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386)
2022(6542)
2021(6007)
2020(5522)
2019(13066)
2018(13263)
2017(28301)
2016(15168)
2015(17283)
2014(17484)
2013(17808)
2012(17085)
2011(15727)
2010(15821)
2009(15190)
2008(15353)
2007(13904)
2006(12040)
2005(10941)
作者
(44212)
(37043)
(36792)
(35448)
(23689)
(17706)
(17168)
(14351)
(13853)
(13192)
(12394)
(12378)
(11762)
(11697)
(11647)
(11547)
(11473)
(10819)
(10810)
(10753)
(9362)
(9158)
(9138)
(8556)
(8406)
(8309)
(8243)
(8239)
(7475)
(7327)
学科
(70321)
经济(70251)
管理(41751)
(41712)
方法(38629)
数学(35615)
数学方法(35424)
(32318)
企业(32318)
(18873)
中国(18487)
(18338)
(15459)
贸易(15453)
(15064)
(14392)
(12449)
银行(12426)
业经(12131)
(11842)
(11700)
金融(11698)
(11678)
农业(11527)
(11518)
财务(11503)
财务管理(11467)
地方(11218)
企业财务(10886)
(9256)
机构
大学(230672)
学院(227778)
(102623)
经济(100643)
管理(88054)
理学(75679)
理学院(74923)
研究(74225)
管理学(73944)
管理学院(73522)
中国(59731)
(49949)
(47333)
科学(42081)
财经(40131)
(37813)
(36487)
(36402)
中心(34971)
研究所(33839)
经济学(33534)
(33116)
业大(31670)
经济学院(30843)
北京(30160)
财经大学(29935)
农业(29051)
(27567)
师范(27306)
(26596)
基金
项目(142131)
科学(111524)
基金(104621)
研究(104227)
(89608)
国家(88910)
科学基金(75678)
社会(67261)
社会科(63936)
社会科学(63918)
基金项目(55147)
(53895)
教育(48892)
自然(47538)
自然科(46403)
自然科学(46388)
(45809)
自然科学基金(45608)
资助(45115)
编号(42605)
成果(35462)
(33898)
重点(31879)
(30195)
教育部(29472)
(28973)
课题(28734)
人文(28320)
国家社会(27956)
科研(27695)
期刊
(107684)
经济(107684)
研究(69292)
(37958)
中国(37476)
学报(32899)
(31945)
科学(29641)
管理(29604)
(28209)
金融(28209)
大学(24912)
学学(23554)
农业(21009)
财经(20895)
经济研究(18650)
教育(18419)
技术(18375)
(17847)
业经(17146)
问题(15775)
(14551)
理论(12941)
统计(12477)
技术经济(12283)
商业(12017)
国际(11768)
实践(11575)
(11575)
(10769)
共检索到33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晓辉  黄玖立  
我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在回顾内生货币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历史演变和作用机理,并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静  魏先华  
货币供给是否具有内生性以及内生性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央银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实证分析,从2001年第2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数据上看,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乘数在短期内波动较大,极不稳定;(2)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即货币乘数在长期内也不具有可测性;(3)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汇储备和央行对存款银行债券变动的影响;(4)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现存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银行的预算约束机制,提高再贷款的门槛;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积极推进利率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研究史永东ABSTRACTThispaper,baseduponGrangerCausalitytest,empiricalyanalyzedthemoneysupplyofChina.Theconclusionwas...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敏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后,货币供给的调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1996年,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通过规定贷款限额进行;1996年后,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调控,特别是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使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但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品种的开发,居民可以持有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货币供给呈现很强内生性,央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控制能力减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李慧敏,陈金贤  
本文从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决定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指出现阶段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波动存在着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建渊  陈方正  
现代西方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虽然对货币政策的主张不同,但都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货币供给却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即货币供给的变量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因此,必须加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宇峰  
中国货币政策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而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采用中国1997年1月至2005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鹭鹭  王丹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货币发行权的国家垄断这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虽然,随着利率、汇率的放开,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会得到缓解,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仍然会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困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彬  
中国的实际货币供给量与目标供给量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而且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主要的经济变量间的相关性也较弱,因此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较强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因素既有体制性的因素,也有经济环境的因素。最主要的体制因素就是财政部门对于货币供给的源头性冲击;而中国货币化进程加快和电子货币的发展等环境性因素也使货币供给的精确性进一步降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旭  冯兆云  
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目前,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虽然已多有论述,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外生说"缺少实证检验,"内生说"虽有大量的实证检验,但所采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包括:(1)它偏离了经济学关于判断货币供给内生或外生的标准;(2)它在确定解释变量时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判断标准;其次使用TSLS方法对我国货币的供求函数同时进行了估计。按照明确后的标准,估计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在现阶段依然是外生的。最后澄清了关于货币外生供给的一些误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华  侯传波  陈学彬  
 在回顾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和脉冲反应分析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其中物价和投资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且随着时间延续两者冲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逐渐增大;财政支出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较小;出口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最大。由此,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该增强主动性和前瞻性,并更加重视利率、道义劝告等货币量之外的调控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雄  李剑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入、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宪  余丹  
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本文重点从基础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主要结论是:1994年以前,"对金融机构债权"项目的变动是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具有内生性的主要原因,而从199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则由"国外资产净额"项目即外汇占款的增加主导了我国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影响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使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为减轻货币内生性带来的影响、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应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建立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颖  梁云波  
近年来 ,中国为刺激经济复苏 ,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进行大规模的货币扩张 ,但效果不显著。通过建立货币及其相关因素的经济模型 ,使中国的货币供给更为有效 ,但存在时滞。最后强调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