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9)
2023(8307)
2022(7100)
2021(6747)
2020(5615)
2019(12672)
2018(12696)
2017(25244)
2016(13822)
2015(15386)
2014(15173)
2013(15019)
2012(14226)
2011(12880)
2010(13245)
2009(12712)
2008(12720)
2007(11548)
2006(10474)
2005(9482)
作者
(38736)
(32053)
(31911)
(30400)
(20369)
(15116)
(14547)
(12241)
(12016)
(11643)
(10767)
(10505)
(10240)
(10190)
(10029)
(9924)
(9473)
(9460)
(9375)
(9315)
(8077)
(7802)
(7780)
(7359)
(7279)
(7147)
(7135)
(7119)
(6278)
(6277)
学科
(52819)
经济(52773)
管理(47181)
(44853)
(37967)
企业(37967)
方法(22560)
数学(20256)
数学方法(19929)
(18289)
中国(17483)
(15390)
(14645)
技术(13862)
(12832)
贸易(12820)
(12819)
银行(12795)
(12586)
(12261)
业经(11812)
(11231)
财务(11197)
财务管理(11172)
(11065)
(10769)
金融(10769)
企业财务(10538)
技术管理(9991)
农业(9144)
机构
学院(195750)
大学(193703)
(86018)
经济(84171)
管理(75601)
研究(66210)
理学(63622)
理学院(62965)
管理学(62062)
管理学院(61684)
中国(55871)
(45274)
(40901)
科学(37125)
财经(34203)
(33545)
(30889)
中心(30457)
(30024)
研究所(29633)
(27225)
北京(26695)
经济学(26452)
财经大学(25329)
(24529)
业大(24337)
(23914)
经济学院(23849)
(23630)
师范(23449)
基金
项目(118459)
科学(93962)
研究(89191)
基金(86025)
(73818)
国家(73206)
科学基金(62808)
社会(56603)
社会科(53803)
社会科学(53788)
(45823)
基金项目(44270)
教育(40743)
自然(39726)
自然科(38778)
自然科学(38768)
(38729)
自然科学基金(38033)
资助(36516)
编号(36388)
成果(30706)
(26934)
(26867)
重点(26673)
课题(25774)
(25749)
创新(25398)
(23303)
教育部(23266)
(23120)
期刊
(98050)
经济(98050)
研究(65230)
中国(38641)
(34900)
管理(31396)
(28842)
金融(28842)
(24614)
学报(24236)
科学(24001)
教育(19556)
大学(19099)
学学(17983)
技术(17484)
财经(17108)
经济研究(17090)
农业(16447)
业经(16256)
(14723)
问题(12843)
(12465)
国际(11014)
理论(10693)
技术经济(10465)
商业(9812)
实践(9540)
(9540)
现代(9333)
统计(9274)
共检索到31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亚平  王蕊  
借助可变系数的结构VAR模型,考虑外生冲击的波动性,对1996—2016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货币冲击对GDP的短期和中期影响显著降低;比较而言,货币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较明显的负向冲击,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去非  易振华  陈一稀  项燕彪  
本文将企业产权的异质性所造成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纳入到货币政策分析框架,通过构建基于企业产权异质性和信贷供给"二元"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如何根据经济冲击的类型、宏观调控需求,选择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搭配和使用。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这种非对称影响因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而异;价格工具是应对成本推动型通胀的较好工具;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合理搭配是应对需求拉动型通胀时较好的选择;而当经济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时,价格工具能够很好地促进产出增长,但当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出现时,需要数量工具相应的调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郭幼佳  
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发生新的转变,传导效果更加不确定,疏通的难度也增大,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模式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转型的主要目标。对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利率走廊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型;继续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健全与市场化相适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传导机制的作用;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市场的比重,以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燕华  杨刚  
本文通过采集我国宏观月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析研究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正的变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正,长期内为负;而货币供应量比利率的调控对房地产的影响更显著一些。最后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房价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泽想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频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然而,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时期具有非线性效应。基于此,本文采取因子扩展方法和马尔科夫链对经典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改进,检验了改进后各类模型的参数估计性质,并以检验出的最优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货币政策类型在不同经济时期对三次产业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效应,在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紧缩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经济走出泥淖,在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更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后建议结合不同经济区制的特点,配合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能够更精确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实施要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泽想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频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然而,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时期具有非线性效应。基于此,本文采取因子扩展方法和马尔科夫链对经典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改进,检验了改进后各类模型的参数估计性质,并以检验出的最优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货币政策类型在不同经济时期对三次产业及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效应,在经济处于低迷时期,紧缩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经济走出泥淖,在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搭配使用,更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后建议结合不同经济区制的特点,配合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能够更精确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实现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实施要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正元  
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朱正元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调控方式的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类型。直接控制通常采用控制总量的办法,由中央银行限定商业银行贷款的最高限额;间接控制则是依靠再贴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进行研究,指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核心在于:一方面,"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货币政策转型需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形成明确的货币政策目标、操作规则和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为承担"新常态"经济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据此思路,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新举措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未来货币政策转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锡泉  郭福春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经济进入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可能取向:保持定力,在维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盘活存量,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在低通胀水平下继续激活并用好"降息降准"等常规货币政策手段,稳定金融环境;通过定向微调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于洋  解瑶姝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等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对我国"新常态"时期"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内存在的"托宾效应";二是"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均能够刺激价格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前者不如后者效果显著。据此,向政府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统筹运用各类"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中薄弱环节提供资金和渠道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应更多地采用结构型的"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价格膨胀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要注意避免流动性泛滥而形成"流动性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于洋  解瑶姝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等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对我国"新常态"时期"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内存在的"托宾效应";二是"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均能够刺激价格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前者不如后者效果显著。据此,向政府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统筹运用各类"价格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肖争艳  刘哲希  邓敏婕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利率管制与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在存款利率管制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的逆周期调节效果;(2)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会增强价格型调控的调控作用,但其仍需要与数量型调控协调配合;(3)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后,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能够有效应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因此,本文认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步伐不应放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