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35)
- 2023(18775)
- 2022(16321)
- 2021(15126)
- 2020(12930)
- 2019(29459)
- 2018(29017)
- 2017(56838)
- 2016(30863)
- 2015(34404)
- 2014(34258)
- 2013(33727)
- 2012(31254)
- 2011(28225)
- 2010(28145)
- 2009(26054)
- 2008(25515)
- 2007(22424)
- 2006(19827)
- 2005(17344)
- 学科
- 济(121857)
- 经济(121715)
- 管理(90109)
- 业(86310)
- 企(70345)
- 企业(70345)
- 方法(59060)
- 数学(52348)
- 数学方法(51722)
- 财(34387)
- 农(33678)
- 中国(32802)
- 业经(26220)
- 学(25725)
- 贸(24990)
- 贸易(24981)
- 易(24284)
- 制(23501)
- 地方(22514)
- 农业(22396)
- 务(21614)
- 财务(21539)
- 财务管理(21494)
- 企业财务(20425)
- 银(20141)
- 银行(20069)
- 融(19165)
- 金融(19163)
- 行(19127)
- 技术(18989)
- 机构
- 大学(443845)
- 学院(441979)
- 济(179336)
- 经济(175612)
- 管理(173049)
- 理学(150335)
- 理学院(148700)
- 研究(148494)
- 管理学(145970)
- 管理学院(145191)
- 中国(111708)
- 京(93475)
- 科学(92340)
- 财(84330)
- 农(76767)
- 所(75117)
- 业大(69136)
- 研究所(68500)
- 财经(67854)
- 中心(67363)
- 江(63515)
- 经(61768)
- 农业(60872)
- 北京(58862)
- 范(55839)
- 师范(55154)
- 经济学(54303)
- 院(54041)
- 州(51405)
- 财经大学(50637)
- 基金
- 项目(302588)
- 科学(236775)
- 基金(220334)
- 研究(215354)
- 家(194201)
- 国家(192632)
- 科学基金(164404)
- 社会(135521)
- 社会科(128518)
- 社会科学(128482)
- 省(117069)
- 基金项目(116243)
- 自然(109515)
- 自然科(106971)
- 自然科学(106939)
- 自然科学基金(105046)
- 划(99776)
- 教育(99376)
- 资助(92253)
- 编号(86781)
- 成果(69550)
- 重点(67860)
- 部(66985)
- 发(63864)
- 创(62470)
- 课题(59601)
- 科研(58738)
- 创新(58335)
- 教育部(57049)
- 大学(56140)
- 期刊
- 济(190549)
- 经济(190549)
- 研究(129092)
- 中国(77371)
- 学报(74857)
- 农(68060)
- 科学(65969)
- 财(63011)
- 管理(62489)
- 大学(56347)
- 学学(53527)
- 农业(46519)
- 教育(43523)
- 融(42307)
- 金融(42307)
- 技术(36767)
- 财经(32973)
- 经济研究(31794)
- 业经(31490)
- 经(28189)
- 问题(25073)
- 业(23396)
- 贸(21598)
- 科技(20996)
- 技术经济(20966)
- 理论(20891)
- 版(20890)
- 统计(20463)
- 商业(20448)
- 图书(19928)
共检索到639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秋蓉
本文运用1996—2012年月度数据建立VECM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对投资及消费的刺激作用存在非对称性,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比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强很多。(2)货币和信贷都可以对消费发挥积极作用,信贷的作用稍强,货币对投资的刺激作用几乎为零,而信贷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很明显。(3)利率对投资和消费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拉动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进一步分析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发现当前应着力于扩大消费需求,而且目前财政政策对消费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 消费 VECM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货币需求 金融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荣喜 杨杰 单欣涛 王晓光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多个交易日的国债数据,利用SV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参数得到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通过研究货币政策调整前后利率及其结构的变化,发现:长短期利差可以较好的反映货币政策状态;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短期利率影响较大,而对中长期部分则效果不明显;货币政策信号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同时,基准利率的调整能有效配合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结果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晓军
2006年以来我国货币当局频繁使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形势,尤其是调整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而作为基准利率之一的国债利率又是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指标之一,本文使用事件序列研究方法,分别分析货币政策对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收益率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所市场的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反应较为迅速,且紧缩性政策效果不明显,扩张性政策效果显著。而银行间市场反应迟钝,且期限结构的变化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偏差。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庆春 宋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货币错配在我国对M1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和迅速,对M2产生的影响较为持久,影响的程度也更大。冲击响应的正效应在经历了衰减和振荡后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这说明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长期的,协整检验结果揭示我国货币错配程度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这不仅削弱了央行的独立性,而且还可能导致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弱化甚至失灵,本文对加强审慎性监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协整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学峰 刘传哲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传递到投资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传递到投资上,通过利率途径传递到投资的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十分明显,通过股票价格途径传递到投资仍存在严重阻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宇晨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研究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通过对2008-2013年间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采用协整检验等方法,构建误差项修正模型探究相关货币政策变量对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影响,得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有较好的调控效果,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对投资的影响不大。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可行的货币政策建议,从而影响房地产业的投资行为,使得房地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投资 调控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梁云芳 刘金叶
本文采用受约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投资和实际消费的非对称性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货币政策方向性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且负向货币政策的影响要大于正向货币政策的影响;从短期看,受消费者预期和政府投资等因素的影响,方向性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变动不存在非对称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捍东 高嵩嵩
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中美经济关系为例,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国际间传导的传导机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抑制本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抑制或较少抑制本国经济,但却会抑制贸易国的经济;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本国经济扩张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或较少扩张本国经济,但却会扩张贸易国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永芬 王志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 ,灵敏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通常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四种。本文首先阐述关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一般原理 ,然后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通过资产价格得到有效传导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剖析了我国目前资产价格不能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原因。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财富效应 q效应 消费 投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伟 徐琼 孙崎岖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非对称性 预测方差分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麦元勋 田晔
在分析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进行实证研究 ,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业还是对物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时滞效应长于产业效应时滞 ,不同的货币供应量效应时滞不同等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时滞 VAR 方差分解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立俊 樊文静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问题是货币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场环境因素出发,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在银行信贷体系和资本市场中的传导阻滞,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低的市场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