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8)
- 2023(13547)
- 2022(11919)
- 2021(11410)
- 2020(9673)
- 2019(22301)
- 2018(22297)
- 2017(43362)
- 2016(23744)
- 2015(26944)
- 2014(27303)
- 2013(27060)
- 2012(24787)
- 2011(22173)
- 2010(22493)
- 2009(20931)
- 2008(20854)
- 2007(18364)
- 2006(16334)
- 2005(14641)
- 学科
- 济(89431)
- 经济(89295)
- 管理(76651)
- 业(69316)
- 企(58912)
- 企业(58912)
- 方法(41218)
- 财(36626)
- 数学(35538)
- 数学方法(35143)
- 中国(27081)
- 农(24422)
- 制(23980)
- 业经(20473)
- 务(19886)
- 财务(19816)
- 财务管理(19759)
- 学(19018)
- 企业财务(18748)
- 地方(17515)
- 银(16724)
- 贸(16717)
- 贸易(16707)
- 银行(16687)
- 易(16291)
- 体(16130)
- 行(15791)
- 理论(15714)
- 农业(15247)
- 和(15043)
- 机构
- 大学(339241)
- 学院(337433)
- 管理(133566)
- 济(133473)
- 经济(130456)
- 理学(115005)
- 理学院(113758)
- 管理学(111962)
- 管理学院(111348)
- 研究(109487)
- 中国(83634)
- 财(73295)
- 京(72362)
- 科学(66454)
- 所(54932)
- 财经(54589)
- 江(49511)
- 农(49297)
- 经(49244)
- 研究所(49143)
- 中心(49103)
- 业大(47623)
- 北京(46169)
- 范(43218)
- 师范(42855)
- 财经大学(40300)
- 州(40033)
- 经济学(39993)
- 院(39873)
- 农业(38440)
- 基金
- 项目(222705)
- 科学(174127)
- 研究(166389)
- 基金(160255)
- 家(138001)
- 国家(136850)
- 科学基金(117403)
- 社会(103435)
- 社会科(97924)
- 社会科学(97895)
- 省(86722)
- 基金项目(85419)
- 教育(76597)
- 自然(75250)
- 自然科(73381)
- 自然科学(73366)
- 划(72518)
- 自然科学基金(72025)
- 编号(69447)
- 资助(65993)
- 成果(57861)
- 部(49565)
- 重点(49305)
- 课题(47607)
- 发(46289)
- 创(46218)
- 制(43844)
- 项目编号(43478)
- 创新(43089)
- 教育部(42797)
- 期刊
- 济(149754)
- 经济(149754)
- 研究(105037)
- 中国(65899)
- 财(60132)
- 学报(50477)
- 管理(49981)
- 科学(45918)
- 农(44564)
- 大学(38679)
- 教育(38212)
- 学学(36312)
- 融(30730)
- 金融(30730)
- 农业(30471)
- 技术(28637)
- 财经(27043)
- 业经(24237)
- 经济研究(23756)
- 经(22894)
- 问题(19931)
- 理论(17872)
- 图书(17200)
- 实践(16336)
- 践(16336)
- 技术经济(15767)
- 科技(15553)
- 财会(15545)
- 现代(15418)
- 会计(15281)
共检索到50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瑜
财政透明度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高财政透明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透明度程度仍然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基于此,提高政府财政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的共识和政府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信息 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笑霞
政府向公众提供政府财务报告,是提高财政透明度、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财政透明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高财政透明度,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具体而言,应当从报告目标、报告主体、会计基础、核算范围等方面对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逐步建立我国的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但是,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工程,应当采用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来进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军平
基于对我国省级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的调查,本文研究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制度主要是通过道德的感召而不是法律的强制来对财政透明度施加影响,在整体水平上,制度对于财政信息的公开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比较有限。由于制度条文规定的差异所引致的激励效应不一样等方面的原因,在层次差异上,制度对态度责任心的提升效应相比对实质信息公开的促进效应要显著得多。而在主体差异方面,相比对于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作用,制度对非行政部门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要小得多;制度对财政透明度的推动效应与各单位所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态度责任心的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平
财政透明度是优质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是促进效率、保障政府和官员负起责任的一种方法。财政透明度由此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财政透明度建设起步较晚,目前来看虽然已有明显改观,但仍和国际上的规范性做法存在很大差距。立足国际视角,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可从转变政府意识、修订有关法律、加强预算准备、改进政府收支分类系统、发展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系统、建设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预算 部门预算 预算公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婷
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有效促进政府办事效率,规范政府行为,改善民生水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政府管理法制化的基本步骤,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日益完善,财政透明度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政府和公众对财政透明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政府预算 公共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琳 方爱丽
"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和主权国家债务危机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财政透明度和政府治理改善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政府职能的转型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现代政府会计的扩展职能确定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影响政府绩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借助48个国家"不透明指数"与全球政府治理指标数据,通过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采用情况,本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初期政府治理水平有所下降,但伴随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的改革的深入,信息不对称和财政透明度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该结论为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加强财政透明度等财政领域改革重点工作提供了思...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缪小林 赵一心
政府进行良好财政治理要求提升财政透明度,而预算公开是提升财政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9~2016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数据,从整体水平、公开主体与公开客体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开主体、公开客体及公开环境三个层面探析了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预算公开 预算制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申亮 王玉燕
在财政透明度推动过程中,公众和政府官员形成了动态的利益博弈关系。在分别构建无奖惩条件下、实施惩罚机制下和奖惩并存机制的财政透明度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表明:(1)当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一种自发行为时,财政透明度不会达到社会满意的程度;(2)强有力的惩罚是保证官员认真履行提高财政透明度责任的首要条件;(3)公众监督是促进官员提升财政透明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现阶段,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严格财政透明度考核指标、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参与式预算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公众监督 博弈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申亮 王玉燕
在财政透明度推动过程中,公众和政府官员形成了动态的利益博弈关系。在分别构建无奖惩条件下、实施惩罚机制下和奖惩并存机制的财政透明度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表明:(1)当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政府官员和公众的一种自发行为时,财政透明度不会达到社会满意的程度;(2)强有力的惩罚是保证官员认真履行提高财政透明度责任的首要条件;(3)公众监督是促进官员提升财政透明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现阶段,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严格财政透明度考核指标、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参与式预算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公众监督 博弈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申亮
在国家构建治理体系的框架下,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提高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切入口。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来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或者用治理的思维来看待财政透明度问题是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方式。当前,我国财政公开和政府治理的基础和难点都在基层政府,基层政府不仅是我国财政透明度推进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最需要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领域。应该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完善财政透明度法律体系,鼓励基层政府制度创新,以提高财政透明度为契机,提高基层政府治理水平。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基层政府 治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燕
财政是政府活动的综合反映,透明规范严格高效的财政制度是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提供了一个民众向政府表达偏好并借以监督和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渠道,为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并保证政府行为与决策真正对广大民众和纳税人负责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倚云 蒋平
财政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财政筹划和预算信息的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透明度有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政府应当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范围、必须全面公开财政信息、合理公开其预算编制和决策程序和提供真实的财政数据。对照这些规范,我国财政的整体透明度较低,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后文章还给出了增强我国财政透明度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透明度 财政监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笑霞
财政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强化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从而有利于建立服务型责任政府。近年来,包括IMF、OECD等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纷纷出台有关文件或采取有关行动推动有关国家和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然而,就我国而言,财政透明度距离IMF等组织的基本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为了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对政府的监督,进而促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对公众的受托责任,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财政透明度。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公共受托责任 国际组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平
财政透明度是优质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是促进效率、督促政府和官员负责任的一种工具。财政透明度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2010年3~4月,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和国土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等部门公开自己的年度部门预算,财政透明度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国际视角分析目前我国推进财政透明度进程的情况、存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财政预算 部门预算 预算公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