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2)
- 2023(8778)
- 2022(7428)
- 2021(7038)
- 2020(5890)
- 2019(13457)
- 2018(13143)
- 2017(27323)
- 2016(14490)
- 2015(16667)
- 2014(16648)
- 2013(16754)
- 2012(15883)
- 2011(14383)
- 2010(14561)
- 2009(13749)
- 2008(13955)
- 2007(12427)
- 2006(11034)
- 2005(9941)
- 学科
- 济(65538)
- 经济(65471)
- 管理(50125)
- 业(46739)
- 企(37223)
- 企业(37223)
- 方法(34223)
- 数学(32054)
- 财(31851)
- 数学方法(31827)
- 中国(20133)
- 农(17901)
- 制(16216)
- 务(16018)
- 财务(16002)
- 财务管理(15952)
- 企业财务(15238)
- 贸(14964)
- 贸易(14957)
- 易(14633)
- 财政(13768)
- 银(13139)
- 银行(13135)
- 行(12446)
- 业经(11963)
- 地方(11833)
- 融(11673)
- 金融(11673)
- 政(11281)
- 农业(11095)
- 机构
- 学院(213079)
- 大学(212956)
- 济(100808)
- 经济(98974)
- 管理(85133)
- 理学(73218)
- 理学院(72595)
- 管理学(71708)
- 管理学院(71298)
- 研究(67091)
- 财(58914)
- 中国(56171)
- 财经(43118)
- 京(42531)
- 经(39120)
- 科学(34097)
- 经济学(33059)
- 所(32437)
- 财经大学(31852)
- 江(31567)
- 中心(31420)
- 经济学院(30309)
- 研究所(28120)
- 北京(27393)
- 农(25869)
- 州(24783)
- 范(24497)
- 商学(24354)
- 师范(24343)
- 院(24203)
- 基金
- 项目(130457)
- 科学(104521)
- 研究(100194)
- 基金(97755)
- 家(81781)
- 国家(81128)
- 科学基金(71010)
- 社会(66787)
- 社会科(63740)
- 社会科学(63731)
- 基金项目(50043)
- 省(48225)
- 教育(46996)
- 自然(42846)
- 资助(42661)
- 自然科(41857)
- 自然科学(41850)
- 自然科学基金(41140)
- 划(40664)
- 编号(40301)
- 成果(34092)
- 部(31868)
- 重点(28593)
- 教育部(28570)
- 国家社会(28208)
- 人文(27761)
- 课题(27639)
- 发(27462)
- 性(26682)
- 创(26670)
- 期刊
- 济(107622)
- 经济(107622)
- 研究(72631)
- 财(48165)
- 中国(37666)
- 管理(30843)
- 融(29951)
- 金融(29951)
- 学报(23298)
- 科学(22783)
- 财经(22485)
- 农(21914)
- 经济研究(19721)
- 大学(19386)
- 经(19170)
- 学学(18256)
- 教育(18105)
- 技术(16844)
- 业经(16805)
- 贸(15096)
- 问题(14900)
- 农业(14449)
- 统计(12499)
- 国际(12185)
- 理论(11630)
- 技术经济(11261)
- 策(11016)
- 商业(11000)
- 会计(10576)
- 实践(10233)
共检索到32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敦刚 王莹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调控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为了应对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我国果断采取了相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政策正逐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构建VAR模型,然后通过模型估计、协整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等,实证检验了我国2008-2012年期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率水平偏低;同时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处于失衡状态;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力度负面效应较大,应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VAR模型 实证评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动态效应 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霞 黄显林 何旭波
自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0余年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从宽松走向稳健,进而收紧后又回到放松。这些调控政策以哪些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文章以1999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三季度为观测期,选取财政货币政策的若干中间变量,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渠道及影响力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我国今后的宏观调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丽莉 张国兵 李秀敏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中国的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控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侧重于调控物价水平;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互为补充或相互替代,而是呈非对称的关系;从短期来看,中国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增强货币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关联程度并不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有效性 SVAR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关于它们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两政策实施后的区域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关键词:
货币财政政策 区域效应 简约化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栋 靳玉英
本文选取1980~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MS-VAR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1980~1997年间,价格为货币政策主导区制;之后为财政政策主导区制。为检验该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分别对李嘉图等式和财富效应进行分样本区间的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选取1996~2010年的月度数据,利用MS-OLS模型检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价格的关系,发现我国互补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物价上是有效的。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甫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向量自回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华
作为现代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运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使之组合协调发展,以形成合力,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关系到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它们又各具特点和差异,导致在组合运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建议,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晓光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重要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文章对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评论,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莹 刘波
本文基于新古典主义的投资函数,使用最新的季度数据建立了非限制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我国3种不同类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设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对投资行为面对冲击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投资与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水平、税率代理指标和国内有效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利率和税率对3种投资的影响程度和时滞却都存在差异。因此,国家在使用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对投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用政策工具来调节投资,进而达到调控总体经济行为的目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炜 娄依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两者各具所长,运行时需要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在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此并不陌生。不过,实际操作并不那么容易。回顾1994年以后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的表现,由于两者配合上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政策效应在不协调中相互抵消,使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效应绩效大打折扣,我国政策协同效应绩效亟待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平
本文旨在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理论依据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寻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模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