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7)
- 2023(14770)
- 2022(12698)
- 2021(11883)
- 2020(9792)
- 2019(22831)
- 2018(22602)
- 2017(45058)
- 2016(24155)
- 2015(26983)
- 2014(26796)
- 2013(26625)
- 2012(24656)
- 2011(22551)
- 2010(22571)
- 2009(20695)
- 2008(20387)
- 2007(17816)
- 2006(15795)
- 2005(13947)
- 学科
- 济(99365)
- 经济(99254)
- 管理(67887)
- 业(64849)
- 企(52192)
- 企业(52192)
- 方法(48632)
- 数学(43053)
- 数学方法(42654)
- 中国(27549)
- 农(27250)
- 财(25907)
- 贸(23228)
- 贸易(23219)
- 易(22643)
- 业经(21336)
- 学(20019)
- 制(18887)
- 地方(18526)
- 农业(17989)
- 银(16382)
- 银行(16341)
- 融(15732)
- 金融(15729)
- 行(15633)
- 理论(15489)
- 务(15256)
- 财务(15193)
- 财务管理(15156)
- 技术(14971)
- 机构
- 大学(352234)
- 学院(349107)
- 济(144343)
- 经济(141411)
- 管理(138348)
- 理学(120364)
- 理学院(119081)
- 管理学(117153)
- 管理学院(116532)
- 研究(114935)
- 中国(86894)
- 京(74071)
- 科学(69261)
- 财(68473)
- 所(57003)
- 财经(55668)
- 农(52940)
- 研究所(51865)
- 中心(51427)
- 经(50730)
- 业大(50168)
- 江(49221)
- 北京(46844)
- 范(45698)
- 师范(45318)
- 经济学(45154)
- 财经大学(41711)
- 农业(41577)
- 院(41507)
- 经济学院(41250)
- 基金
- 项目(237202)
- 科学(187175)
- 研究(175156)
- 基金(173565)
- 家(150334)
- 国家(149127)
- 科学基金(128089)
- 社会(111577)
- 社会科(105861)
- 社会科学(105837)
- 基金项目(91967)
- 省(90827)
- 自然(82031)
- 教育(80552)
- 自然科(80111)
- 自然科学(80090)
- 自然科学基金(78675)
- 划(76977)
- 资助(72014)
- 编号(71429)
- 成果(58331)
- 部(53682)
- 重点(52782)
- 发(50222)
- 创(48977)
- 课题(48798)
- 教育部(46450)
- 国家社会(46137)
- 创新(45659)
- 科研(45218)
- 期刊
- 济(152407)
- 经济(152407)
- 研究(106099)
- 中国(59211)
- 学报(53821)
- 科学(49141)
- 管理(48847)
- 财(48795)
- 农(47911)
- 大学(41013)
- 学学(38592)
- 教育(36707)
- 融(34648)
- 金融(34648)
- 农业(33288)
- 技术(28311)
- 财经(27229)
- 经济研究(25548)
- 业经(24968)
- 经(23141)
- 问题(20947)
- 贸(18913)
- 理论(18159)
- 图书(17425)
- 技术经济(16818)
- 实践(16478)
- 践(16478)
- 商业(16134)
- 业(15966)
- 科技(15761)
共检索到503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姚绍真
本文选取1999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显著的产出效应,说明我国现阶段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需求角度对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三条传导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投资路径"和"消费路径"有效,但在不同传导环节上的传导效果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投资路径"的传导效果较"消费路径"更为显著。"净出口路径"发生阻滞和逆转。基于此,本文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疏通传导路径、增强我国货币供给产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给 产出效应 传导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祥秦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可能途径出发 ,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现状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产出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振山 王志强
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 ,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实证结论是 :无论是在 80年代还是在 90年代 ,信用渠道都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经。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货币政策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途径 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刘金全
货币与产出之间的非对称影响关系研究,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平滑迁移向量误差修正(STVECM)模型,对1989—2007年我国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非对称影响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引入年产出增长率、年货币增长率以及年通货膨胀率的年度变化作为转移变量,线性检验表明我国货币、产出和价格系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通过模型估计识别了我国货币—产出关系的经济和/或政策状态相依性;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概括来说,我国货币对产出的影响关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其依赖于经济周期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和低速增长阶段以及通货...
关键词:
货币 产出 非对称 平滑迁移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明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CPI和GDP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6~2001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与产出、物价相关性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狭义货币m1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自1994年以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和真实经济变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本文的实证研究不支持以货币供应量(无论是m1还是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金明 陈敏 翟永会
我国货币供给冲击的传导途径及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其特殊性。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从货币供给冲击到通货膨胀的传导是通过投资和资产价格两个并行的途径进行的,其中投资发挥着主要作用,资产价格发挥着次要作用,其他经济变量的传导作用非常小。投资和资产价格主要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影响直接将货币供给冲击传导至通货膨胀,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更具备成本推动型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通过主动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预期,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综述不同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沟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沟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央行 沟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证发现 ,长期内产出的变化与物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产出的变化主要由实质部门因素确定。而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物价会产生影响。在估计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下的潜在产出增长率、物价和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后 ,得到货币供应量M2 的合理增长目标
关键词:
货币中性 协整 冲击响应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次兰
近年来我国由于货币政策传导出现阻滞,导致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佳。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然后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目前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最后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货币渠道 信用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捍东 高嵩嵩
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中美经济关系为例,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在国际间传导的传导机制: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抑制本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抑制或较少抑制本国经济,但却会抑制贸易国的经济;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本国经济扩张的货币政策,将不能或较少扩张本国经济,但却会扩张贸易国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颖
本文选取2002-2009年月度数据,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存在梗阻和时滞。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并存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永芬 王志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息息相关 ,灵敏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成功实施的基础。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通常有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四种。本文首先阐述关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的一般原理 ,然后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通过资产价格得到有效传导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剖析了我国目前资产价格不能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原因。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财富效应 q效应 消费 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立俊 樊文静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问题是货币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场环境因素出发,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在银行信贷体系和资本市场中的传导阻滞,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低的市场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辉 黄泽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过程中,在存贷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前,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作为"准市场利率"的货币市场利率对部分实体经济变量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甚至优于M2的解释能力,但对另外一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不显著;(2)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短期调控能力较弱,货币市场利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3)利率管制是利率传导机制部分失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率传导机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