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7)
- 2023(10623)
- 2022(9190)
- 2021(8470)
- 2020(7230)
- 2019(16341)
- 2018(16231)
- 2017(33548)
- 2016(18014)
- 2015(20508)
- 2014(20646)
- 2013(20390)
- 2012(19492)
- 2011(17892)
- 2010(18101)
- 2009(17373)
- 2008(17420)
- 2007(15794)
- 2006(14259)
- 2005(13207)
- 学科
- 济(77879)
- 经济(77758)
- 管理(61285)
- 业(56801)
- 企(46491)
- 企业(46491)
- 方法(37006)
- 数学(33473)
- 数学方法(33168)
- 财(25898)
- 中国(22238)
- 制(21941)
- 农(21317)
- 贸(17308)
- 贸易(17298)
- 易(16919)
- 业经(16354)
- 银(15987)
- 银行(15974)
- 行(15285)
- 务(14993)
- 财务(14961)
- 财务管理(14919)
- 融(14862)
- 金融(14860)
- 企业财务(14220)
- 体(14109)
- 农业(13268)
- 策(13152)
- 地方(12644)
- 机构
- 大学(271015)
- 学院(268752)
- 济(121816)
- 经济(119387)
- 管理(106023)
- 理学(90604)
- 理学院(89709)
- 管理学(88536)
- 管理学院(87996)
- 研究(87290)
- 中国(70561)
- 财(64195)
- 京(55541)
- 财经(49527)
- 科学(45784)
- 经(44905)
- 所(42641)
- 江(41132)
- 中心(40436)
- 经济学(39067)
- 研究所(37394)
- 财经大学(36814)
- 农(36615)
- 北京(35631)
- 经济学院(35384)
- 业大(33082)
- 范(32369)
- 州(32320)
- 师范(32106)
- 院(31252)
- 基金
- 项目(165741)
- 科学(132663)
- 研究(126424)
- 基金(123167)
- 家(104019)
- 国家(103162)
- 科学基金(89715)
- 社会(83608)
- 社会科(79452)
- 社会科学(79439)
- 基金项目(63524)
- 省(62267)
- 教育(59608)
- 自然(54872)
- 自然科(53596)
- 自然科学(53587)
- 自然科学基金(52694)
- 资助(52673)
- 划(52561)
- 编号(50921)
- 成果(43845)
- 部(40000)
- 制(37071)
- 重点(36632)
- 课题(35690)
- 教育部(35542)
- 发(35017)
- 国家社会(34781)
- 人文(34413)
- 创(34412)
- 期刊
- 济(135653)
- 经济(135653)
- 研究(88792)
- 中国(51599)
- 财(49412)
- 管理(41130)
- 融(35911)
- 金融(35911)
- 学报(33315)
- 农(33266)
- 科学(31898)
- 大学(27364)
- 教育(27251)
- 财经(25920)
- 学学(25523)
- 经济研究(22787)
- 技术(22131)
- 经(22119)
- 农业(21835)
- 业经(21530)
- 问题(18460)
- 贸(17460)
- 国际(14847)
- 理论(14486)
- 技术经济(13474)
- 统计(13377)
- 商业(13102)
- 实践(12791)
- 践(12791)
- 策(12319)
共检索到416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培新
在不同时期,我国采用不同的货币数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该研究以货币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自1992年以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1998年为分界点进行了分时段比较分析。总体而言,在1997年底以前,信贷规模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8年初以后,货币供应量M2则是中介目标,同时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关键词:
韩国 公司债市场 信用评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培新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宣布取消信贷规模限额控制以来,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唯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运用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方差分解法比较各金融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解释能力,发现货币供应量M2对经济具有主导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M2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系统性反应关系及其M2的外生性,并用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VAR模型 实证检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艳艳 赵昕 高璐
本文利用普尔规划分析选取1996—2014年的相关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进行实证分析。普尔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市场的冲击方差远小于产品市场,即宏观经济冲击依旧主要来源于产品市场,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确定为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的数量型指标。随后的协整检验亦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普尔分析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贵
在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规则中,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选择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章首先系统考察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内在矛盾,指出"显性货币、隐性汇率"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是引起货币政策操作经常性失效、内外均衡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四类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在预测我国物价和产出变动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通胀波动能够更好地解释未来物价、名义产出的变化与波动。由此,我们提出以通胀为目标变量(通胀目标制)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目标规则 通胀目标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挺国 郭辉铭 钱鹏程
本文运用弹性非线性推断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以新的视角解释和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利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非对称反应,即在高通胀时期中央银行实施严厉的利率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而在低通胀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通胀变化线性微调短期利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非线性特征可能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对通胀正负偏离的非对称偏好,并有部分来自其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之间相互影响的政策反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张艾莲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business cycle。By recognizing the monetary policy regime switching and testing for the money-output relationships,we find that in China's economy,tight monetary policy slow the economy in the boom more than easy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s the economy in the recession.At current situations,the targets of robust monetary policy are to stimulus nominal economy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demand.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丽平
流动性波动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使经济运行风险增大。本文基于流动性波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采用VAR模型实证检验分析了无流动性波动、有流动性波动两种情况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贷款总量、投资、GDP、CPI的冲击和影响。结果发现,在流动性波动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贷款总量、投资的冲击效果较好,对GDP、CPI冲击效果欠佳,且冲击程度和方向不稳定,很难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反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流动性波动减弱了两种政策变量的时效性,增大了政策变量冲击和影响效果的波动性,政策风险显著,影响到金融稳定。同时,受货币政策时滞延长的影响,两个政策变量的政策效果、时效性不同。价格型政策变量的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常玉春
本文利用我国 90年代以来的季度经济数据 ,通过对AD AS方程的拟合 ,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公众预期的变化和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扭曲了货币政策传导 ,而证券市场的反常波动又经常造成货币的大量“漏损”。因此本文认为 ,目前央行可尝试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指标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 ,作为对现行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改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黄波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贾海涛 苗文龙
本文利用Logit、Probit法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实证,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绩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函数常常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判断,中国货币政策较为有效。相比之下,调控m0更有利于稳定物价,调控利率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更好。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静
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实证检验证明:泰勒规则能够为我国实行利率调控提供一个基准,并能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也说明泰勒规则确实能为我国的货币政策运行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泰勒规则 利率 汇率 通胀缺口 产出缺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显仓 吴锦雯
本文通过对相关金融数据进行计量实证分析,探究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的运作机制和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渠道存在阻滞,其主要原因是利率市场化程度不足,而货币供应量调控对汇率的影响效果要远弱于汇率制度对汇率的影响,从而削弱双中介的宏观调控效果。同时,汇率波动短期对实体经济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汇率对物价、通胀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对产出的影响,但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变动的贡献率较低,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较弱。实施均衡汇率水平的升值政策在短期内可降低通胀,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不利。故应适时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明确我国当下的均衡汇率水平或其可移动区间,进一步推进金融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制度 汇率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