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4)
2023(11226)
2022(9736)
2021(9042)
2020(7847)
2019(18335)
2018(18026)
2017(36916)
2016(19746)
2015(22419)
2014(22718)
2013(22735)
2012(21436)
2011(19338)
2010(19475)
2009(18435)
2008(18883)
2007(17138)
2006(14955)
2005(13985)
作者
(58410)
(48439)
(48363)
(46561)
(31067)
(23328)
(22434)
(18702)
(18320)
(17460)
(16482)
(16412)
(15494)
(15470)
(15433)
(15181)
(14582)
(14318)
(14285)
(14019)
(12121)
(11866)
(11767)
(11101)
(11018)
(10956)
(10923)
(10709)
(9849)
(9581)
学科
(82143)
经济(82058)
管理(56340)
(56021)
(45488)
企业(45488)
方法(41147)
数学(36750)
数学方法(36485)
(24832)
(24512)
银行(24367)
(24325)
中国(22955)
(22915)
(21360)
(19186)
金融(19184)
(18045)
贸易(18030)
(17431)
业经(16360)
(16283)
财务(16259)
财务管理(16218)
(15614)
企业财务(15479)
(13834)
制度(13826)
农业(13363)
机构
大学(293441)
学院(290713)
(126994)
经济(124358)
管理(111196)
研究(97298)
理学(94066)
理学院(93080)
管理学(91732)
管理学院(91179)
中国(84387)
(64916)
(61247)
科学(55608)
财经(51313)
(50050)
(48927)
(46567)
中心(46275)
研究所(44659)
(43640)
经济学(40936)
业大(40360)
北京(39151)
农业(38920)
财经大学(38526)
经济学院(37325)
(35601)
(34809)
师范(34465)
基金
项目(181393)
科学(142569)
基金(133892)
研究(132088)
(115969)
国家(115050)
科学基金(98068)
社会(84915)
社会科(80722)
社会科学(80694)
基金项目(70319)
(68403)
自然(62872)
自然科(61352)
自然科学(61329)
教育(60907)
自然科学基金(60296)
(58636)
资助(56214)
编号(53019)
成果(44061)
(42272)
重点(40924)
(38143)
(37477)
教育部(36607)
(35895)
课题(35864)
国家社会(35463)
人文(35373)
期刊
(137897)
经济(137897)
研究(92968)
中国(53521)
(51656)
(49653)
金融(49653)
学报(43631)
(43224)
管理(40044)
科学(39641)
大学(32964)
学学(31302)
财经(27020)
农业(26895)
教育(23973)
经济研究(23294)
(23073)
技术(22497)
业经(21939)
问题(19030)
(17459)
理论(16851)
国际(15255)
实践(15061)
(15061)
商业(15029)
技术经济(14851)
统计(14037)
(13918)
共检索到445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瑜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性不足,对于央行基准利率调整的反应敏感度存在差别。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指出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货币市场主要起到流动性边际调节作用,债券市场则主要发挥资产配置功能,从而导致债券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不灵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静  
随着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传导的两阶段出发,尝试着建立了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作用的基本理论框架,接着重点分析了债券市场、商业银行行为及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玉伟  
文章选取2005—2019年数据,基于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同业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业业务规模越大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在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中介效应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加强,同业业务对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货币政策需关注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非银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强化穿透式监管机制,避免较大波动所带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建忠   马文祥   赵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隆炯  刘红  
因次级债券的持有人风险大于其他银行债权人,所以有强烈的动机随时监督该银行的风险状况,并通过二级市场的活动对银行形成影响。文章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功能存在,但次级债券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条件尚不完全满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杰  饶含  
本文基于我国监管政策和金融机构异质性特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银行债券融资能力提升将产生以下效果:第一,使中小银行能够通过同业交易渠道,向大型银行借取更多低成本资金。第二,提高了银行向非银行部门主动融资的能力,从而降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并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供应更多抵押资产。第三,提高单个银行利用整个银行系统的信贷资产价值来补充资本的能力。这些效应共同降低了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准备金抵押品成本和资本成本,以及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监管引致成本,同时还向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抵押品,最终会提高货币政策影响各类信贷规模的能力,并降低银行异质性和资本消耗率对信贷结构的扭曲程度。但同时,这些效应也会因改变银行的信贷偏好而产生新的扭曲效应,并且还会提高金融机构间的债务互联性,因此会增加一些新的宏观金融风险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鸿玲  柴鹏  
文章以债券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为出发点,结合当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转变,选取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债券市场利率的代理变量,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并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在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当前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已经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均丽  林峰  
本文在全面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融合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透明度、交流沟通与非常规政策的两个层面,就此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银行固定利率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运用EGARCH模型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交流沟通进行的弱式前瞻性指引或广义上的前瞻性指引,对债券市场会产生影响,其中对中短期债券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在影响方向上符合其货币政策意图。我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倚重前瞻性指引的调控作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经济中的短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性,同时推动改革开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洪  
本文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挫。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遵华  陈一丁  张莲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周转率为1.07,而美国债市的周转率高达20,韩国为4左右。为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债券交易品种、交易方式的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吕素香  周宁东  
债券市场流动性包括价格、交易量以及交易时间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现有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基本上只反映了流动性三个因素的某一方面。本文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指标的计量模型,认为流动性综合指标能够克服单一指标的缺陷,有助于全面刻画债券市场流动性价、量和时间三方面因素,有助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赜  冯时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利差的关系,进而将信用利差分解为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分别研究货币政策利率对这两部分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当前利率传导中的扭曲及其原因。本文认为,我国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利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性,其机制原因是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因素;同时货币政策利率对信用利差的传导存在跨市场差异。为了更好地建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应有序打破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推动跨市场的制度统一,尽快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莉  
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将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基金的进一步壮大完善;同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推出货币市场基金也有利于拓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实现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增加商业银行业务的广度深度及弹性。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必须注重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匹配,针对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交易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只有加强了风险管理才能实现稳健持续的收益水平,才能促成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基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