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7)
2023(8101)
2022(7184)
2021(6628)
2020(6060)
2019(14344)
2018(14384)
2017(30049)
2016(16224)
2015(18964)
2014(19189)
2013(19595)
2012(18543)
2011(17027)
2010(17098)
2009(16437)
2008(16528)
2007(14936)
2006(12971)
2005(11716)
作者
(48891)
(41128)
(40658)
(39053)
(26060)
(19671)
(18866)
(16036)
(15335)
(14723)
(13714)
(13684)
(13030)
(12877)
(12872)
(12728)
(12703)
(12020)
(11913)
(11874)
(10370)
(10174)
(10165)
(9449)
(9210)
(9144)
(9139)
(9115)
(8347)
(8135)
学科
(75491)
经济(75411)
管理(50345)
(50090)
方法(41870)
(40561)
企业(40561)
数学(38380)
数学方法(38154)
(20244)
中国(19411)
(19056)
(16703)
贸易(16697)
(16243)
(14817)
业经(13275)
(13258)
(13094)
银行(13057)
(12644)
财务(12612)
财务管理(12573)
(12437)
(12290)
金融(12288)
地方(11953)
企业财务(11936)
农业(11864)
(10220)
机构
大学(251424)
学院(248572)
(109254)
经济(107120)
管理(97285)
理学(83979)
理学院(83122)
管理学(81902)
管理学院(81457)
研究(80751)
中国(64156)
(52556)
(51692)
科学(47194)
财经(42409)
(41618)
(40684)
(38451)
中心(37567)
研究所(37437)
(35989)
业大(35882)
经济学(34990)
北京(32947)
农业(32484)
经济学院(32047)
财经大学(31632)
(29905)
师范(29609)
(29109)
基金
项目(157319)
科学(123433)
基金(116067)
研究(112703)
(100404)
国家(99638)
科学基金(84830)
社会(72547)
社会科(68955)
社会科学(68936)
基金项目(61122)
(59836)
自然(54990)
自然科(53717)
自然科学(53701)
教育(52997)
自然科学基金(52801)
(51020)
资助(50326)
编号(45186)
成果(37143)
(37003)
重点(35213)
(32845)
教育部(31995)
(31910)
科研(30911)
人文(30823)
课题(30784)
大学(29958)
期刊
(114424)
经济(114424)
研究(73552)
中国(40865)
(39962)
学报(37772)
(35309)
科学(34088)
管理(33667)
(28876)
金融(28876)
大学(28194)
学学(26748)
农业(23255)
财经(21930)
技术(20629)
经济研究(19692)
教育(19454)
(18698)
业经(18455)
问题(16386)
(15291)
理论(13880)
统计(13617)
商业(13481)
技术经济(13327)
国际(12463)
实践(12451)
(12451)
(12303)
共检索到362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路伟  
采用我国1990—2012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VAR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正相关关系,即短期内狭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大于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同时,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滞后影响,即滞后二期后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于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晋华  
Starting from increase rate of money supply and rising of retail proce of commodity,the paper amao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retail price flictuation of commodity during the two time period of serious in flat2ion since the commencement of Chinm's reform and opening pngrarme.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敬宇  王雪梅  
本文以我国2000年1月-2012年5月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稳定物价水平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樊若琛  
中国利率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采用2002年至2014年月度数据,运用计量金融学分析方法,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处理后,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是真正基于市场对货币供求的反应,而是一种"被动"调节,即由大量对外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所形成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中元  曾令华  
理论分析表明,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性标准而言,狭义货币供应量M1优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实证结果表明:M1、M2均与产出和物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1是实际GDP、物价水平变化率的格兰杰原因,M2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变化率则互为格兰杰原因;物价水平变化率对M1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响应,对M2冲击无正向响应。实际GDP对M1冲击有显著、持久的正向响应,对M2冲击有不稳定的正向和负向响应。因此,我国仍应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证发现 ,长期内产出的变化与物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产出的变化主要由实质部门因素确定。而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物价会产生影响。在估计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下的潜在产出增长率、物价和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后 ,得到货币供应量M2 的合理增长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建江  胡国  
本文利用198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运用图示法和模型检验,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中,M2与CPI存在较强相关性;在各时间阶段中,1997-2008年M2与CPI的相关性较1986-1996年强;CPI与M2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文章进一步对检验结果进行了阐释,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明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CPI和GDP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6~2001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与产出、物价相关性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狭义货币m1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自1994年以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和真实经济变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本文的实证研究不支持以货币供应量(无论是m1还是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运信  
本文认为把现金存款比率、超额准备率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子分离开来进行分析的传统方法是不科学的,货币乘数受中央银行以外的因素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货币乘数本身是否可预测。本文评估了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及199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实现程度,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乘数的可预测性还是比较强的,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偏离其目标并不完全是控制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这种程度的偏离是可接受的,也是必要的修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皓原  赵东明  李贤文  
货币市场基金通过进入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进入其他银行的账户,并继续进行存款创造,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本文对我国货币市场基金2004年至2006年3月的净值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扩张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筱颖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晓兵  
从1996年我国使用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到现在已逾16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直观上印证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显著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不断提高,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性也受到理论界的质疑,甚至出现了放弃货币供应量的观点。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可测性与相关性3个方面的考量,利用VAR模型对货币供应量是否可以继续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较为深入的探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乔桂明  刘钟鸣  郑晓玲  
2006年初,我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占款而被迫投放到市场中的货币数量较前几年也庞大了许多,因此,"流动性过剩"的说法便成为了解释这波大牛市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试图从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VAR模型,通过综合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探求目前我国这波大牛市是否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到底有没有强烈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股市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多之间关系不大,股市上涨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功  
影子银行运用自身信用创造功能向社会增加了信贷供给,实际扩大了货币供应量,这对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产生了冲击,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建立相应的VAR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采用信用总量主导的货币政策降低影子银行影响;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弱化货币总量波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降低金融风险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