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3)
2023(17265)
2022(14779)
2021(14137)
2020(11687)
2019(26691)
2018(26458)
2017(51585)
2016(27940)
2015(31427)
2014(31714)
2013(31466)
2012(29392)
2011(26440)
2010(27155)
2009(25445)
2008(24770)
2007(22056)
2006(20023)
2005(18315)
作者
(79976)
(65848)
(65447)
(62664)
(42064)
(31312)
(30073)
(25591)
(25043)
(24086)
(22334)
(22328)
(21201)
(20891)
(20579)
(20365)
(19472)
(19314)
(18869)
(18808)
(16681)
(16181)
(15909)
(15159)
(15000)
(14866)
(14731)
(14705)
(13359)
(12965)
学科
(111824)
经济(111703)
管理(84098)
(80712)
(65647)
企业(65647)
方法(44501)
(42326)
中国(39993)
数学(38437)
数学方法(38003)
(32756)
(29838)
银行(29799)
(29667)
金融(29666)
地方(29513)
(28691)
(26795)
业经(25809)
(22978)
财务(22902)
财务管理(22847)
(22173)
(21807)
农业(21796)
企业财务(21757)
(21259)
贸易(21238)
税收(20713)
机构
学院(392634)
大学(391956)
(161024)
经济(157295)
管理(152375)
研究(134715)
理学(129502)
理学院(128073)
管理学(126167)
管理学院(125436)
中国(109578)
(87693)
(84883)
科学(79878)
(68295)
财经(64872)
中心(61916)
研究所(60677)
(60457)
(59725)
(58571)
北京(55224)
业大(53082)
(51604)
师范(51190)
(49424)
(48501)
经济学(48170)
财经大学(47634)
农业(45944)
基金
项目(249841)
科学(195670)
研究(189246)
基金(178637)
(153231)
国家(151853)
科学基金(130154)
社会(117694)
社会科(111609)
社会科学(111582)
(97537)
基金项目(93937)
教育(85973)
自然(81846)
(81661)
自然科(79859)
自然科学(79841)
编号(79494)
自然科学基金(78366)
资助(74674)
成果(67049)
(56324)
重点(55436)
(55276)
课题(54821)
(51874)
项目编号(49428)
创新(48357)
(47816)
教育部(47610)
期刊
(185814)
经济(185814)
研究(131401)
中国(82761)
(69173)
管理(57132)
学报(55474)
(55007)
(52192)
金融(52192)
科学(51505)
教育(46278)
大学(42462)
学学(39665)
农业(37359)
技术(33254)
财经(31470)
业经(30555)
经济研究(29748)
(26723)
问题(24234)
理论(20672)
图书(20289)
(19605)
(18999)
技术经济(18880)
实践(18832)
(18832)
(18424)
科技(18341)
共检索到621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封北麟  何利辉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然而,从世界范围看,二者结合如果仅依靠市场机制推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借助"政府有形的手",引导金融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与应用,培育和形成自我驱动的科技金融市场。一、我国财税支持科技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文宗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非金融支付行业也逐渐兴起并快速渗透融合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形成巨大经济社会价值的同时,更是助推了中国消费模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虽然,近年来非金融支付行业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部分财税政策不适用及财税政策空白等问题,使非金融支付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尤其是"营改增"后,大多数非金融支付类公司因其成本及收入的特殊性,而面临着税负不降反增的后果,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为了进一步支持并助推非金融支付行业的发展,建议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尽快调整并完善相应的税收政策,使非金融支付行业的税收缴纳更为合理,从而为非金融支付行业的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嘉祥  
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17年11月7日,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批示:"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在经济运行"新常态化"的情况下,支持小微企业对我国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推动供给侧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财税政策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政府日益重视小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叶翠青  汪文志  
由金融与科技碰撞而形成的科技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深度融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如何利用好这一新生事物,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已成为这一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从科技金融的基本概念入手,梳理出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科技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中小企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当前,我国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工作仍处于幼稚期,尚未形成社会化的科技金融体系,不能为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应用和推广的长期有效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有制度保障的支撑体系,未能形成金融资本在科技金融领域自我循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晓梅  黄新明  
"陇药"产业作为甘肃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得到了国家和甘肃省一系列产业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为"陇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促进"陇药"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财税金融政策,并结合"陇药"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庆宾  乔彩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水、资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昱  
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推动了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储能产业推广与应用成为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储能技术研发和推广仍处于刚刚起步时期,储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要想推动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财政支持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本文通过描述当前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立足于发达国家推进储能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实践,通过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从财税支持与税收优惠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构建推动我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应注重利用财政政策支持储能技术研发、引导和鼓励电储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靖  
在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能源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效率,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总体仍处于初期阶段,要向新能源利用转型,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都亟待解决。本文认为加快新能源发展,当前需要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并对构建推动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唐红祥  许露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是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的财税支持政策,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财税支持政策的现状及不足,并从优化财税激励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制定财税支持总体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旭鹏   陈挺   刘思佳  
研究支持储能发展的国内外财税金融政策,对于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促进储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储能作为支持绿色发展的技术手段之一,是稳妥推进“双碳”战略目标和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载体,推动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需要国家从财税金融政策上给予支持保障。为此,本文基于财税和金融两个政策视角,比较分析国内外在支持储能发展方面的财税金融政策特征及其差异。分析得出,国内外储能支持政策各有特色,国外倾向于在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储能发展的财税法案,并基于加速折旧、税收抵免、研发补贴等方式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国内侧重于由地方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容量+电量”开展补贴,通过设置补贴年限与补贴金额上限,基于投资比例、一次性奖励、贷款贴息等方式开展差异化补贴。虽然我国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储能的发展,但在储能补贴与地方财政承载力协同、财税政策协同及金融支持储能的指标界定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财税层面应注重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协同设计,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金融层面应完善对储能项目的指标界定,强化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评估建设,丰富支持储能项目的金融产品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黄瑶妮  张东升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外部性,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生产扭曲,市场资源配置低效。因此,政府作用必不可少,要通过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来发挥引导及支持作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源除了科技发展政策与管理模式本身的问题外,财税政策的不适应与不匹配也是重要原因。现阶段,政府应从宏观角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通过财政支出政策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而且要进一步落实对科研实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进一步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中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各项举措,并通过金融等其他配套措施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成本,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动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博  
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关键之所在。本文选取辽宁省内多家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对现行财税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严谨、细致、深入的研究,以此找出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政策建议,旨在发挥财税与金融政策合力,达到"1+1>2"的实际效果,以更好支持辽宁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及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曼莹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世界现代服务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本文就如何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从财税政策激励、扶持角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良海  侯英  
低碳经济已经被看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否定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即在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健康的发展,实现代价最小的经济增长。本文从财税政策调整和配套机制建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入手,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从理论基础上分析财税政策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对国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配套机制方面的政策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