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8)
- 2023(14211)
- 2022(12218)
- 2021(11421)
- 2020(9859)
- 2019(22749)
- 2018(22581)
- 2017(43809)
- 2016(24001)
- 2015(27521)
- 2014(27734)
- 2013(27454)
- 2012(25615)
- 2011(22991)
- 2010(23294)
- 2009(21819)
- 2008(22027)
- 2007(19918)
- 2006(17483)
- 2005(15900)
- 学科
- 济(92350)
- 经济(92218)
- 管理(75399)
- 业(69096)
- 企(56717)
- 企业(56717)
- 方法(40787)
- 财(38743)
- 数学(35455)
- 数学方法(35131)
- 农(28226)
- 中国(27566)
- 制(25469)
- 务(21193)
- 财务(21154)
- 业经(21131)
- 财务管理(21077)
- 企业财务(19914)
- 地方(19498)
- 贸(18397)
- 贸易(18387)
- 学(18107)
- 农业(17898)
- 易(17876)
- 银(17566)
- 银行(17521)
- 体(16773)
- 行(16558)
- 理论(15411)
- 融(15295)
- 机构
- 学院(344127)
- 大学(343620)
- 济(139349)
- 经济(136183)
- 管理(128377)
- 研究(111913)
- 理学(109296)
- 理学院(108046)
- 管理学(106379)
- 管理学院(105717)
- 中国(87759)
- 财(77664)
- 京(72575)
- 科学(67186)
- 财经(57164)
- 所(56920)
- 农(56198)
- 江(54766)
- 中心(52652)
- 经(51413)
- 研究所(50495)
- 业大(49178)
- 北京(45666)
- 范(44809)
- 师范(44393)
- 农业(44117)
- 经济学(43351)
- 州(43023)
- 财经大学(41883)
- 院(39887)
- 基金
- 项目(217316)
- 科学(169552)
- 研究(163116)
- 基金(155357)
- 家(133765)
- 国家(132564)
- 科学基金(113012)
- 社会(102021)
- 社会科(96519)
- 社会科学(96488)
- 省(86183)
- 基金项目(82872)
- 教育(76194)
- 划(71623)
- 自然(71077)
- 自然科(69319)
- 自然科学(69299)
- 编号(68450)
- 自然科学基金(68074)
- 资助(62750)
- 成果(57482)
- 部(48877)
- 重点(48846)
- 课题(47276)
- 发(46518)
- 创(45393)
- 制(43943)
- 性(42470)
- 创新(42425)
- 教育部(42120)
- 期刊
- 济(160396)
- 经济(160396)
- 研究(107059)
- 中国(72042)
- 财(66990)
- 学报(51472)
- 农(50736)
- 管理(45970)
- 科学(45929)
- 大学(39253)
- 教育(39228)
- 学学(36598)
- 融(33756)
- 金融(33756)
- 农业(33500)
- 技术(29528)
- 财经(29067)
- 业经(26552)
- 经济研究(25574)
- 经(24945)
- 问题(22050)
- 贸(18016)
- 财会(17698)
- 业(17373)
- 理论(16884)
- 版(16883)
- 图书(16835)
- 会计(16639)
- 技术经济(16477)
- 商业(15867)
共检索到52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缪小林 赵一心
政府进行良好财政治理要求提升财政透明度,而预算公开是提升财政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9~2016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数据,从整体水平、公开主体与公开客体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开主体、公开客体及公开环境三个层面探析了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预算公开 预算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真 郝麦红
本文基于2011~2015年26省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政治因素、财政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对不同地区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并利用夏普利值分解,分析不同地区各个因素的贡献率,从而区分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腐败事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和网络普及率对财政透明度意义重大;中部地区,政府规模、失业率、非税收入的比重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政府规模、财政赤字、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因素与其联系最为紧密。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官员的行为监督,提高官员的执政素质;制定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各种非法寻租;坚持发展经济,继续扩大高等教育普及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透明度 区域差异 主导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瑜
财政透明度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透明度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基于此,提高政府财政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信息 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华
财政民主化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标是建立民主财政。在民主财政下,公众能够对财政事务发表意见,参与财政决策,财政决策能够充分反映民意。财政监督则是财政民主化的重要保障与实现形式。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预算的公开与透明。预算透明是财政民主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翟司霞
21世纪以来,财政预算透明度受到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界定了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概念,从预算公开的法规性、及时性,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具体性、易懂性和获取预算信息的便利性等七方面,系统构造了70项衡量我国预算透明度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这一指标体系评价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的现状,并将其与国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预算透明度总指数为51%。
关键词:
中央财政预算 透明度 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倩
财政透明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政府履行财政受托责任的必由之路。财政信息公开是财政透明度的本质规定和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就财政信息公开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首先在明确界定财政信息公开的基础上,指出财政信息公开要有一定的"度",应遵循一定的及时性与频率;然后梳理国际组织有关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基本标准,考察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数据信息公开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信息 信息公开 财政透明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王曼虹
财政透明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财政透明度的实现离不开政府财政信息建设。我国现行以预算会计报告为核心的财政信息过于简单且缺乏系统性,使财政与经济政策的选择乃至预算的编制缺乏充分依据。笔者认为,深入研究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问题,使政府财务报告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间的重要信息源和体现政府财政透明度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政府财务报告 预算执行报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以及实现民主理财、科学理财和依法理财的最佳切入点,因为预算透明是政治民主与管理监督有效的前提,本文在分析借鉴有关预算透明的国际标准与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预算透明的现实依据,并指出实施预算透明应从法制建设、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加强建设和深化改革。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预算透明 民主监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俊华 朱符洁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程度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公民民主权力的实现。本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财政透明四大核心原则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预算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以91个中央级部门为对象,对预算透明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五年来中央级部门预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预算报表公布率不高、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统一、信息公开的便捷性和易懂性不足、经济分类信息缺失较多等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健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机制、建立互动...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预算透明度 中央部门预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申亮 王玉燕
在财政透明度推动过程中,公众和政府官员形成了动态的利益博弈关系。在分别构建无奖惩条件下、实施惩罚机制下和奖惩并存机制的财政透明度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表明:(1)当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一种自发行为时,财政透明度不会达到社会满意的程度;(2)强有力的惩罚是保证官员认真履行提高财政透明度责任的首要条件;(3)公众监督是促进官员提升财政透明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现阶段,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严格财政透明度考核指标、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参与式预算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公众监督 博弈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申亮 王玉燕
在财政透明度推动过程中,公众和政府官员形成了动态的利益博弈关系。在分别构建无奖惩条件下、实施惩罚机制下和奖惩并存机制的财政透明度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表明:(1)当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一种自发行为时,财政透明度不会达到社会满意的程度;(2)强有力的惩罚是保证官员认真履行提高财政透明度责任的首要条件;(3)公众监督是促进官员提升财政透明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现阶段,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严格财政透明度考核指标、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参与式预算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公众监督 博弈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鹏 阎川
财政透明是良好财政治理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财政民主和预算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社会因素、财政绩效因素、资源能力因素影响财政透明度提升的机制和程度如何,是财政信息公开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提升环境评估模型,实证检验发现:地区财政透明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居民受高等教育比例、地区FDI等指标存在高度正相关,与地区城镇化、老龄化等指标关联不高,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债务状况。文章从财政信息公开的"度"、地方主体税种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中国财政信息公开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财政信息公开 驱动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星 李洪利 张弛
以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测算民生财政支出绩效,探讨预算约束、财政透明度对民生财政支出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预算约束与民生财政支出绩效负相关,硬化预算约束有利于民生财政支出绩效提高;财政透明度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财政透明度越高,硬化预算约束提高民生财政支出绩效作用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硬化预算约束对不同地区、不同民生项目的支出绩效作用存在差异,财政透明度对预算约束和民生财政支出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预算改革的进程中,应就不同地区、不同民生项目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各地区、各民生项目支出绩效协同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