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6)
2023(9250)
2022(7381)
2021(6790)
2020(5845)
2019(13112)
2018(12815)
2017(25792)
2016(13853)
2015(15706)
2014(15609)
2013(15975)
2012(14706)
2011(12753)
2010(13093)
2009(12702)
2008(13227)
2007(11740)
2006(10466)
2005(9778)
作者
(38570)
(32182)
(32003)
(30519)
(20431)
(14872)
(14433)
(12205)
(11821)
(11666)
(10699)
(10611)
(10508)
(10017)
(9925)
(9549)
(9485)
(9243)
(9210)
(9130)
(8024)
(7797)
(7756)
(7228)
(7214)
(7163)
(7126)
(7117)
(6277)
(6176)
学科
(78436)
(73468)
企业(73468)
(67521)
经济(67442)
管理(63134)
(36997)
方法(31447)
业经(26226)
数学(24017)
数学方法(23950)
(22789)
(22312)
财务(22308)
财务管理(22263)
企业财务(21128)
(18132)
中国(17971)
农业(16049)
技术(15734)
(15345)
(13961)
财政(13377)
(12995)
(12820)
贸易(12813)
体制(12677)
(12553)
(12014)
理论(11973)
机构
学院(209851)
大学(203427)
(98903)
经济(97355)
管理(87566)
理学(74660)
理学院(74106)
管理学(73538)
管理学院(73164)
研究(60353)
(58523)
中国(53779)
财经(42513)
(40903)
(38476)
(31824)
财经大学(31160)
经济学(31149)
科学(30858)
(29720)
(29455)
经济学院(28571)
中心(27641)
商学(27052)
商学院(26824)
北京(25881)
研究所(25493)
业大(24902)
(24775)
经济管理(24131)
基金
项目(123758)
科学(99782)
研究(94741)
基金(92701)
(77217)
国家(76487)
科学基金(68531)
社会(64004)
社会科(61021)
社会科学(61009)
基金项目(48849)
(48071)
教育(42214)
自然(41768)
自然科(40853)
自然科学(40843)
自然科学基金(40208)
(38101)
资助(38052)
编号(37575)
(31564)
成果(29650)
(29296)
(28830)
国家社会(26944)
(26738)
重点(26654)
创新(26432)
(26147)
人文(25755)
期刊
(113817)
经济(113817)
研究(68500)
(52636)
管理(38182)
中国(36910)
(27753)
(25954)
金融(25954)
科学(22847)
财经(22663)
学报(21904)
业经(20272)
(19540)
经济研究(19342)
技术(19132)
农业(19060)
大学(18353)
学学(17825)
问题(15398)
财会(13890)
(13762)
技术经济(13660)
会计(12669)
商业(12202)
(12077)
教育(11756)
现代(11573)
国际(10967)
经济管理(10806)
共检索到324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阙方平  
本文从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财政赤字与企业亏损相互交织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企业亏损、财政赤字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它们对通货膨胀引致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新增货币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因此,治理通货膨胀要标本兼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分析的结论是:财政赤字不一定必然诱发通货膨胀。从理论分析来看,当赤字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相应地以等比例增加,就不一定产生通货膨胀缺口;而当赤字未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时,若社会总需求超出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通货膨胀缺口也可能存在;财政赤字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终取决于赤字融资对公众持有金融资产构成(是货币还是债券)的影响。从实证分析来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惠民  马涛  崔永  
我国财政收支持续近30年的赤字状态,长期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征收铸币税的方式来弥补,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基于此,我们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方程着手,建立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在当前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欢  郭晓鸣  
考察生产性服务是否有助于把弱小的传统农业部门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产业部门,显然不能仅仅以其在农业发达区域的实际进展来简单概括和评价。本文主要从农机作业服务引进的决策模型、替代领域及农业形态发生的变化等角度,对我国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要发挥生产性服务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必须依赖于农村内部基础性生产条件的重大改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生成,以及农村外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和城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流动等政策支持。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传统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引进更可能会对粗放经营形成事实上的变相支持,进而产生延续分散小规模农户经营方式的不利影响,而非对传统农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同炎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指明了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正确道路。治理整顿的目标之一,是要逐步降低通货膨胀率。目前,治理整顿已初见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些基本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怎样结合我国国情加深对前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的认识,这仍然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建臣  朱林  
从总量角度分析财政和银行两大经济范畴内在联系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原理告诉我们:财政和银行作为国家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渠道,是具有错综复杂内在资金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体制下财政在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起决定作用.财政平衡中实际包含了信贷收支平衡。改革十多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我国财政银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突出表现在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中信贷已由一个被动的因素转变为一个主动、积极的因素.无论是宏观金融政策运用、还是微观金融操作、都对财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惠民  王书越  马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赤字状态,理论上来讲,长期的财政赤字如果不能以税收收入作为担保,政府必然最终会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弥补,而且如果财政当局处于主导地位,在政府的举债能力不受到任何限制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本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实证检验显示,在当前的政府融资体制安排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财政现象,财政政策在价格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处于从属地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治愈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体制改革和货币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融资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  孟渤  
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实践中能否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在信贷塌方这一前提下展开分析,首先结合明斯基拐点和货币数量论构建简约模型,认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其中,实施某一适度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能够维持物价稳定。文章进一步构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存量-流量一致性模型,模拟研究发现:(1)当信贷规模稳定时,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引发通货膨胀;(2)当信贷塌方时,对某一规模的信贷缩减,存在能够维持物价稳定的适度规模财政赤字货币化,大于这一规模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导致通货膨胀,小于这一规模则会导致通货紧缩;(3)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信贷缩减的规模,但也受存贷款利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及部分因素的非线性影响增加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不确定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洪源  罗宏斌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构建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虽然我国财政赤字在不同的融资方式下均具有一定的货币扩张效应,但由于财政赤字的规模仍然在适度的范围内,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还不足以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我国财政赤字并不是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基  
如果政府部门入不敷出,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在封闭和开放的不同经济背景下,财政赤字引起通货膨胀的机制不同:在封闭经济下,财政赤字是否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赤字的货币化会引起通货膨胀;赤字的债务化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经济下,在固定和浮动汇率的不同制度背景下,持续大量的财政赤字最终都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形成机制与封闭经济下有较大的差别。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更加开放,宏观经济的运行将出现与封闭经济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及早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开放经济下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期刊] 预测  [作者] 涂立桥  
持久的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我国已持续执行了近30年的赤字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迅速上升,本文从赤字财政影响货币供给的角度,实证了赤字财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赤字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很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雄奇  张宗益  
除货币政策变量外,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显示财政政策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可靠的计量方法,本文在4变量系统内考察了1978~2002年中国的赤字水平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仅是一个货币现象,也是一个财政现象;短期内赤字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中国而言,除货币政策外,高度重视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以寻求更好的政策组合来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提高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的质量对有效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何乘才  
自 1 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都大大增加了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的财政赤字过大吗 ?是否会引起财政危机 ?本文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 ,利用协整方法 ,从动态角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我们发现 ,尽管 2 0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赤字 ,而且近年来财政赤字增加了 ,但没有证据表明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因此 ,我们的结论是 ,我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是可持续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导致1998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高达22%(中国的现行统计口径)。这种较高的赤字比率引起了政府和百姓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经济学界,有人提出赤字比率提高、国债发行规模增大可能会产生排挤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