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1)
2023(13107)
2022(11173)
2021(10810)
2020(9083)
2019(20971)
2018(20742)
2017(41335)
2016(22149)
2015(25185)
2014(25062)
2013(24402)
2012(22386)
2011(19913)
2010(20161)
2009(18594)
2008(18205)
2007(15696)
2006(13720)
2005(11987)
作者
(59480)
(49541)
(49317)
(47251)
(31611)
(23382)
(22550)
(19136)
(18590)
(17858)
(16497)
(16426)
(15606)
(15454)
(15349)
(15235)
(14700)
(14409)
(14281)
(14218)
(12167)
(12044)
(11898)
(11325)
(11307)
(11152)
(10828)
(10718)
(9880)
(9687)
学科
(88433)
经济(88340)
管理(69475)
(64906)
(53476)
企业(53476)
方法(45197)
数学(41190)
数学方法(40523)
(35020)
中国(25575)
(24669)
(19519)
(18467)
(18461)
贸易(18450)
财务(18405)
财务管理(18349)
业经(18228)
(18076)
企业财务(17374)
地方(16035)
(15666)
银行(15659)
农业(15463)
(14844)
理论(14528)
财政(14210)
(13954)
(13655)
机构
学院(308415)
大学(305003)
(132446)
经济(129881)
管理(124543)
理学(107901)
理学院(106917)
管理学(104996)
管理学院(104424)
研究(94597)
中国(75649)
(70362)
(61713)
科学(53509)
财经(52800)
(47983)
(45483)
中心(45281)
(44901)
(41709)
经济学(41415)
业大(40627)
研究所(40490)
财经大学(39219)
北京(38608)
经济学院(37684)
(36863)
师范(36548)
(35454)
(34359)
基金
项目(203133)
科学(161886)
研究(151899)
基金(149149)
(127555)
国家(126526)
科学基金(110857)
社会(97294)
社会科(92547)
社会科学(92526)
(78713)
基金项目(77831)
教育(72102)
自然(70925)
自然科(69374)
自然科学(69360)
自然科学基金(68109)
(65993)
资助(62933)
编号(62539)
成果(50393)
(46488)
重点(45125)
(43024)
(42969)
课题(42551)
教育部(40982)
国家社会(40294)
创新(40084)
人文(39989)
期刊
(138593)
经济(138593)
研究(92876)
(57401)
中国(55317)
管理(46241)
学报(38654)
科学(37667)
(36624)
(33246)
金融(33246)
大学(31456)
教育(31417)
学学(29774)
技术(29480)
财经(26274)
农业(24995)
经济研究(23987)
业经(23109)
(22495)
问题(18674)
统计(16808)
(16598)
理论(15739)
技术经济(15672)
(15252)
商业(14667)
实践(14169)
(14169)
财会(14051)
共检索到451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仕龙  
从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取向组合的变迁规律,得出2008—2017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种取向组合的样本区间,且可用经济主体预期的马尔科夫过程刻画。将符合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政策规则植入含政府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用Maih(2015)开发的RISE软件对MS-DSGE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求解,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剥离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效应,发现经济主体预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冲击、通胀目标冲击和自然利率冲击的效果。因此,政策当局应及时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做出承诺或有效沟通,在预期管理到位的情况下,实现对宏观经济的精准调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成晓  李梦嘉  
通过建立包含双支柱政策组合三区制变化的MS-DSGE模型,运用反事实方法考察了双支柱政策组合变动影响信贷周期波动过程中的理性预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双支柱政策组合对信贷周期波动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构建的双支柱组合调控下信贷响应,与其他两种政策组合相比,路径和波幅均出现异常变化;将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纳入DSGE模型框架后与未纳入的DSGE模型结果对比,可以观察到显著的理性预期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祝梓翔  郭丽娟  
已有研究对货币政策的稳定功能和时变特征的看法存在分歧。本文构建和估计了一个融合数量型规则的MS-DSGE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来看:货币政策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后危机时期的"低增长、低通胀"源自技术和政策冲击的共同作用。从货币政策的时变特征来看:政策冲击表现出明显的异方差性,经济处于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的时间相当,其中基础冲击的异方差性大于政策冲击;政策冲击的解释力在低波动时期强于高波动时期,其对通胀波动的解释力强于对产出波动的解释力;脉冲响应表明基础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下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玲玲   尚柯汝   王宜冉   郭鹏宇  
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成为货币当局、金融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议题。本文充分考虑不同利率市场化阶段间的区制转换特征,通过构建MS-DSGE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2019年推出新LPR机制之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变化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基于TV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LPR机制有效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并且在利率下行阶段,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但同时也会缩小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加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为此,要持续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和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减缓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琦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补贴政策。本文构建包含招聘摩擦和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探究助企纾困补贴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降低消费税、扩张性财政政策等三种常规政策的搭配对就业和产出的影响机制,并比较分析三种政策组合的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恢复方面,“助企纾困补贴+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好,“助企纾困补贴+降低消费税”次之,“助企纾困补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不明显。第二,助企纾困补贴政策并不是补贴力度越大越好,超过最佳补贴力度之后,其对稳定经济和促进就业的作用不够明显,甚至可能对社会福利产生负向影响。第三,在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效果方面,“助企纾困补贴+降低消费税”从短期来看是三种政策组合中效果最好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助企纾困补贴+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好。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推行助企纾困补贴政策的同时应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实施助企纾困补贴政策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掌握好补贴政策的力度,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精准地找到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稳就业、促复苏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波  侯帅圻  
科学评价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绩效,应将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考虑在内,并准确揭示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机制。为了刻画更逼近现实的经济结构,本文考虑中国经济的拇指规则消费者、粘性价格和扭曲税等非李嘉图主义特征,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一般均衡结构模型。基于中国季度数据实证估计模型发现,拇指规则消费者比例为52%,可以解释48%的总就业,每期调整价格的企业为34%,其中39%选择对上期通货膨胀价格指数化。笔者在对数线性NK-DSGE模型框架内考察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产出和通货膨胀绩效发现,中国实证估计的财政自动稳定器形式的财政政策规则能提升福利,政府支出相对于税收规则在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性效果方面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政府支出的资源撤出效应、净个人所得税影响拇指规则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薪酬税楔子影响拇指规则消费者真实工资以及非线性惯性货币政策规则的交互作用是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传导机制。通过模型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首先,无论货币政策、政府支出还是税收规则,惯性因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拇指规则消费者的存在会降低经济的不稳定性。提高税收楔子规模倾向于改进反周期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冰  叶娅芬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从福利损失和经济稳定性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事先承诺和相机抉择这两大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考虑到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和实际汇率冲击对经济产出、通胀、名义利率和实际汇率等各方面方面的影响时,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对经济稳定性影响要小于相机抉择规则;另一方面事先承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社会福利损失明显小于相机抉择的福利损失,尤其是中央银行对产出的稳定趋向偏好时。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注重并采纳事先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并为其应用创造各种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勤星  罗希  
统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效果。本文运用IS-LM模型检验2003~2005三年紧货币松财政和2006上半年以来紧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就业状况的影响,以期找出不同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与地区差异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增进货币政策效应的工作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军  
目前的文献忽视了持有国外债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也忽视了这一背景下政府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效应。通过构建含"债权压力"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发现:(1)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响应、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不响应是符合我国宏观经济事实特征的模式选择。(2)债权压力冲击在短期内会提升社会总产出,但持续期非常短。(3)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冲击效应大于中央支出的政策效应。(4)外部产出冲击和地方财政支出冲击对社会总产出的波动贡献较大;外部产出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影响也日益增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华  
作为现代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运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组合协调发展,以形成合力,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它们又各具特点和差异,导致在组合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仕龙  
泰勒规则及其扩展形式是当前研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主要工具,但单独研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缺乏微观基础,且不便于做政策分析。本文基于最优化模型推导出费雪方程,联立泰勒规则构成理性预期均衡,探讨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当名义利率对通胀率反应系数大于1时,有唯一稳定的均衡解;当名义利率对通胀率反应系数小于1时,有无穷多个稳定的均衡解。在不存在泡沫预期的假设条件下,探讨了MSV解下的通胀率、名义利率的解析均衡性质。基于中美两国的数据,将MSV解表达为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极大似然估计求得两国的结构参数值,发现美国对通胀反应敏感,是确定性的均衡;中国对通胀反应不敏感,是不确定性的均衡。将两国的MSV解进行比较发现,美国的通胀率和名义利率长期均值和波动率都小于中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胀率和名义利率的影响比中国更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占通胀率波动的大部分,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冲击占名义利率波动的大部分。从控制通胀率的政策目标来看,美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优于中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毕功兵  曹苏  
IS—LM模型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对我国IS曲线斜率、LM曲线斜率的分析,我们认为很难比较出目前财政政策作用与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而考察开放经济下的IS—LM—BP模型,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在目前起主要作用,而货币政策起配合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胜杰  宋吟秋  张鸿雁  
本文构建了包含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中国混合型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和对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本文创新点是考虑了更加贴近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混合型货币政策,并在DSGE模型中纳入股票市场,从家庭需求端出发研究了混合型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价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和估计。研究发现,在混合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技术进步能够提高总产出和改善货币流动性,还能够提升股价和消费水平,实现帕累托改进;混合型货币政策短期内能够提高总产出、通货膨胀、股价和消费;股市财富效应与持有股票的家庭的消费水平高度相关,股价上升时家庭会增加当期消费以提升家庭存续期间的总效用,反之亦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股市纳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转型,发挥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绵陛  
本文通过新、旧家庭的世代交替假设,引进股市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建立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研究了中国的股市财富效应和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存在,股市正向冲击对产出、通货膨胀和工资都有正向的短期影响。因此,股市冲击是经济短期波动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存在股市财富效应,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尚未对股市波动采取制度性的响应措施。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提高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响应力度能有效降低产出波动,但却会显著提高物价和利率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