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1)
2023(16033)
2022(13020)
2021(12121)
2020(10245)
2019(22811)
2018(22705)
2017(44651)
2016(23697)
2015(26561)
2014(26530)
2013(25403)
2012(22999)
2011(20305)
2010(20518)
2009(19127)
2008(18742)
2007(16478)
2006(14518)
2005(13297)
作者
(63474)
(52582)
(52403)
(50129)
(33599)
(24854)
(24030)
(20320)
(20062)
(18559)
(17865)
(17782)
(16561)
(16322)
(16318)
(16111)
(15687)
(15359)
(15258)
(15039)
(12940)
(12828)
(12423)
(12108)
(11923)
(11887)
(11575)
(11485)
(10385)
(10174)
学科
(94103)
经济(93957)
管理(73044)
(71202)
(58635)
企业(58635)
方法(42450)
数学(36286)
数学方法(35871)
中国(30599)
(28889)
(27602)
(25182)
业经(23660)
(19183)
银行(19166)
(18227)
(17787)
财务(17732)
财务管理(17688)
(17485)
贸易(17473)
农业(17455)
(17150)
(17096)
(17019)
金融(17016)
企业财务(16779)
理论(15617)
地方(15227)
机构
大学(331141)
学院(329416)
(140772)
经济(138013)
管理(130666)
理学(111991)
理学院(110913)
管理学(109213)
管理学院(108584)
研究(103631)
中国(83582)
(72092)
(68023)
科学(57080)
财经(56717)
(51584)
中心(49115)
(48644)
(48488)
经济学(44802)
(44517)
研究所(43228)
北京(42512)
财经大学(42462)
业大(42375)
(41181)
师范(40829)
经济学院(40457)
(38280)
(37901)
基金
项目(217241)
科学(173572)
研究(164812)
基金(160720)
(137861)
国家(136443)
科学基金(118914)
社会(108765)
社会科(102915)
社会科学(102889)
基金项目(84350)
(82807)
教育(76590)
自然(73453)
自然科(71735)
自然科学(71715)
自然科学基金(70415)
(69545)
编号(67017)
资助(64168)
成果(55113)
(49947)
重点(48426)
(46182)
国家社会(45919)
(45826)
(45807)
课题(45384)
教育部(44280)
人文(43388)
期刊
(153896)
经济(153896)
研究(102097)
中国(63667)
(56841)
管理(50146)
学报(43468)
科学(42218)
(41583)
(37160)
金融(37160)
大学(35837)
教育(34472)
学学(33664)
技术(28882)
财经(28608)
农业(27844)
业经(25437)
经济研究(24771)
(24497)
问题(21159)
(17023)
理论(16642)
现代(15432)
技术经济(15246)
实践(14910)
(14910)
(14816)
商业(14800)
财会(14715)
共检索到492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责任保险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遗憾的是,我国责任保险法制的落后阻滞了责任保险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修正责任保险仍然是我国《保险法》未来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责任保险的先进立法经验,责任保险的修正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责任保险应独立于"财产保险合同",采用"人身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和"责任保险"之"三分法";责任保险的权义结构,应坚持"免责请求权—保险金给付义务"和"防御请求权—抗辩义务"之"二元论";在理赔程序上,责任保险应突破"分离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林  康雷闪  
责任保险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遗憾的是,我国责任保险法制的落后阻滞了责任保险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修正责任保险仍然是我国《保险法》未来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依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责任保险的先进立法经验,责任保险的修正应按以下思路进行:责任保险应独立于"财产保险合同",采用"人身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和"责任保险"之"三分法";责任保险的权义结构,应坚持"免责请求权—保险金给付义务"和"防御请求权—抗辩义务"之"二元论";在理赔程序上,责任保险应突破"分离原则",使保险人参与责任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责任保险以化解矛盾纠纷之功效,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遗憾的是,我国责任保险法制因受制于"分离原则"的缘故,实务运作中问题迭出,导致责任保险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功效受到严重阻滞。为此,近代各国立法例莫不在兼顾"分离原则"基础上,设想出诸多制度来避免"分离原则"之弊病。然而,这些制度安排"为德不卒",迫使现代立法例在突破"分离原则"基础上制定出三种模式:直接请求权模式、参与权模式和防御义务模式。从责任保险缔结目的、主体权益保护以及纠纷解决效率考量,我国责任保险法制进行未来改革时,应该选择"防御义务模式",方能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需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庆劼  
医疗责任保险可分为自愿与强制两种模式,大部分学者赞同强制立法,但理由并不充分。笔者认为,传统理由基本局限于国家强制性行为的"老四条",按照"老四条"的逻辑框架,只有少数市场需要国家强制,医疗责任保险并不在此之列。斯蒂格利茨提出解释国家强制性行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因为几乎全部市场都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所以政府干预也应该涉及更广阔的范围,医疗责任保险正属于这样一个范围。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从患者对草根医疗机构的逆向选择、医患纠纷中医疗机构的道德风险、医务人员医疗工作中的道德风险这三重医疗责任中最重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入手,论证了医疗责任保险强制立法的必要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建晖  易艳娟  
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是指任意责任保险中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享有的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予赔偿的权利,我国最新修订的《保险法》第65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本文在区分强制责任保险和任意责任保险的第三人请求权基础上,深入阐述了责任保险第三人代位请求权在我国的基础和意义,以期对新法的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责任保险事故因其"延伸性"特质而与一般财产保险有异,成为责任保险法制中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随着责任保险从"纯粹损失填补保险"嬗变为"诉讼保险",责任保险事故认定标准也随之转变,"受请求说"主流地位得以确立,成为责任保险立法例及判例的现代发展趋向。但我国《保险法》却未适应时代需求与现代立法趋势做出修改,呈现出诸多不足。为满足责任保险的缔约目的,更为解释论上的连贯性,我国责任保险未来修改时应选择"受请求说"作为责任保险事故认定标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玉林  
责任保险事故因其"延伸性"特质而与一般财产保险有异,成为责任保险法制中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随着责任保险从"纯粹损失填补保险"嬗变为"诉讼保险",责任保险事故认定标准也随之转变,"受请求说"主流地位得以确立,成为责任保险立法例及判例的现代发展趋向。但我国《保险法》却未适应时代需求与现代立法趋势做出修改,呈现出诸多不足。为满足责任保险的缔约目的,更为解释论上的连贯性,我国责任保险未来修改时应选择"受请求说"作为责任保险事故认定标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宏涛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着产品责任风险,因此,其可以作为投保人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在签订产品责任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投保产品的属性、产品数量与价格、产品使用主体与使用时间、承保区域范围、产品出险记录、出险频率以及造成损害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保险费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力毅  
虽然两岸在构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制度时都宣称要以车祸事故受害人的利益保护为制度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但相较于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通过编织天衣无缝的保险法律网、构建完善的保险保障模式、赋予受害人直接请求权以努力实现受害人利益保护的最大化,大陆《交强险条例》的许多相应规定却仍按照任意责任保险的模式予以设计,其实并未真正落实受害人保护的精神。此外为使受害人的损害尽快得到填补,两岸都在原有责任保险的框架中融入了一些无过失保险的因素,但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故而以《交强险条例》实施已届十年为契机,通过参酌台湾地区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成熟经验,我们可知大陆有关交强险的诸多具体规则乃至整体框架设计其实都存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传俭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现代保险服务业上升到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保险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保险功能回归到经济补偿机制和强化风险管理核心功能,这既是保险服务业能够服务于国家社会治理的原因,也是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基本要求。保险服务业要根据政府和市场对保险服务业的需求,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税收优惠和扶持政策,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服务采购、保障民生和协助企业提质增效,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管控能力,在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暴子睿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增加以及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溢油风险越来越高。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能有效地保障船舶油污损害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我国已意识到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相关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的出台解决了保险范围、保险额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也给我国油轮市场带来一定压力。在分析新规定的优势和不足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永兴  宋玉峰  
因此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既坚持"国家统治"的政治本质,又充分认识到国家履行其社会职能的基础重要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十九大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思想,说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目标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视角出发,理清国家治理问题的内在历史发展逻辑,探寻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绍芬  
中国《保险法》于2009年增订责任保险受损害的第三人(下称第三受害人)在被保险人对其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后,若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第三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但是,"强制责任保险"属于法定保险,肩负着社会公益性、衡平社会正义、保证第三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基本补偿等使命。据此,对该法定保险直接请求权的适用条件应如何构思?为此,应先分析强制责任保险设立的目的;再析述支撑强制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法理;应检视第三受害人依据现行责任保险直接请求权的条件行使权利时,可能遭遇的难题等。经过论证后的结论是:强制责任保险第三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应与被保险人同时存在,且不须附加条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谢莹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本文运用生态分析方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国家治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审计必须适应新环境,因此需要健全完善与履行新职责新使命相适应的审计管理体制。基于对以上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解,试图诠释我国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与思路:以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目标;通过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增强审计管理体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环境的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