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9)
2023(3504)
2022(3003)
2021(3015)
2020(2426)
2019(5614)
2018(6070)
2017(12706)
2016(6943)
2015(8096)
2014(8220)
2013(8400)
2012(8096)
2011(7424)
2010(7644)
2009(7303)
2008(7300)
2007(6525)
2006(6040)
2005(5788)
作者
(19208)
(15837)
(15474)
(15255)
(9936)
(7427)
(7233)
(5981)
(5910)
(5814)
(5212)
(5073)
(5067)
(5032)
(4969)
(4818)
(4780)
(4724)
(4620)
(4516)
(4186)
(3923)
(3769)
(3698)
(3666)
(3638)
(3526)
(3474)
(3122)
(3076)
学科
(26567)
经济(26535)
管理(18750)
(16955)
方法(13059)
(12771)
企业(12771)
数学(12195)
数学方法(12137)
中国(10438)
(8396)
贸易(8387)
(8295)
(8143)
(8129)
(7614)
银行(7612)
(7375)
(7103)
(6025)
金融(6025)
(4982)
业经(4980)
理论(4889)
税收(4681)
(4680)
制度(4673)
(4673)
(4651)
农业(4389)
机构
学院(100023)
大学(99403)
(45056)
经济(44035)
管理(35577)
研究(32423)
中国(30368)
理学(28969)
理学院(28708)
管理学(28374)
管理学院(28203)
(25090)
(21161)
财经(19064)
(17177)
(16132)
科学(15832)
(15497)
中心(15463)
经济学(14592)
北京(14516)
财经大学(14118)
研究所(13763)
经济学院(13384)
(13259)
(12624)
金融(12424)
(12357)
师范(12246)
(12046)
基金
项目(51772)
研究(42448)
科学(39193)
基金(35823)
(29409)
国家(29145)
社会(25477)
社会科(24144)
社会科学(24139)
科学基金(24082)
教育(21091)
(19128)
编号(19077)
基金项目(18106)
成果(16961)
资助(16290)
(16244)
课题(13562)
自然(13224)
自然科(12831)
自然科学(12827)
(12710)
自然科学基金(12616)
(11795)
(11494)
项目编号(11451)
重点(11448)
教育部(11348)
(10735)
社科(10650)
期刊
(53258)
经济(53258)
研究(37448)
中国(20499)
(19494)
金融(19494)
(17995)
管理(15603)
教育(13828)
(10620)
技术(10156)
学报(10005)
经济研究(9736)
财经(9702)
科学(9575)
业经(8998)
(8471)
大学(8377)
(8310)
问题(7804)
国际(7733)
学学(7571)
理论(7179)
农业(7107)
实践(6492)
(6492)
商业(6439)
经济管理(4962)
图书(4935)
职业(4851)
共检索到167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亚舟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双顺差且持续增大,自2009年5月外汇突破2万亿美元以来,外汇储备更是强势增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有所减弱,但截至2012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仍达到3.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央银行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经济后果,如汇率升值压力、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通胀等。作为一项调节汇率水平与货币供给,实现双重稳定的特殊工具,外汇冲销干预已成为很多国家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奉先  
本文在ORW模型框架下,通过最小化中央银行损失函数来获得中央银行反应函数,进而利用2000年至2014年的月度数据测算中国货币政策的抵消和冲销系数。研究发现:(1)中国的资本管制比较严格,货币政策抵消系数平均为0.38,而且递归估计的结果显示中国的管制政策趋于严格;(2)中国的货币冲销效果比较有效,货币政策冲销系数总体上达0.91以上,但冲销系数呈现高低起伏的阶段性变化;(3)以外部冲击在货币当局冲销政策下的衰减速度来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高效的货币冲销和有效的资本管制确保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4)在资本流动趋于频繁的背景下,深化汇率制度改革是确保货币政策独立自主的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徐琨  
本文对BGT(2002)模型进行修正,基于2004—2010年中国月度数据估计了动态货币冲销系数,探讨了货币冲销水平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冲销政策的可持续性。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央行总体上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货币冲销,但冲销水平短期内存在明显的波动,这种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以央票利率为代表的冲销成本和国内净资产规模的限制,是造成货币冲销水平波动和冲销政策在长期内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士贵  王振杰  
冲销干预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表现出长短期不一致的特征,在短期内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长期内,冲销干预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削弱其独立性,累积金融风险,导致恶性后果。对此,应优化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发展外汇掉期交易,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谈正达  唐琳  胡海鸥  
从经修正的BGT模型出发,本文将我国的宏观经济量化目标引入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函数,建立适合我国的抵消和冲销系数模型。使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1999年9月到2010年9月的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供给的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并采用递归系数法估计了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得益于严格的资本管制,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尚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央银行对外汇占款的冲销力度很大,但并不完全;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动有所减弱,中央银行的外汇冲销有效性增强,但从长期来看中央银行将面临币值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两难选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薇  邓永亮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方法,用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代替外汇储备,采用我国月度数据,主要运用协整检验和ECM方法考察了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以此检验我国央行货币冲销的有效性。检验发现,我国央行货币冲销长期内无效,短期内有效。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平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基于中国的经济现实从中央银行货币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平  
为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的经济现实,从货币需求和中央银行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两个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与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燕鹏飚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央行被动大量收购外汇并以外汇占款方式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为此,央行运用了调控再贷款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对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2002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央行货币冲销措施的操作和冲销效果,发现提高准备金和再贷款控制的中长期冲销效果优于央行票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志昂  卢一思  
本文基于费雪方程式,建立冲销能力与经济规模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3~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越大,冲销能力越强。在东亚区域中,中国具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冲销能力强于东亚小国,这种冲销能力的不同能够保证人民币升值带动东亚货币集体升值。结合人民币货币锚理论,人民币可以成为区域货币的"隐性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双  
为研究央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的货币冲销理论模型,利用2003年第2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冲销政策确实能够有效抑制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利用2002年6月到2011年5月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考察外汇储备增加和货币冲销对物价水平以及社会产出水平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央行货币冲销政策对物价具有显著的平抑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晓宏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急剧上升,外汇增加转化为基础货币的投放造成国内货币扩张,以致通货膨胀压力大增。我国中央银行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冲销干预。文章通过对我国央行主要冲销干预措施效果的分析,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缺乏和信贷间接控制乏力影响了冲销目标的实现,而由国情所决定的准行政干预却有一定效果,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文章就我国货币冲销干预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剑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迫使央行不断采取冲销政策,以期实现控制通胀和稳定汇率的双重目标。本文经实证研究认为,在短期内,冲销政策对于抵消外汇占款、控制货币投放是有效的;但长期使用冲销政策,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将引起国内利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热钱”套利动机增加,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结合我国货币运行现状,对各种货币冲销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比较分析,并由此提出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政策组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林  
通过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累积响应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干预、汇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相互关系,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试图稳定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又会导致汇率升值;央行的外汇干预操作并未考虑到干预可能带来的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影响,同时这种干预并不能有效地影响汇率;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央行通过提高利率回收部分货币投放。此外,在考察期内的三个阶段,央行冲销政策的有效性也是不同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慧刚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为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施了积极的货币冲销政策。短期内,我国货币冲销在遏制信贷增长率和货币乘数等方面的效力是显著的,但长期内,冲销手段的制约因素及其负面效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汇率升值和经济滞胀,冲销效力将逐步减弱、消失,难以实现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不具可持续性。为提高货币冲销效果,对货币冲销本身及一些相关环节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