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5)
- 2023(17773)
- 2022(15515)
- 2021(14617)
- 2020(12337)
- 2019(28118)
- 2018(27943)
- 2017(54882)
- 2016(29719)
- 2015(33521)
- 2014(33568)
- 2013(32685)
- 2012(30247)
- 2011(27331)
- 2010(27432)
- 2009(25489)
- 2008(24818)
- 2007(21967)
- 2006(19418)
- 2005(17440)
- 学科
- 济(114340)
- 经济(114178)
- 管理(89521)
- 业(83684)
- 企(69198)
- 企业(69198)
- 方法(52560)
- 数学(46051)
- 数学方法(45423)
- 财(33953)
- 农(32771)
- 中国(32142)
- 制(27313)
- 业经(26069)
- 贸(23064)
- 贸易(23054)
- 学(22634)
- 易(22482)
- 地方(21534)
- 农业(21100)
- 务(20764)
- 财务(20681)
- 财务管理(20634)
- 银(20620)
- 银行(20580)
- 行(19641)
- 企业财务(19543)
- 理论(19213)
- 融(18832)
- 金融(18827)
- 机构
- 大学(421340)
- 学院(420825)
- 济(170986)
- 经济(167146)
- 管理(165820)
- 理学(142857)
- 理学院(141303)
- 研究(139562)
- 管理学(138821)
- 管理学院(138037)
- 中国(106663)
- 京(89185)
- 财(83665)
- 科学(83287)
- 所(69317)
- 财经(65811)
- 农(64495)
- 中心(64027)
- 研究所(62494)
- 江(62045)
- 业大(60130)
- 经(59739)
- 北京(56627)
- 范(54838)
- 师范(54348)
- 经济学(51539)
- 院(51014)
- 农业(50284)
- 州(50043)
- 财经大学(48951)
- 基金
- 项目(281018)
- 科学(221076)
- 研究(209059)
- 基金(203334)
- 家(175698)
- 国家(174233)
- 科学基金(150055)
- 社会(130812)
- 社会科(123937)
- 社会科学(123906)
- 省(109031)
- 基金项目(107260)
- 教育(97019)
- 自然(96786)
- 自然科(94498)
- 自然科学(94472)
- 自然科学基金(92751)
- 划(91788)
- 编号(86644)
- 资助(84358)
- 成果(71164)
- 部(62923)
- 重点(62531)
- 发(59519)
- 课题(59518)
- 创(58188)
- 教育部(54316)
- 创新(54296)
- 制(53890)
- 科研(53493)
- 期刊
- 济(188346)
- 经济(188346)
- 研究(128139)
- 中国(79419)
- 财(64189)
- 学报(62325)
- 管理(61922)
- 农(58634)
- 科学(57568)
- 大学(48460)
- 教育(47862)
- 学学(45489)
- 融(42678)
- 金融(42678)
- 农业(40169)
- 技术(37033)
- 财经(32246)
- 业经(31276)
- 经济研究(29986)
- 经(27545)
- 问题(24683)
- 理论(21115)
- 贸(20422)
- 图书(20369)
- 业(19661)
- 技术经济(19645)
- 实践(19180)
- 践(19180)
- 科技(18969)
- 现代(18920)
共检索到624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纯川 黄恒学 徐淑华
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然存在传导渠道效率评判标准缺失、传导机制受阻后货币政策效率偏低、金融市场欠发达对传导渠道疏通能力较低等问题。应采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利率传导渠道、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定价和结构性调节功能、发展资本市场以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监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措施,努力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疏通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肃 李婷婷
本文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效用的情况入手,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灵敏有效的。继而分析了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存在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诸种障碍。最后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障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尚航飞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上的各类要素陆续完善。一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独立;二是金融机构中介体系加速构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量达到4588家,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三是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为利率传导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基础;四是适时调整货币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数量或者利率信号等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企业、居民等实体经济部门,进而实现产出、物价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它连接着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实体企业、居民家庭以及政府部门等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各个市场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直观地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有效,体现的是金融资源的流量和配置,影响的是货币
关键词:
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渠道 金融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宣宇
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更为复杂,为确保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逆周期调节效能。加快推动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运用,进一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核心机制,国务院部署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
关键词:
政策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 信贷投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鹏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货币供给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近几年来我国“稳健”货币政策形成的货币供给增量在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与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中发生了“吸附”与“沉淀”,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和实施效果远不尽如人意。要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必须抑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货币“吸附”与“沉淀”。
[期刊] 改革
[作者]
楚尔鸣 曹策 李逸飞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资金流向与转型升级错配、流动性总量盈余与结构性资金短缺的双重矛盾,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梗阻。为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欠系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包括政策目标、操作工具、操作规则、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信号与预期、信贷与定向支持、利率与成本收益、风险缓释与承担机制进行传导。在分析传导梗阻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各政府部门、从地方政府到营商环境四条传导渠道疏通路径,并提出了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以不断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定向调节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恒大研究院课题组
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整体宽松,但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显著下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成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再提"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4月17日的国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信祥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1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要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铭德 汪其昌 王晟
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分析框架入手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利运行的原因 ,并提出了若干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金融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烨东 陈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行使中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是否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能够有效地传导信息,实现宏观调控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利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与投资和储蓄之间是否正相关。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率和投资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加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投资,但是加息与储蓄之间则几乎没有相关性。要想利用利息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利率 货币政策 均衡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艳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既有体制上的原因 ,也有把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传导机制 中介目标 政策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