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0)
2023(14464)
2022(12428)
2021(11581)
2020(10119)
2019(22927)
2018(22830)
2017(44642)
2016(24692)
2015(27992)
2014(28435)
2013(27914)
2012(26301)
2011(23632)
2010(24159)
2009(23075)
2008(23344)
2007(21398)
2006(18908)
2005(17400)
作者
(71253)
(59360)
(59280)
(56951)
(37814)
(28239)
(27380)
(23022)
(22230)
(21558)
(20120)
(19876)
(18961)
(18889)
(18875)
(18468)
(18005)
(17605)
(17370)
(17058)
(14919)
(14777)
(14540)
(13556)
(13470)
(13364)
(13347)
(13219)
(12057)
(11836)
学科
(95546)
经济(95409)
管理(78464)
(73929)
(59735)
企业(59735)
方法(42754)
(39882)
数学(37795)
数学方法(37403)
中国(30364)
(28729)
(28320)
(21926)
财务(21874)
财务管理(21809)
(21533)
银行(21496)
业经(20709)
企业财务(20687)
(20386)
(19260)
贸易(19251)
(18767)
地方(18573)
(18524)
(18522)
金融(18514)
(18484)
农业(17727)
机构
学院(354512)
大学(354085)
(148910)
经济(145567)
管理(134452)
研究(118481)
理学(113394)
理学院(112226)
管理学(110443)
管理学院(109776)
中国(96450)
(83063)
(74612)
科学(69113)
财经(61142)
(60588)
(58394)
(56400)
中心(55464)
(55096)
研究所(53735)
业大(49406)
北京(47525)
经济学(46129)
农业(45870)
财经大学(44748)
(44157)
(43824)
师范(43381)
(42373)
基金
项目(220759)
科学(172832)
研究(165045)
基金(158898)
(136590)
国家(135431)
科学基金(115502)
社会(103893)
社会科(98451)
社会科学(98424)
(86648)
基金项目(82967)
教育(76702)
自然(72596)
(72499)
自然科(70849)
自然科学(70828)
自然科学基金(69586)
编号(68609)
资助(66407)
成果(58272)
(50248)
重点(49730)
课题(48164)
(46805)
(45397)
(44695)
(43556)
教育部(43225)
创新(42599)
期刊
(169213)
经济(169213)
研究(113180)
中国(75256)
(69284)
(53218)
学报(51959)
管理(49422)
科学(46868)
(42816)
金融(42816)
大学(39864)
教育(37884)
学学(37541)
农业(35015)
财经(31237)
技术(30256)
经济研究(27397)
业经(27274)
(26656)
问题(22485)
(19525)
理论(18206)
(17831)
技术经济(17341)
财会(17140)
统计(17132)
(16654)
会计(16639)
实践(16298)
共检索到553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财政运行困难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大痼疾 ,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危害更大。本文试图从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政策操作三个角度来分析形成我国财政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并提出了防范财政风险的政策、制度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施青军  
我国自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内债务的发行量急剧扩大,债务依存度也大幅度提高,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数以万计的不良资产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人士对我国财政所面临风险的关注和担忧。我国当前的财政风险究竟有多大?我们能否继续增发国债?对于财政面临的风险,应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来防范和化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在干预公共风险的过程中,政府会承受各种各样的支出压力,这些支出压力表现为政府的各种形式的负债,即未来一个时期政府资源的流出。作为公共主体,政府面对的债务是不确定的,不能仅仅从会计学角度来认定。公共债务与经济总量是一种历史的循环关系,不同的循环状态决定了政府财政风险是趋向收敛还是发散。不同的债务结构对经济总量及其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具有不同的风险。认清不同公共债务类型的来源、不确定性程度及其风险可控性,是把握公共债务与经济总量的关联向哪一种循环转化的重要一环,仅仅关注债务总量是远远不够的,抽象地谈公共债务负担率的高低没有意义。改善公共债务结构,降低整个公共债务的不确定性程度至关重要,这比控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维涛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及市场化进程中,整个地方财政体系尚处于不尽完善的状况,地方财政困难及风险已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甚至危及地方的社会稳定。本文从财政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入手,就如何防范与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刚强  姚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心源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宏观政策"定了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在新一年的经济形势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是毫无疑问的政策选择。从2009年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会引起像迪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彦民  
2004年底中央决定将实施6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本文从财政风险变化角度解释财政政策转型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两大类、共16个指标反映的财政风险程度的单独和综合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总体上减低了财政风险程度。尽管某些直接关联指标体现的财政风险程度有所上升,但总体上我们具有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能力;而社会经济运行本身的发展态势却使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实施失去了必要性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为稳健型财政政策是恰逢其时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纯  孟娜  
长期的计划财政积累了我国财政支付的风险 ,集中表现为赤字和膨胀的债务。笔者将在本文中从我国财政现状出发 ,立论财政风险和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正相关联 ,剖析影响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并指出舒缓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斌  
通过理论分析来识别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财政风险,并运用动态计量模型检验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财政风险的动态影响效应和程度。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财政政策会导致财政风险增加,货币政策将会使财政风险部分降低;从影响的强度上来说,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能引起财政风险的变动,但二者都不是财政风险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俐  杨志勇  
国债风险是财政风险中的核心内容 ,控制风险的思路不能囿于国债总量的控制 ,还要注重国债结构管理所能发挥的作用。本文从国债再融资风险的角度 ,分析了国债结构管理在防范财政风险中的作用 ,并对我国国债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 ,笔者提出 ,为降低我国财政风险 ,目前应该增加长期债券比例 ,形成一个均衡的债务期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凤鸣  
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我国的财政风险也在日益加剧。在分析财政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经济体制的转变,阐明了规避财政风险的切入点及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立峰  
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指的是基于某些经济约束条件下的、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考虑多种经济要素协调性的国家债务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模式。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与财政风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国债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必须反映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内在需要 ,并为这种内在需要服务。宏观经济对于国债的负担能力是财政稳定运行的基础 ,也是国债政策作用的现实基础。对国债负担或风险的分析不应局限在某些固定的界线范围 ,而应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大海  
2010年4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而后逐渐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造成金融市场新的动荡,引发国际社会对于全球范围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的高度关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张斌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以利于形成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是政府重塑调控经济的手段,以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本文称之为"双向改革"。本文试图说明,"双向改革"的制度摩擦是导致财政风险的重要原因。通过使用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确实存在体制改革摩擦即制度性摩擦,这种制度性摩擦不仅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双向改革"的风险化解效果,而且自身也导致了新的风险产生。因此,探索和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斌  
一、地方财政风险成因分析地方财政风险是在给定的不确定外部环境下,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资源无力履行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以至于给经济、社会稳定带来损害的一种可能性。它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突出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有限性与财政支出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隐藏在地方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对地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