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1)
2023(11949)
2022(10275)
2021(9515)
2020(8105)
2019(18636)
2018(18438)
2017(36647)
2016(20237)
2015(22632)
2014(22653)
2013(22526)
2012(21299)
2011(19511)
2010(19611)
2009(18596)
2008(18671)
2007(16992)
2006(14933)
2005(13427)
作者
(61886)
(51736)
(51521)
(49170)
(32905)
(24858)
(23695)
(20243)
(19235)
(18454)
(17423)
(16910)
(16493)
(16251)
(16238)
(16221)
(16054)
(15286)
(15013)
(14953)
(13151)
(12759)
(12680)
(11990)
(11625)
(11573)
(11567)
(11391)
(10414)
(10406)
学科
(83032)
经济(82941)
管理(57656)
(56312)
(43576)
企业(43576)
方法(38934)
数学(35200)
数学方法(34879)
(25122)
(23271)
中国(23174)
(19674)
贸易(19667)
(19209)
(17537)
业经(17061)
(16735)
农业(16266)
地方(16205)
(15081)
银行(15028)
(14355)
(13657)
财务(13631)
财务管理(13596)
(13549)
金融(13547)
企业财务(12834)
(12746)
机构
大学(299767)
学院(299762)
(127227)
经济(124651)
管理(113616)
研究(103169)
理学(97836)
理学院(96735)
管理学(95174)
管理学院(94618)
中国(79392)
科学(64003)
(62275)
(60554)
(58146)
(54250)
研究所(49222)
财经(47870)
业大(47857)
中心(47391)
农业(46509)
(44788)
(43302)
经济学(39362)
北京(39269)
(37395)
师范(36915)
(36183)
经济学院(35922)
(35742)
基金
项目(194757)
科学(151590)
基金(141358)
研究(137487)
(125035)
国家(123988)
科学基金(104058)
社会(87332)
社会科(82880)
社会科学(82851)
(75863)
基金项目(74819)
自然(68326)
自然科(66710)
自然科学(66684)
自然科学基金(65517)
(65019)
教育(63013)
资助(58557)
编号(55217)
成果(45191)
重点(44182)
(43674)
(42387)
(40155)
科研(38221)
课题(38164)
创新(37657)
计划(36996)
教育部(36833)
期刊
(136801)
经济(136801)
研究(87597)
中国(52819)
(52080)
学报(51316)
(45436)
科学(45161)
管理(38890)
大学(37304)
学学(35608)
农业(34552)
(32844)
金融(32844)
教育(25660)
财经(23733)
经济研究(23214)
业经(23118)
技术(23039)
(20341)
问题(19188)
(17950)
(17273)
商业(15095)
技术经济(15055)
理论(14971)
国际(14775)
(14746)
统计(14287)
实践(13427)
共检索到440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小卉  邢美慧  
本文使用SVAR(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来分析1978~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三大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大小不同,且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衡量货币政策时,M2是一个比较好的货币政策指标。在考察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时,区域间的溢出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忽略溢出效应将会低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华军  凌智勇  郑贵华  易棉阳  
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随后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最后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艳  
货币政策效果受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 ,受上述因素制约 ,我国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桢  岳喜伟  
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还很低,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而且运行质量较差,外汇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汇率决定的市场机制;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缺乏充分性和政策操控的独立性,以及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欠缺;三是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民间投资约束大以及转轨时期居民预期改变等因素有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海钢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一般由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政策目标三部分内容构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数年来的实践摸索,我国中央银行已积累了一定的宏观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守治  
选取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城市化率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对东中西部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琦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85~2009年相关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货币渠道发挥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信贷渠道;中部地区则主要依赖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作用极其有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总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因此设立区域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省域资金流动监管机构、协调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区域化择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区域化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善燊  何炼成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不仅会降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会加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针对区域效应问题,是否需要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操作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评析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的相关理论,继而结合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争,分析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理论可行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十二五"时期公平和效率的战略选择和差异化操作已具备的现实基础,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差异化操作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差异化政策需针对落后地区的典型问题、注重区别对待以及把握好差异化操作的合理的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小勤  雷辉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文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都加快了其内部之间的货币联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时至今日,欧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单一货币联盟,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关美元化的发展也正在紧锣密鼓。在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玲  李颖  
一、货币政策的简要回顾1983年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从1984年开始执行货币政策,自此以后,中央银行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到目前为止,货币政策的执行一直处于痉挛状态。1984年是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第一年,货币净投放80亿元,总的投放了262.33亿元,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83年增长49.5%,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控制措施不力,信贷规模极度扩张。针对此,1985年中央银行采取了存贷差额和贷款规模的双重控制措施,并提出要同时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新  梁珂  
1999年 6月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998年以后 ,随着GDP下降趋势日益明显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 ,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及其原因 ,并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仔在的现象,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