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6)
2023(13839)
2022(12010)
2021(11479)
2020(9984)
2019(23189)
2018(22901)
2017(44364)
2016(23955)
2015(27314)
2014(27384)
2013(27123)
2012(25357)
2011(22953)
2010(22943)
2009(21542)
2008(21522)
2007(18899)
2006(16053)
2005(14649)
作者
(69188)
(57956)
(57739)
(55224)
(36741)
(27830)
(26631)
(22490)
(21835)
(20802)
(19528)
(19458)
(18350)
(18257)
(18097)
(17956)
(17713)
(17043)
(16822)
(16743)
(14330)
(14171)
(14153)
(13204)
(13201)
(13073)
(12997)
(12745)
(11884)
(11485)
学科
(99919)
经济(99816)
管理(70360)
(68252)
(55697)
企业(55697)
方法(52281)
数学(47212)
数学方法(46684)
(28214)
中国(27004)
(26028)
(21402)
贸易(21394)
(20888)
业经(20056)
(20013)
(18861)
(18213)
财务(18168)
财务管理(18125)
(17696)
银行(17658)
企业财务(17198)
(16801)
(16702)
金融(16699)
农业(16683)
地方(16344)
理论(14486)
机构
大学(347230)
学院(345393)
(145958)
经济(143054)
管理(135485)
理学(116725)
理学院(115522)
管理学(113583)
研究(113209)
管理学院(112945)
中国(89204)
(71828)
(70069)
科学(67406)
(56796)
(56671)
财经(56091)
中心(53814)
研究所(51363)
(50998)
业大(50526)
(50132)
经济学(45746)
北京(45044)
农业(44967)
(42594)
师范(42126)
财经大学(41913)
经济学院(41627)
(40445)
基金
项目(228039)
科学(179751)
基金(168033)
研究(163657)
(146632)
国家(145492)
科学基金(124809)
社会(104413)
社会科(99211)
社会科学(99183)
基金项目(88371)
(87409)
自然(81787)
自然科(79916)
自然科学(79887)
自然科学基金(78495)
教育(76462)
(74740)
资助(70659)
编号(65999)
成果(53665)
(51932)
重点(51459)
(47585)
(47046)
教育部(44758)
科研(44734)
课题(44555)
创新(44088)
国家社会(43723)
期刊
(151983)
经济(151983)
研究(99954)
中国(62203)
(55262)
学报(54048)
(49605)
管理(49002)
科学(48634)
大学(40869)
学学(38567)
(37103)
金融(37103)
农业(33401)
教育(31544)
技术(30235)
财经(28117)
经济研究(25628)
业经(24446)
(24089)
问题(20704)
(19613)
统计(18920)
(18225)
理论(17998)
技术经济(17356)
(16709)
商业(16694)
国际(16628)
实践(16254)
共检索到508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燕鹏飚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央行被动大量收购外汇并以外汇占款方式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为此,央行运用了调控再贷款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对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2002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央行货币冲销措施的操作和冲销效果,发现提高准备金和再贷款控制的中长期冲销效果优于央行票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力  刘克宫  张次兰  
本文利用1998年1月到2009年3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M_1、GDP、CPI增长率序列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后,运用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M,的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十分明显,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货币供应量M_1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而言,产出效应不如价格效应大。同时,货币政策效应呈现出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因此,目前中央银行应重申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以稳定公众预期,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小货币政策的时滞。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丽  
本文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与物价及产出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1优于M2及M0,但总体而言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不强,其原因是M1、M2的可控性、可测性及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在不断下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文波  张祖国  
本文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过对2006~2007年的上证指数和居民消费的月度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短期而言,上证指数的上升并不是我国居民消费增加的格兰杰原因;长期来说.股票价格的上涨是居民消费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协整检验可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财富效应,但是效果不明显;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单位股票价格的正向冲击,就中长期来看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短期内居民收入与价格消费指数的变化是我国居民消费最有力的解释原因。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是影响居民消费变动的一个解释变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凤敏  何凌云  周莹莹  
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技术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影子银行是在金融二元结构和利率管制格局下,金融活动主体为规避监管、分散风险以及投机套利而进行金融创新的产物。利率管制是促成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根本原因,经济结构变迁、经济周期运行及宏观调控政策在总量与结构层面作用于金融资源供求关系,通过扩大或收缩监管套利空间,也对影子银行规模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晓林  卢嘉成  盛天翔  
基于我国2005M1-2016M12宏观经济月度数据,构建引入房产价格和制造业指数因素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房产价格和制造业指数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引入这两个因素的货币政策规则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更加积极,且能更好地模拟我国实际情况;此外发现我国存在多种工具、多种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现实。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议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同时对房价和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做出反应,考虑房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以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红伟  冉芳  
基于我国2001-2015年的实际月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对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作用明显,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分流了大量的货币供给量;我国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相互影响,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波动的相互作用较小;资产价格上涨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甚微;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存在明显的互动效应。因此强化实体经济盈利能力、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变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利用大数据建立信息平台、建立资金流量监测系统等措施是引导货币资金回归实体经济的重要选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八妹  
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中小企业贷款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是存在的。但在现有传导机制下,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是有限的。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寻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新突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寇明婷  卢新生  
基于标准VAR模型,通过构建更加符合经济理论的SVAR模型框架,实证探索了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冲击反应显著,而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在当期表现也很明显,但随着期数的增加,前者增幅依然明显,而后者呈现衰减态势,即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能力有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杨丹  
本文利用1996—2009年的经济金融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经验探查。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并不存在很明显的时滞,但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政策目标间的相关性不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通畅,继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建立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着手,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宏观和微观基础,并加强其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搭配与协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陶士贵  郑佳琪  
基于修正BGT模型,用OLS对2002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国冲销系数和抵消系数进行了估计,并用递归系数显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我国2002年到2011年的冲销政策完全有效,但是效率不高,很大一部分冲销会被国外资本流入抵消。央行维持内外目标受到很大牵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需要在加强资本管制的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外汇占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茵  
本文试图分析政府财政刺激计划、货币供应量和公众预期这三大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实际发生所分别产生的冲击。文中采用中国1996年1月—2008年12月的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月度数据,运用VEC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很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自身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力最强。而从时间效应来看,物价自身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起决定作用,而长期看货币供应量是影响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薇  邓永亮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方法,用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代替外汇储备,采用我国月度数据,主要运用协整检验和ECM方法考察了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以此检验我国央行货币冲销的有效性。检验发现,我国央行货币冲销长期内无效,短期内有效。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平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基于中国的经济现实从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本文基于扣除本地需求法和1992~2012年月度数据,测算了2004~2012年月度人民币境外存量。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贸易地位对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境外存量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从2004年1月的113.1亿元上升到2012年12月的225.7亿元,且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波动性。协整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中国贸易地位与人民币境外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人民币每升值1%,长期来看会引起人民币境外存量增加约0.9%;中国出口额相对于美国出口额的比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长期而言会引起人民币境外存量增加0.99%。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