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3)
- 2023(12280)
- 2022(10399)
- 2021(9461)
- 2020(7786)
- 2019(17718)
- 2018(17295)
- 2017(34549)
- 2016(18361)
- 2015(20211)
- 2014(20140)
- 2013(20053)
- 2012(18932)
- 2011(17730)
- 2010(17848)
- 2009(17044)
- 2008(16455)
- 2007(14869)
- 2006(13596)
- 2005(12480)
- 学科
- 济(97758)
- 经济(97673)
- 管理(53227)
- 业(50136)
- 企(37756)
- 企业(37756)
- 方法(36326)
- 数学(33305)
- 数学方法(33064)
- 中国(24523)
- 农(23942)
- 地方(22046)
- 财(20710)
- 贸(18957)
- 贸易(18946)
- 易(18453)
- 业经(17954)
- 制(17452)
- 学(16425)
- 农业(15941)
- 银(15202)
- 银行(15167)
- 融(14609)
- 金融(14608)
- 行(14586)
- 地方经济(14319)
- 环境(13830)
- 策(12406)
- 体(11786)
- 务(10995)
- 机构
- 学院(277872)
- 大学(276801)
- 济(133770)
- 经济(131412)
- 管理(105256)
- 研究(98488)
- 理学(90486)
- 理学院(89518)
- 管理学(88294)
- 管理学院(87792)
- 中国(78484)
- 财(61182)
- 京(56531)
- 科学(56286)
- 所(50221)
- 财经(48629)
- 农(48067)
- 研究所(45261)
- 中心(44508)
- 经(44122)
- 经济学(43387)
- 江(40933)
- 业大(39651)
- 经济学院(39148)
- 农业(37769)
- 财经大学(36028)
- 北京(35926)
- 院(34369)
- 范(33259)
- 师范(32892)
- 基金
- 项目(177335)
- 科学(139954)
- 基金(131493)
- 研究(126773)
- 家(115293)
- 国家(114374)
- 科学基金(97170)
- 社会(85467)
- 社会科(81331)
- 社会科学(81314)
- 基金项目(68811)
- 省(66896)
- 自然(61316)
- 自然科(59915)
- 自然科学(59893)
- 自然科学基金(58851)
- 划(56974)
- 教育(56738)
- 资助(54459)
- 编号(48852)
- 部(40291)
- 重点(39788)
- 发(39773)
- 成果(39429)
- 创(36552)
- 国家社会(36388)
- 教育部(34829)
- 创新(34379)
- 人文(33995)
- 课题(33781)
- 期刊
- 济(151412)
- 经济(151412)
- 研究(90572)
- 中国(48152)
- 财(43768)
- 农(43261)
- 学报(41752)
- 管理(38732)
- 科学(38577)
- 融(37883)
- 金融(37883)
- 大学(31620)
- 学学(30503)
- 农业(28114)
- 经济研究(27027)
- 财经(25204)
- 业经(23211)
- 经(21770)
- 技术(21331)
- 问题(20321)
- 教育(19093)
- 贸(17887)
- 国际(15965)
- 技术经济(15503)
- 商业(14510)
- 统计(14154)
- 理论(13766)
- 业(13687)
- 世界(13397)
- 策(12828)
共检索到42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虹
文章以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特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孙自胜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区域效应,货币政策产出的反应由强至弱次序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经对区域异质性信贷传导渠道的检验发现,各区域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存在同样的强弱次序,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是由于区域异质性信贷渠道所致。但对各区域的信贷产出效应检验发现,由强至弱次序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部,主要是由于各区域对信贷依赖度不同所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毛泽盛 许艳梅
运用CC-LM模型和我国相关月度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发现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均存在明显影响,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只是弱化了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新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我国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偏紧缩的政策转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适度宽松的政策。本文通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冲击反应分析和预期误差项方差分解等方法,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并且信贷传导渠道具有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渠道 向量自回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突破原有的线性框架约束,使用非线性方法对我国的货币传导渠道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存在三条,分别是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每一条渠道都有各自的门限值,各条渠道不同的门限值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非对称性特征,同时也形成了每一条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传导 非线性 非对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胡春燕
本文构建以贸易开放度、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内生变量,以中长期贷款为共同外生变量的条件同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CHVAR),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非对称与时变效应。结果表明,本外币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之间互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面对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正向冲击,以贸易开放度为条件变量时,贸易开放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低于贸易开放度低的地区;以第二产业比重作为条件变量时,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以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时,人均收入指数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非对称格局。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付一婷 张都 陈琼
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货币环境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利率反应的非对称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货币环境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低增长水平下,利率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表现出跨期传导特征,经济增速是信贷需求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增长水平下,经济增速对于信贷需求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高利率区间下信用需求对利率波动的反应显著高于低利率区制下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这表明紧缩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更加有效。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利率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充分意识到由低增长区间引起的商业信用需求提升与货币紧缩时期下信用对利率波动敏感加深的现象,保持商业信用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减小信用违约所带来的的经济风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需求 门限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有效性 动态变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颖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小、见效慢,表明其传导机制效率低。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以及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上找原因,认为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是货币政策有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而信贷渠道仍然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信贷传导渠道 信贷配给 CC-LM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强 赵继鸿
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央行先后采取了紧缩、适度扩张以及稳健的反周期操作,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选取金融危机前、危机中及危机后三组样本区间,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即存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明显优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稳健性货币政策效应居中的现象。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效应 金融危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劼
现有关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非对称性的研究没有实证检验非对称性是否只存在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中,也没有实证检验巴塞尔协议是否影响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因此,试图从三个方面探索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影响:首先,研究同一货币政策对两类银行的贷款供给的影响;其次,比较两类货币政策对同类银行贷款冲击的单独效应;最后,比较巴塞尔协议实施前后银行贷款的变动。
关键词:
资本约束 信贷渠道 非对称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永东 赵智勇 张立斌
本文运用Markov Switching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结论显示:上海股票市场存在牛市、小熊市及大熊市三种市场状态,其持续期分别为8.8个月、31.1个月和6.3个月;我国货币政策对上海股票市场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这种非对称性效应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的同一变量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非对称的,以及货币政策不同变量在同一市场状态下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是非对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