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7)
2023(12754)
2022(11260)
2021(10718)
2020(8912)
2019(20614)
2018(20679)
2017(41292)
2016(22471)
2015(25233)
2014(25590)
2013(25321)
2012(23449)
2011(21458)
2010(21535)
2009(19936)
2008(19484)
2007(17144)
2006(15271)
2005(13691)
作者
(64832)
(53465)
(53203)
(50876)
(34165)
(25441)
(24398)
(20915)
(20295)
(19255)
(18242)
(17893)
(16933)
(16932)
(16578)
(16415)
(15988)
(15932)
(15385)
(15372)
(13386)
(13212)
(12919)
(12148)
(12040)
(11955)
(11903)
(11881)
(10704)
(10527)
学科
(91424)
经济(91327)
管理(64404)
(60124)
(48627)
企业(48627)
方法(41449)
数学(36513)
数学方法(36110)
中国(25443)
(24976)
(22707)
地方(20669)
业经(19125)
(18298)
(18236)
贸易(18228)
(17779)
(17745)
农业(16306)
(15533)
银行(15499)
(14831)
理论(14309)
环境(14301)
(14285)
(14019)
金融(14017)
(13965)
(13518)
机构
大学(322950)
学院(322526)
(131191)
管理(129341)
经济(128216)
理学(111550)
理学院(110322)
管理学(108625)
管理学院(108032)
研究(107839)
中国(82247)
(68844)
科学(65479)
(62089)
(54068)
财经(49381)
研究所(48939)
中心(48520)
(47567)
(46740)
业大(45214)
(44740)
北京(44137)
(43179)
师范(42873)
(39187)
经济学(38813)
(38458)
农业(37195)
财经大学(36612)
基金
项目(214637)
科学(168765)
研究(160423)
基金(154916)
(133392)
国家(132274)
科学基金(113455)
社会(99733)
社会科(94480)
社会科学(94458)
(83112)
基金项目(82295)
教育(73506)
自然(73150)
自然科(71346)
自然科学(71330)
(70219)
自然科学基金(70026)
编号(67163)
资助(64660)
成果(55273)
(47954)
重点(47699)
(46249)
课题(45979)
(43945)
项目编号(41172)
教育部(41061)
创新(40946)
科研(40666)
期刊
(144547)
经济(144547)
研究(99867)
中国(56572)
管理(46726)
学报(46021)
(43976)
科学(43897)
(42788)
教育(36157)
大学(34921)
(33409)
金融(33409)
学学(32713)
农业(29944)
技术(27336)
业经(24208)
财经(23394)
经济研究(23174)
(19859)
问题(19305)
理论(17305)
图书(16853)
(15926)
实践(15919)
(15919)
技术经济(15675)
现代(14971)
商业(14969)
科技(14841)
共检索到474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不仅会降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会加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针对区域效应问题,是否需要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操作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评析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的相关理论,继而结合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争,分析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理论可行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十二五"时期公平和效率的战略选择和差异化操作已具备的现实基础,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差异化操作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差异化政策需针对落后地区的典型问题、注重区别对待以及把握好差异化操作的合理的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在介绍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基础货币多少,第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应该注重区域结构性调节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是从中介目标至最终目标的调控阶段。区域差异使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容易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应该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同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爽  
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已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而具体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央政府的改革战略还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决策,都是造成我国各地区银行发展水平出现差距、进而引发全国统一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选取2004~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月度数据,借助GVAR模型探索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区域经济和信贷规模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区域性差异。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二者的影响尤为明显,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利率上涨抑制了二者的发展,表现为西部地区在信贷规模扩张和社会消费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在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卫东  曹琛  
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以及金融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通过对广东韶关市与惠州市两地区的货币政策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两个地区的货币政策存在较为显著的时滞效应。为此,应制定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培育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庆皓  
长期以来,国家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即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只考虑总的变量,较少考虑过具体地区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出来,西部地区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有不少,而其中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比东部地区差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将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差异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毓  胡莹  
本文选取1993~2008年我国4家国有控股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差异化作用。运用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有控股银行在对货币政策传导至CPI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彦伟  宋林  
货币政策目标差异对不同经济部门的福利影响不同,研究货币政策目标对各经济部门的福利影响,对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并最终顺利实现政府预期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突破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工资及价格粘性的DSGE模型,分别分析以通货膨胀率、经济产出、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对代表性家庭、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政府、国际收支等五个经济部门的福利损失影响。研究发现:基于Taylor规则,当经济产出与名义利率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敏感反应时,实施以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优,各部门福利损失最小;当经济产出与通货膨胀率具有较低(不小于1)利率敏感反应时,实施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效果最优,各部门福利损失最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  杨开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史林东  
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差异性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影响时间还是在影响程度上,货币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结构调整型区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来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并维持货币政策的统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目前,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观点的论述和总结,VAR模型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具有适用性,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省份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差异化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伟军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企业数量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建立SVAR模型,检验了各种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的相应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对货币政策比较敏感,特别是中型企业最为敏感。由于我国区域之间企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必然会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