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9)
- 2023(4136)
- 2022(3407)
- 2021(3430)
- 2020(2836)
- 2019(7021)
- 2018(7691)
- 2017(16017)
- 2016(8379)
- 2015(9461)
- 2014(9514)
- 2013(9731)
- 2012(9200)
- 2011(8551)
- 2010(8730)
- 2009(8451)
- 2008(8488)
- 2007(7461)
- 2006(6952)
- 2005(6426)
- 学科
- 济(33078)
- 经济(33048)
- 管理(20994)
- 业(19583)
- 方法(14717)
- 企(14646)
- 企业(14646)
- 数学(13435)
- 数学方法(13357)
- 中国(12178)
- 农(9848)
- 制(9230)
- 贸(9167)
- 贸易(9159)
- 易(9029)
- 银(8065)
- 银行(8062)
- 财(7932)
- 行(7816)
- 融(6747)
- 金融(6746)
- 业经(6556)
- 体(5732)
- 理论(5690)
- 农业(5526)
- 和(5187)
- 策(4979)
- 度(4785)
- 制度(4784)
- 体制(4745)
- 机构
- 学院(121608)
- 大学(121412)
- 济(54491)
- 经济(53303)
- 管理(44260)
- 研究(39579)
- 理学(36891)
- 理学院(36546)
- 管理学(36062)
- 管理学院(35856)
- 中国(34416)
- 财(28142)
- 京(25522)
- 财经(21956)
- 科学(20349)
- 经(19811)
- 所(19761)
- 中心(18080)
- 经济学(17786)
- 江(17700)
- 研究所(17321)
- 北京(16949)
- 财经大学(16367)
- 经济学院(16173)
- 范(14970)
- 州(14852)
- 师范(14832)
- 农(14795)
- 融(13828)
- 业大(13637)
- 基金
- 项目(68055)
- 研究(54038)
- 科学(52236)
- 基金(47566)
- 家(39871)
- 国家(39547)
- 社会(33326)
- 科学基金(32867)
- 社会科(31615)
- 社会科学(31606)
- 省(25866)
- 教育(25575)
- 基金项目(24389)
- 编号(24013)
- 划(21865)
- 资助(20947)
- 成果(20912)
- 自然(18741)
- 自然科(18258)
- 自然科学(18254)
- 自然科学基金(17920)
- 课题(16551)
- 部(15924)
- 重点(15166)
- 发(14994)
- 项目编号(14572)
- 性(14503)
- 创(14255)
- 教育部(14001)
- 年(13640)
共检索到191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杜荣耀
所有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国家,其货币供给基本保持封闭式循环,这样社会货币供应量会基本保持不变,央行可以有效独立地实施宏观调控。而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开放式的,虽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长此以往,央行将丧失调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方式应从开放式循环向封闭式循环转变。
关键词:
基础货币 开放式循环 封闭式循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建军
国民经济是一个繁杂的大系统,货币、银行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无不受到其它子系统和整个大系统的影响。因此,要真正把握货币政策,就必须研究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环境。我认为,货币政策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经济环境在我国存在如下缺陷。 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是货币政策形成、运作以至发挥作用的土壤和基础。货币和银行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的。货币和货币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是否承认商品经济(其发达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宇 李晓周 金焱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给 货币缺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国云
目前评级体系不仅在制度安排等方面存在一些先天性不足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存在诸多缺陷,评级结果不能反映开放式基金的真实运作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雄 李剑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入、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金融开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月秋
有关专家把我国的货币供给运行机制形象地概括为“倒逼”.鉴于这种运行机制下的货币供需关系被颠倒,有人主张以股份制约束微观基础行为,也有人认为要通过严格中央银行货币供应予以制止.虽然这两种措施的切实实施会产生一定的预期效果,但由于股份制在中国的条件并未成熟,中央银行严格控制货币也受制于多重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形成了倒逼,在这些因素未得调整以前,严控货币的良好愿望最终难以实现).因此,立足现实,构造有利于金融宏观控制的反倒逼机制,是深化金融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为 李京晔 段军文
本文研究了货币供应中的货币陷阱问题。近年来,在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影响下,外汇储备异常增加,外汇占款成为我国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挤压正常的工商业贷款并造成流动性过剩,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出现所谓货币陷阱问题。这种现象提醒经济政策管理当局要关注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中对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做出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
货币供应 货币陷阱 外汇占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喆
一、关于货币需要量的不同观点传统理论认为,存在着“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数量”,亦即“货币必要量”。但近年来,理论界一些同志提出了新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货币必要量并不存在”。吴军认为,货币必要量问题的实质是货币需求是否具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建渊 陈方正
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虽然对货币政策的主张不同,但都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货币供给却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即货币供给的变量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因此,必须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庆
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不足,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可以发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实际上是稳定性差,要达到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这一目标:改革IMF;构建全球性新的金融架构;安排好区域性货币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货币体系 缺陷 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夏霞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标准存在矛盾及改进笔者认为,实务中同一笔经济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两条判断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对支付补价方而言,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但其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等于或高于25%,或者相反。此时,该笔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呢?企业应当如何进行处理?以下举例说明。例:20×8年9月,A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汉儒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又被称作"牙买加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II"。其区别于国际货币史上其他时期国际货币体系,如金本位制、英镑本位制等的核心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提供国际价值尺度职能(即为国际交易提供计价单位)、国际流通与支付职能(即提供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职能(即为各国央行提供外汇储备),因此美元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货币。尽管由于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却因牙买加体系对其继续履行世界货币三大职能的确认而得以延续。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查尔斯·维普洛兹 靳飞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洲货币联盟运作机制的设计缺陷:财政纪律松散、金融监管失当和欧洲央行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危机也为欧元区矫正缺陷提供了改革契机。强化财政纪律有两种思路,制定新的"财政条约"和采取"宪制安排";提高监管效率的改革理念是实施金融监管集中化;欧洲央行应将金融稳定作为主要目标,并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文章对上述理念进行了评述,指出除此之外欧盟需要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刻的改革。
关键词:
欧洲货币联盟 设计缺陷 债务危机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