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6)
2023(11851)
2022(10589)
2021(10183)
2020(8536)
2019(19927)
2018(20175)
2017(40300)
2016(21882)
2015(24750)
2014(25068)
2013(24863)
2012(23039)
2011(21038)
2010(21137)
2009(19700)
2008(19280)
2007(17003)
2006(15219)
2005(13637)
作者
(63167)
(52015)
(51711)
(49465)
(33263)
(24752)
(23735)
(20386)
(19745)
(18811)
(17600)
(17313)
(16528)
(16436)
(16003)
(15990)
(15574)
(15525)
(14994)
(14877)
(13105)
(12852)
(12604)
(11837)
(11760)
(11663)
(11615)
(11597)
(10427)
(10201)
学科
(86687)
经济(86585)
管理(64199)
(60639)
(49757)
企业(49757)
方法(41035)
数学(35990)
数学方法(35584)
中国(24632)
(24010)
(22815)
业经(18464)
(18439)
贸易(18429)
(17945)
(17817)
(17609)
地方(16914)
农业(15443)
(15319)
银行(15282)
(14613)
理论(14427)
(14168)
(13885)
(13697)
金融(13695)
(13690)
财务(13626)
机构
大学(316495)
学院(314814)
(127976)
管理(127031)
经济(125032)
理学(109517)
理学院(108333)
管理学(106609)
管理学院(106047)
研究(104186)
中国(80061)
(67411)
科学(62486)
(61532)
(52274)
财经(48865)
研究所(47190)
中心(46838)
(46062)
(45378)
(44276)
业大(44069)
北京(43399)
(41555)
师范(41270)
经济学(37646)
(37530)
(37527)
财经大学(36267)
农业(35994)
基金
项目(206806)
科学(162205)
研究(154966)
基金(149237)
(128059)
国家(126961)
科学基金(108949)
社会(95912)
社会科(90771)
社会科学(90748)
(79465)
基金项目(79227)
教育(71204)
自然(70439)
自然科(68710)
自然科学(68693)
自然科学基金(67461)
(67187)
编号(64910)
资助(62799)
成果(53932)
(46511)
重点(45412)
课题(44320)
(43636)
(42391)
项目编号(40223)
教育部(40050)
创新(39392)
人文(39327)
期刊
(141888)
经济(141888)
研究(98879)
中国(55958)
管理(46502)
学报(44852)
(43980)
科学(42476)
(41545)
教育(35465)
大学(34265)
(33464)
金融(33464)
学学(32037)
农业(28928)
技术(26606)
业经(23715)
财经(23421)
经济研究(22867)
(19841)
问题(18887)
理论(17227)
图书(16672)
(15928)
实践(15844)
(15844)
技术经济(15406)
现代(14894)
商业(14835)
科技(14330)
共检索到465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喻梅  
基于S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具有"逆经济风向"的操作特征,汇率升值,货币政策扩张;而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也符合经济理论,货币政策扩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同时,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水平的反应表现为经典的超调现象,但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汇率的反应曲线则表现为延迟的超调现象。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非常敏感,相反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相对较弱。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金旗  张瑞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旺春  李光明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佳佳  陈炳帆  
为深入研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建立TVP-SV-VAR模型,通过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和等间隔脉冲响应函数比较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时变影响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规则和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互动影响并呈现异质性特征,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更大,数量型规则的影响出现弱化。与数量型规则相比,人民币汇率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影响程度更大,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效应日趋紧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首先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完善;其次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最后指出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逐步增加弹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思平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世界经济相继遭遇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频繁调整,这引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本文选取相关数据,对2005年7月-2012年3月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程度、货币政策的时滞及政策协调性、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微观主体预期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惠  潘琦  
文章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的国内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函数等计量方法,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红  
随着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深刻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日益紧密。目前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迫切要求货币政策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动 ,而股票市场本身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之一 ,为此 ,我们应改革货币政策运行体系和股票市场运行机制 ,以最终实现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良性互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继伟  
本文采用"中介变量法"对汇率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中的传导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在"货币政策-汇率-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传导作用,完全通过了"中介变量法"的三步检验,但是在"货币政策-汇率-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汇率未能通过"中介变量法"的检验。因此,在我国以保持币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中不能忽视汇率的传导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纪显  张宗益  陈建梁  
本文将汇率定价问题纳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框架进行了一般均衡研究,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并开发建立了它的人民币兑美元模型。对1992至2000年的人民币粘性均衡汇率进行了定价,并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对1992至2001年的人民币汇率偏离与经常性项目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定价及其预测是合理和有效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张潇  王博  
货币政策公告是投资者判断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2012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数据,实证分析了外汇市场在货币政策公告发布前后几日的较短窗口区间内的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M2公告和MPR报告发布前几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益率显著上升,在岸外汇市场存在关于M2公告和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只存在关于MPR报告的"预公告溢价效应","预公告溢价"是对投资者额外承担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溢价补偿;MPR报告发布后投资者调整人民币资产头寸,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出现"公告后溢价效应";进一步考察"811汇改"的影响,发现只有在"811汇改"后,当市场力量的作用凸显时,在岸人民币汇率关于M2公告的"预公告溢价"显著为正。文章认为中国应该提高货币政策公告的规律性并推进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如丰  陈琦  
本文利用日度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公告产生的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否剔除外生性事件,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都会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作为衡量货币政策冲击程度的指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每提高100个基点,人民币汇率在原水平值上贬值0.08-0.1%。考虑到转型经济体的政策因素,本文通过细分子样本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由0.3%放宽至0.5%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逐渐增强,且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比较汇率日浮动幅度为1%阶段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告将引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从国际贸易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影响汇率与外汇储备变动主要因素的理论机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阐述汇改前后外汇储备变动与汇率变动的影响路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动影响机制,解读理论机制中各个变量在汇改前后的政策含义及其变化,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