- 经(18366)
- 问题(17222)
- 贸(15643)
- 国际(14353)
- 技术经济(12824)
- 统计(12270)
- 世界(11942)
- 理论(11818)
- 商业(10986)
- 经济问题(10671)
- 经济管理(10520)
共检索到363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创 夏冰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冲击的响应动态,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相机抉择特征,而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冲击的时变反应规律存在显著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冲击的反应能力较差,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冲击的反应时滞表现出逐渐缩短的趋势,但在反应强度上有所减弱。所以,现阶段不同政策工具的协同运用可以有效弥补其指标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等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大用 汪路
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在增长中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特别是1988年以来的这一轮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率升降幅度相当大。GDP实际年增长率,从1988年的11.3%,走过低谷1990年的3.9%,回升到1993年的13.6%,经济波动峰谷差约达1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经济仍处在这一轮经济循环的繁荣时期。若从月(季)经济活动水平看,经济波动则更大。不仅如此,在前后两个经济繁荣时期,更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和1993年末,以零售物价指数度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达到26.7%和17.6%。今年以来,物价总指数一直居高不下,九月份零售物价比去年同期上升24.6%。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磊
本文在戴蒙德的迭代模型中引入纯粹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构建了一个货币迭代模型,证明了货币冲击可能影响产出,且一般价格水平是反周期的,尝试性地解开了基德兰德和普瑞斯科特(Kydland&Prescott,1990)发现的"货币之谜"(monetary myth)。其机制是货币冲击通过影响商品的跨期相对价格来影响资源的跨期配置,从而使得产出在未来偏离其长期趋势。
关键词:
货币 经济波动 货币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周恒 张晶晶
文章构建TVP-VAR-SV模型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通货膨胀的传导幅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CPI具有非对称性传导;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PPI的影响幅度较大,传导速度较快但持续时间较短,而对CPI的影响幅度较小,传导速度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和周期波动对CPI和PPI的传导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影响幅度降低但持续时间大幅延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王世杰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对通胀和产出具有非线性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分别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建立非线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反应随着预期的通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非线性转换形式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速度较快且显著;(2)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调节区间为2.96%—3.23%,对经济增长率的调节区间为8.52%—8.83%;(3)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高于调节区间的上限,央行应以通货膨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增长率或通胀率低于调节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应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调节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宏涛 曾晶晶
通过构建十变量的大型结构向量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和产出水平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反应,结果发现: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影响呈现倒"U"形,冲击峰值为约0.4个单位标准差,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多出约0.1个单位标准差;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在短期内表现出逆周期特征,而从长期看则为顺周期特征;资产价格包含了丰富的未来经济运行信息,可用来构造金融形势指数(FCI),并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辅助参考目标。
关键词:
SVAR 资产价格 非对称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地位,然后深入探讨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与通货膨胀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简要总结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宇 刘金全
本文在对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协整检验的基础上,构建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识别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非线性及非对称调整机制。结果发现,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误差修正模型存在门限效应;并且我国名义利率存在非对称调整偏好;在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二元系统中,通货膨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外生性"。进而表明现阶段利率政策对于抑制目前的高通胀存在一定的难度,还应该辅以其他的货币政策,必要时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价格干预。
关键词:
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 门限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韦 郑中华
近期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各界对我国通胀的担忧。对我国历年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价格水平和前一期GDP的增长率是正相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年度物价水平的上升,检验结果都显著。货币当局在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调节手段,防止流动性泛滥;进行窗口指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资金流动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维持汇率稳定,增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窗口指导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丽
基于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和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综合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全国房地产开发业综合景气指数等显性指标,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研究货币状况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历史沿革的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昆仑 张晶
文章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样本区间,以上证指数的收盘价为因变量、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消费价格指数及滞后一期上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平均而言上证指数89.7%的变动能被自变量的变动所解释,且残差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其中,消费价格指数与上证指数成负相关,而狭义货币供给(M1)增长率、汇率和滞后一期的上证指数与上证指数成正相关,结论符合预期且有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勇 陈名银
文章基于中国八大经济区域2006年1月到2014年2月数据样本,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以利率、汇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对各区域房价和物价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区域差异,文章还探讨了房价波动与通货膨胀的互动关系。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之间货币政策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和物价的调控效果存在明显工具类型差异;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各区域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分析了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实践证明通货膨胀目标制已经成功地取得了长期的价格稳定。货币政策应当密切关注信贷的过度增长、快速的资产价格上涨和投资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蔚立柱 陆长荣
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用核心通货膨胀来取代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借助开放经济新凯恩斯模型,将国际收支余额纳入央行福利损失函数,通过一阶条件得到最优利率规则,考察核心通货膨胀在最优利率规则中的作用,并运用GMM法比较分析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反应,研究得出:与通货膨胀相比,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能避免利率过度调整,减少中国人民银行福利损失,能降低美联邦基准利率对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冲击;此外,外汇市场干预系数与实际汇率系数在核心通货膨胀目标与通货膨胀目标的政策反应中呈现不同的特征。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建新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只有在货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要素时,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才具有促进作用。货币供给和货币在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导致商品、劳务价格变动的两种基本因素,其对物价影响的效果应视其配合的结果而定,而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根据经上分析,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应该是确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正确处理好国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坚持货币适量供给的同时,正确利用利率手段进行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