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8)
- 2023(6406)
- 2022(5798)
- 2021(5402)
- 2020(4967)
- 2019(11972)
- 2018(12237)
- 2017(26177)
- 2016(14222)
- 2015(15957)
- 2014(16358)
- 2013(16670)
- 2012(16042)
- 2011(14666)
- 2010(14837)
- 2009(14370)
- 2008(14476)
- 2007(13212)
- 2006(11595)
- 2005(10626)
- 学科
- 济(64590)
- 经济(64536)
- 业(35709)
- 管理(35420)
- 方法(32784)
- 数学(30179)
- 数学方法(30003)
- 企(26110)
- 企业(26110)
- 农(17992)
- 中国(17792)
- 财(16371)
- 贸(14353)
- 贸易(14345)
- 易(14012)
- 制(13335)
- 银(11740)
- 银行(11714)
- 学(11647)
- 地方(11622)
- 农业(11457)
- 行(11198)
- 业经(10798)
- 融(10623)
- 金融(10621)
- 务(9118)
- 财务(9103)
- 税(9088)
- 财务管理(9074)
- 税收(8643)
- 机构
- 大学(211574)
- 学院(209775)
- 济(95410)
- 经济(93527)
- 管理(78157)
- 研究(71640)
- 理学(66357)
- 理学院(65661)
- 管理学(64718)
- 管理学院(64334)
- 中国(57859)
- 财(46100)
- 京(44366)
- 科学(41448)
- 所(37509)
- 财经(36355)
- 农(35519)
- 研究所(33622)
- 中心(33219)
- 经(32823)
- 江(31322)
- 经济学(31186)
- 业大(29686)
- 经济学院(28622)
- 北京(28545)
- 农业(28186)
- 财经大学(26880)
- 范(25908)
- 师范(25667)
- 州(25068)
- 基金
- 项目(127115)
- 科学(98472)
- 研究(93419)
- 基金(91934)
- 家(79168)
- 国家(78557)
- 科学基金(65580)
- 社会(59195)
- 社会科(56164)
- 社会科学(56146)
- 省(48618)
- 基金项目(48408)
- 教育(43175)
- 划(41280)
- 自然(40684)
- 自然科(39647)
- 自然科学(39633)
- 资助(39602)
- 自然科学基金(38948)
- 编号(38798)
- 成果(32790)
- 部(29821)
- 重点(28821)
- 发(27930)
- 课题(26311)
- 创(25561)
- 教育部(25541)
- 科研(24627)
- 人文(24552)
- 性(24519)
- 期刊
- 济(103761)
- 经济(103761)
- 研究(65849)
- 中国(36471)
- 财(35316)
- 农(31722)
- 学报(31006)
- 科学(27786)
- 管理(26617)
- 融(26167)
- 金融(26167)
- 大学(23025)
- 学学(21762)
- 农业(20863)
- 财经(18610)
- 经济研究(17997)
- 教育(17317)
- 技术(17254)
- 业经(16337)
- 经(15990)
- 问题(15270)
- 贸(13645)
- 理论(12084)
- 技术经济(11536)
- 统计(11440)
- 国际(11354)
- 商业(11063)
- 实践(10753)
- 践(10753)
- 业(10733)
共检索到316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晓宏
2002年以来我国价格水平又呈通货膨胀趋势,尽管供给冲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基本上可由基础货币因素来解释,货币乘数虽然有所波动,但总的来说对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贡献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货币增长压力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持续双顺差,根源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冲销外汇占款只能是权宜之计。最后文章就调控我国货币供给增长分别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外汇储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中国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鉴于已有的实证研究中在指标选择和分析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时间序列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1978—2013年的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说明:1990年以前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1990年以后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辉莉
文章根据Tobin模型,选取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价格水平等变量,基于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时间序列,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数量方法分析中国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货币供给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Tobin模型 内生性 协整 脉冲响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宁波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危机爆发前后我国货币信贷运行规律保持一致;贷款加速投放是必要的;不存在大规模信贷资金"趴在账上"的问题;贷款投放客观上存在对资产市场的"溢出效应",但贷款主要还是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供应量 贷款 计量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义华
文章运用GARCH模型考察了货币供应自身变动,同时通过构建VEC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供应、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依然较强;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之间从长期来看存在着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参差不齐;经济增长促进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抑制货币供应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徐培文 罗晶
不能用M_2/GDP去取代Goldsmith提出的FIR;在中国,FIR主要是表明融资的市场化程度;货币供给量中M_1与GDP密切相关,在中国过去的1992—2012年间,M_1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相适应的,不存在货币超额供给,真正超额供给的是准货币;研究货币超额供给要把货币与准货币区别开来,要着力研究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要研究货币与准货币替代品以及准货币与有价证券之间的替代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相关率 M_2/GDP 货币超额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文培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长,对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的较大影响。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分别对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M1、M2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通过对基础货币施加影响将对市场货币供给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给 实证分析 基础货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黄杰
货币量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货币量、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较广义货币供给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明显不同,在目前中国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相反,经济增长却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相比较狭义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其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大,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量供给的解释能力更弱。
关键词:
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定祥 陈湛匀 余宏 刘令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金融调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对我国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回归方程模型并作了分析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杰 张雄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货币的发展和使用在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崔学兰 范爱萍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可以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有计划地发行货币,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流通相适应。但有时货币供应量与需要量可能是不一致的,如果二者的不一致,并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人们就不会明显地感到它的威胁和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这个限度就称之为弹性。而货币供应弹性则是指某个时间内,货币供应在一定幅度内,可以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即货币供应范围大小的伸缩性。为什么流通中会对货币的容量有弹性呢?这是因为影响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弹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铁波 陈建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新瑜 黄先开
本文采用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考察了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检验了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否可归结为货币现象。并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最优控制目标
关键词:
简化式向量回归模型,残差,协方差,正交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子芳
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且将其原因归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放缓上,忽视了物价总水平变动等指标口径有偏、测算方法不妥和有效货币供应量因总沉淀率较高而不足的影响。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总沉淀率过高,以及由此造成的有效供应量不足。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沉淀率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