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4)
2023(4364)
2022(3817)
2021(3640)
2020(3196)
2019(7684)
2018(7796)
2017(16537)
2016(8874)
2015(10242)
2014(10326)
2013(10714)
2012(10093)
2011(9334)
2010(9379)
2009(9138)
2008(8925)
2007(7885)
2006(7141)
2005(6611)
作者
(26044)
(21817)
(21296)
(20551)
(13582)
(10349)
(9988)
(8414)
(8018)
(7866)
(7272)
(6998)
(6950)
(6837)
(6768)
(6609)
(6365)
(6332)
(6310)
(6272)
(5672)
(5300)
(5194)
(5043)
(4810)
(4779)
(4758)
(4736)
(4420)
(4216)
学科
(40778)
经济(40743)
管理(27910)
(27067)
方法(22776)
(21959)
企业(21959)
数学(21259)
数学方法(21169)
(15536)
贸易(15530)
(15311)
中国(12556)
(11682)
(11292)
(9667)
(8874)
(8443)
出口(8442)
出口贸易(8441)
(8316)
银行(8296)
(8059)
(7284)
供销(7283)
(7187)
金融(7187)
业经(6714)
(5764)
(5406)
机构
大学(136847)
学院(134869)
(63447)
经济(62316)
管理(51913)
理学(44411)
理学院(44004)
研究(43541)
管理学(43347)
管理学院(43135)
中国(36948)
(31961)
(28203)
财经(25479)
科学(23630)
(23146)
(22262)
经济学(21179)
研究所(19735)
中心(19644)
经济学院(19433)
财经大学(19108)
(18794)
(18689)
北京(18284)
业大(17355)
(15558)
商学(15308)
商学院(15176)
(15143)
基金
项目(81346)
科学(63815)
基金(61089)
研究(58031)
(52551)
国家(52189)
科学基金(44230)
社会(38938)
社会科(37226)
社会科学(37221)
基金项目(31437)
(29459)
自然(27828)
资助(27657)
自然科(27207)
自然科学(27200)
教育(27095)
自然科学基金(26752)
(25227)
编号(22384)
(19786)
成果(18554)
重点(17488)
教育部(17310)
人文(16603)
国家社会(16418)
(16317)
(16088)
科研(15851)
社科(15490)
期刊
(65809)
经济(65809)
研究(44070)
(22373)
中国(21782)
管理(19632)
(19554)
金融(19554)
学报(19343)
科学(17105)
(16358)
大学(14856)
学学(13939)
财经(13091)
经济研究(12755)
(11997)
(11179)
技术(11008)
农业(10992)
业经(10589)
国际(10412)
问题(10039)
教育(8744)
理论(8703)
商业(8380)
统计(8323)
实践(7816)
(7816)
(7065)
技术经济(7059)
共检索到206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筱颖  
货币供应量是否仍然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要看其是否可控,也要看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采用1994-2004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增强,货币供给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有一两年时滞,近期内仍适合作为中介目标,但政策操作需要有前瞻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证发现 ,长期内产出的变化与物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没有必然的关系 ,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产出的变化主要由实质部门因素确定。而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物价会产生影响。在估计出经济达到均衡状态下的潜在产出增长率、物价和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后 ,得到货币供应量M2 的合理增长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明  
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我国季度CPI和GDP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中国1986~2001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与产出、物价相关性进行协整分析。有很强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狭义货币m1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m2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自1994年以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2和真实经济变量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减弱,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本文的实证研究不支持以货币供应量(无论是m1还是m2)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中元  曾令华  
理论分析表明,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相关性标准而言,狭义货币供应量M1优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实证结果表明:M1、M2均与产出和物价之间存在协整关系,M1是实际GDP、物价水平变化率的格兰杰原因,M2与实际GDP、物价水平变化率则互为格兰杰原因;物价水平变化率对M1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响应,对M2冲击无正向响应。实际GDP对M1冲击有显著、持久的正向响应,对M2冲击有不稳定的正向和负向响应。因此,我国仍应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将M2作为观测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昕  刘玉峰  
货币供给、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会因新的经济背景而呈现不同的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52~2010年的数据,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水平和真实产量与M0、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M1不存在协整关系。然后构建一个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冲击对真实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货币短期内(3年)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继而引入利率,建立四变量VAR模型,发现,利率对于研究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张艾莲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depends on the period of business cycle。By recognizing the monetary policy regime switching and testing for the money-output relationships,we find that in China's economy,tight monetary policy slow the economy in the boom more than easy monetary policy accelerates the economy in the recession.At current situations,the targets of robust monetary policy are to stimulus nominal economy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demand.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路伟  
采用我国1990—2012年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在单整和Johansen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VAR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正相关关系,即短期内狭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大于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正相关性;同时,我国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不同的滞后影响,即滞后二期后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于狭义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晋华  
Starting from increase rate of money supply and rising of retail proce of commodity,the paper amao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retail price flictuation of commodity during the two time period of serious in flat2ion since the commencement of Chinm's reform and opening pngrarme.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敬宇  王雪梅  
本文以我国2000年1月-2012年5月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稳定物价水平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菊梅  高岳林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主要手段。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将引起消费价格的上涨。文章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研究物价稳定的代表指标,在总结各种测算时滞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三种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时滞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时,测算出的时滞也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常玉春  
本文利用我国 90年代以来的季度经济数据 ,通过对AD AS方程的拟合 ,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现阶段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已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原因在于 ,公众预期的变化和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扭曲了货币政策传导 ,而证券市场的反常波动又经常造成货币的大量“漏损”。因此本文认为 ,目前央行可尝试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利率指标的混合货币政策规则 ,作为对现行货币供应量规则的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青马  雷洪光  胡正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价格三者之间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当中,仅M1与价格及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M0和M2均不存在。以此为基础文章构建了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3),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价格和产出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狭义货币供给(M1)具有显著中性的特征,而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将导致产出和价格同向变动,但是产出变动对货币供给冲击更为敏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丽  
本文基于现代货币数量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和M2与物价及产出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M1优于M2及M0,但总体而言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不强,其原因是M1、M2的可控性、可测性及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在不断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斯特  
文章利用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样本数据,对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进行协整检验,同时基于SVAR模型对二者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析,研究结论是: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具有滞后效应,前5期为负效应,随后转为正效应;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即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有着长期的负的影响;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由自身的滞后项引起,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